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半导体将走向何方
由SEMI主办的「2018国际半导体展」今(3)日举行展前记者会,SEMI产业分析总监曾瑞榆指出,明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可望突破5000亿美元,而台湾半导体产业明年产值预估成长8% ,2020年至2021年预估成长6%,到2021年产值可望达到新台币 3兆元。
曾瑞榆表示,未来5 到10 年内,驱动半导体产业需求成长的应用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慧、5G、自驾车、虚拟实境与扩增实境、云端运算与资安等,且半导体产业才刚进入这个新兴市场成长的初期,台湾半导体产业将全面迎接巨量资料时代的来临。
曾瑞榆指出,全球半导体产业2000年首次达到2000亿美元产值,花费13年时间,在2013年达到3000亿美元,只经历4年时间,就在去年达到4000亿美元水准,而今年初市场对今年产值年增率预估为7%-8%,到年中预估值已成长至14%-15%,约可达4700亿美元。
虽然对明年的记忆体产值难以估计,不过,曾瑞榆表示,若供需稳定,即使记忆体今年第4季单价可能下滑,出货量仍可能成长4%-5%,预估明年半导体产值可望突破5000亿美元,仅花费2年时间,产值便又增加1000亿美元,而现在才刚进入巨量资料时代,未来5至10年成长可期,设备投资今年与明年均会超过600亿美元水准。
针对台湾半导体产业部分,曾瑞榆指出,今年预估半导体产值将成长6%、达到新台币 2.61兆元,目前台湾在IC制造与封测产业排名均为全球第一,IC设计排名第二,记忆体排名第四,整体产值在全球仅次于美国与韩国,今年晶圆代工业成长约达5%,记忆体超过30%,可望带动今年半导体产业表现相对稳定成长。
曾瑞榆认为,明年台湾半导体产值预估成长8%,2020年至2021年预估成长6%,到2021年产值可望达到新台币 3兆元。
硅晶圆市场部分,曾瑞榆指出,今年第1 季与第2 季矽晶圆出货量均较去年同期成长6% 至8%,平均单价也成长超过1 成,预估今年晶圆材料市场将有1 成以上成长,而台湾在晶圆消耗量上仍居全球第一。
联电简山杰:台半导体地位举足轻重未来将面临三大挑战
晶圆代工厂联电总经理简山杰表示,台湾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超过6成,在市占率与制程技术上,均拥有举足轻重地位,不过,他认为,未来台湾半导体产业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先进技术成本越来越高与技术障碍、供需不平衡、来自其他地区的挑战越来越多等,但面对挑战的同时,也是迎接下一波成长的机会。
简山杰表示,目前台湾晶圆代工在全球市占率已超过60%,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预估未来5 年,台湾半导体产值年增率也会超过1 成,而全球半导体产值平均则是落在6% 至7%,低于台湾整体水准。
除市占率高外,简山杰认为,从技术布局来看,台湾的地位也同样举足轻重,如台积电已宣布量产7纳米,为台湾在技术上领先的一步,且无论在成熟制程或特殊制程技术上,台湾都拥有相当高的市占率与相当好的能力。
简山杰举例,如在微控制芯片、驱动IC、射频芯片等,也都做得非常好,在半导体领域拥有最好的技术,独力研发的能力,也有可观的产能,整个半导体生态链可说是非常完善。
至于未来可望驱动半导体产业成长的动力,简山杰认为,包括5G、物联网、无人车、自动驾驶等领域都是动能,而在先进技术部分,驱动力包含AP 基频与ASIC 等2 项,可望带动人工智慧、高速运算与云端等需求。
谈及半导体产业面临的挑战,简山杰指出,包括先进技术成本越来越高与技术障碍、供需不平衡、来自其他地方的挑战越来越多等,可以在这场竞争中参与的厂商越来越少,如近期就有封装厂宣布退出7 纳米制程,代表技术难度越来越高;供需不平衡也是挑战,12 吋晶圆厂产能过剩、8 吋则是产能不够,矽晶圆材料则是短缺。
而来自其他地方的挑战,简山杰则说,竞争者在技术与产能的布建上,对台湾业者来说都是威胁,不过,台湾仍有相当好的基础与地位,面对挑战的同时,也是迎接下一波成长的机会。
钰创卢超群:应进行类垂直整合,迎接2030年1兆美元产值
IC设计厂钰创科技董事长卢超群表示,台湾半导体产业已进入「大学时代」,预期在异质整合下, 2030年产值将迈向1兆美元,其中还有2.5倍的成长空间,应进行类垂直整合,将半导体这只飞龙装上成长引擎。
卢超群指出,IC设计在60年前仍是个胚胎,80年代进入幼稚园,90年代则是小学生,去年产值达到4000亿美元,已进入了大学时代,他并大胆预测,2024年产值将达到5500亿至6000亿美元,到了2030年,在异质整合下则将迈向1兆美元的产业,从目前的4000亿美元至1兆美元间,还有2.5倍的成长空间。
卢超群认为,半导体产业中的肌肉产业,便是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这些制造业,IC设计则是成长空间相当大的部分,他并指出,台湾半导体产业是从零到有,从现在的产值到1兆美元还有2.5倍空间,在此空间下,台积电、联电、日月光等都还算小,半导体产业的肌肉面不够,应全力支持做制造。
针对IC 设计,卢超群指出,台湾属于世界第二,未来需要产官学团结,投入资金发展属于台湾的IC 特殊领域设计能力,并以IC 当中新领域,过去IC 产业以水平分工为主,未来需要着手做类垂直整合,将半导体这只飞龙装上成长引擎。
卢超群强调,台湾不是没有系统产业,但都是代工客户,台湾电子产业代工业若能以新型式,去做人工智慧与半导体整合,相信许多厂商都会来问台湾政府单位能不能加入行列。
日月光吴田玉:半导体业需重新思考四大重点
IC封测大厂日月光总经理吴田玉表示,今年为IC发明60周年,站在承先启后的新制高点上,半导体业必须就生意取舍、合作、创新与经济效应等四大重点重新思考。
生意取舍部分,吴田玉指出,对半导体产业未来20 至30 年、甚至60 年的商机无限看法并未改变,不过,未来生意必须考虑取舍,过去60 年对半导体生意的价值没有话语权,而现在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占率达22%,应争取未来生意价值分配的话语权,思考如何串联与分配生意价值。
吴田玉强调,应从矛盾与瓶颈处着手,全世界最大的矛盾与瓶颈处,就是拥有最大机会的地方,他认为,永远必须面对矛盾与瓶颈,这是工程师与做科技的人,永远不变的金科玉律。
在合作部分,吴田玉表示,过去60 年台湾半导体业做的是代工生意,眼中只有客人、没有合作伙伴,未来60 年则是必须在合作中有所取舍,他并认为,合作的定义已与过去所知完全不同,呼吁政府应协助业界与全球竞争对手经营合作关系。
创新方面,吴田玉指出,过去的创新是摩尔定律,许多人认为摩尔定律速度趋缓,但其实摩尔定律从未改变,是业界降低成本的本事不够,使执行面减慢,导致摩尔定律时间拉长,如何让执行面变快,半导体封装测试在其中扮演异质软硬整合设计角色,可辅助摩尔定律瓶颈面的迟缓,将执行面持续推进。
经济效益部分,吴田玉认为,过去台湾业者最会降低成本,但未来60 年制高点不同,必须改变经济效益的观念,应用人工智慧与工业4.0 等制程系统变得非常重要,竞争者不同、制高点不同,产业必须在心态上有基本面的更正,他并以美中贸易战为例指出,过去习惯的谈判底线已被打破,未来产业需要新的创新、新的思维与新的竞合关系。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国产EDA突破,关键一步
- 2 在这个平台上,硬件创新跑出了“中国速度”
- 3 思尔芯第八代原型验证S8-100全系已获客户部署,双倍容量加速创新
- 4 Ampere 年度展望:2025年重塑IT格局的四大关键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