国内厂商如何突破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壁垒?

2019-07-25 16:52:17 来源: 互联网
在汽车界,这几年最火的话题之一莫过于无人驾驶技术,对解放人类双手,提高生产力效率,它都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周围环境感知和理解是前提,因此传感器就成了自动驾驶的“耳目”。
 
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摄像头是如今传感器的三大方向,且各有特点。但要论探测物体与物体之间距离和运动的最可靠的技术,那还是非汽车毫米波雷达莫属。毫米波雷达可以无视汽车行驶速度,通过反射无限电波来探测人眼无法看见的障碍物。因此业内对于毫米波雷达的发展也十分重视。
 
7月18日,由苏州高铁新城管委会、智车行家、上海易贸商务联合主办,数域、浩数资本、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驾驶产业联盟协办的“2019汽车雷达暨传感器融合前瞻技术展示交流会”在苏州成功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行业300余位国内外知名主机厂、汽车雷达企业和芯片公司、原材料供应商、测试单位、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及行业媒体,本次大会将深入探讨车载毫米波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应用于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到自动驾驶领域的广阔前景,为知识跨界共享、产业上下游协作、以及行业可持续发展做进一步的探索。
 
毫米波雷达好在哪里?
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同属于传感器技术,这两者各有千秋,因此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定位问题也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
 
毫米波雷达在汽车领域其实已经有多年应用,其实质上就是电磁波。毫米波雷达可以通过声、光及触觉等多种方式告知或警告驾驶员,或及时对汽车做出主动干预,从而保证驾驶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事故发生几率。
 
激光雷达是比较新的应用,但正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其精度高,稳定性强。但是只能通过发射光束进行探测因此探测范围窄,光束受遮挡后就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在雨雪雾霾天,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不能开启,受环境影响大。并且没有穿透能力,探头必须完全外露才能达到探测效果,对于安装车辆来说影响车辆外形美观。
 
美国傲酷公司亚太区总裁郄建军在圆桌会议中表示:“毫米波雷达最大优势是全天候,毫米波雷达的弱点在于分辨率。”正如其所说,毫米波雷达不仅能在白天黑夜一直运行,同时还能够适应各种气侯条件,雨、雪、雾霾对它的影响非常小,这个是相比其他传感器的一个非常大的优势。而同样,毫米波雷达的瓶颈也非常明显,角度分辨率低,不能成像以及复杂环境受限。
 
这时候郄建军再次说道:“随着技术的迭代,之后做的4D成像雷达有潜力替代激光雷达,满足主机厂的很多应用。”4D成像毫米波雷达的优点很多,可以将分辨率提升至接近激光雷达的水平,既解决对小物体的识别,以及移动、静止物体的跟踪,同时,毫米波雷达的穿透力(超视距能力)也是对激光雷达的缺陷弥补。当然,4D成像毫米波雷达还有低成本,长距离等优点。
 
激光雷达并不是未来的唯一选择,4D成像雷达也一样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产品测试很重要
无论未来是选择什么样的传感器解决方案,产品的设计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测试这一关就显得相当重要。通过反复、有效的测试能够帮助实现产品的安全可靠。在会上,苏州凌创瑞地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凯和大家分享了车载毫米波雷达测试。
 
郑凯描述道,当前的测试已经不是简单的性能指标测试,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体系主要包括仿真测试、传感器测试融合、车辆在环、封闭道路测试和开放道路测试。其中传感器融合测试又包括毫米波雷达测试、V2X测试、摄像头测试等一系列产品测试。
 
测试毫米波雷达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产品,理解应用以及理解自动驾驶,当然也能更有效的进行成本管控。因此,其测试要求就变得尤其复杂,分为以下四点:从汽车行业的耐久性出发;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从传感器的角度出发;从生产的角度出发。并且还要经过实验室阶段、验证阶段以及生产的阶段的验证,只有通过这些精密又完整的测试环节,才能设计出更加完美的产品,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目前,毫米波雷达市场被国外厂商所垄断,主要集中在全球比较知名的四大Tier1手中,简称为ABCD,即Autoliv、Bosch、Continental和Delphi。但国内厂商也并不是毫无机会,圆桌会议上,来自业内的专家们总结道,对于国内厂商而言,建立完整的生产体系、快速迭代下一代的产品、批量化生产中严格把控流程工艺等是国内企业在与主机厂合作中的最大优势。国内没有进行技术上的突破是很大的问题,如果可以打破瓶颈,在未来广阔的毫米波市场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同时国内厂商能够因地制宜,更好地服务国内客户也成为了其突破口。
 
同质化竞争,恶意竞争带来的只会是市场的崩坏,国内企业专心研究技术,实现实质性突破才是硬道理。
 
责任编辑:sophie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