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为何还没来?恩智浦有话说

2023-10-20 16:44:57 来源: 互联网

 

回顾2016年,媒体和技术界对自动驾驶汽车寄予了厚望。彼时有媒体报道预测2020年将有1000万台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而2021年将有20家公司投入该领域。但到了2020年,人们意识到了技术发展的真实进度与预期之间的差距,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
 
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Lars Reger指出,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尽管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被寄予厚望,但它们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简单地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汽车或其他关键系统是不可行的。与生物进化类似,技术的进化也应是渐进的,不断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恩智浦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推动着技术向前发展,塑造着更智能、更安全的未来。
 
汽车架构百变,电子和软件平台至关重要
 
现代汽车的架构集成了各种复杂的功能,包括连接性、信息娱乐系统、动力传动系统、车身电子、温控、以及驾驶辅助系统等。这一切都通过一个大数据网关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尽管这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各个汽车制造商的架构各不相同,甚至同一制造商的不同车型也会有所差异。这导致现代汽车拥有数百种不同的底层架构,从入门级车辆到高端车型都有显著差别。
 
面对这样的复杂性,半导体供应商的角色变得尤为关键。通过提供标准化的模块,供应商能够帮助汽车制造商实现各种架构。虽然这种平台化构造的概念在汽车行业并不新鲜,但如今95%的创新都通过电子和软件实现,只有5%的创新发生在机械领域。因此,构建电子和软件平台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恩智浦凭借其丰富的半导体技术库,正在研发一系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从基础的MCU,到跨界的MCU+微处理器更先进的产品,这些技术线覆盖了从简单的车顶控制到复杂的车身控制,适用于从基础监测到高端计算的多种需求场景。此外,i.MX RT和S32系列在确保性能的同时,还兼顾了功能安全。所有这些器件在工艺上也正在不断升级,从40纳米技术升级到即将发布的5纳米级旗舰产品。
 
然而,仅有处理能力是不够的,数据传输同样关键。恩智浦借鉴了IT行业的经验,采用了以太网技术,实现了从10Mbit到10GB的数据传输速率,并提供了能够处理8GB到80GB数据的以太网开关。
 
最重要的是,恩智浦提供的不仅仅是硬件。软件的可复用性在这种平台中同样至关重要,它们确保了从微控制单元到微处理器的无缝兼容和互操作性。通过这种方式,恩智浦不仅提高了汽车的灵活性,还确保了不同产品之间的兼容性和融合能力。
 
模仿人脑结构,恩智浦打造行业最高效的汽车架构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汽车本质上已经成为一个机器人。对于如何构建最先进的机器人架构,恩智浦从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中汲取灵感。人类的大脑结构包括脑干、小脑和大脑,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以实现快速反应和复杂决策,恩智浦认为,机器人技术也需要模仿这种多层次的功能。
 
自动驾驶车辆同样需要这种快速、分层的反应能力。例如遇到障碍时,它们必须立即刹车,然后再进行复杂的分析和决策。这不仅需要AI和机器学习,还需要固定的规则和快速反应机制。Lars指出,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虽然人工智能和创造性思维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基于规则基础的行为和安全措施仍然是基础和必需的。
 
早在2016年,恩智浦半导体在汽车和智能设备领域率先推出了其“BlueBox”开发平台。它就像一个高效运作的大脑,不仅具备联网能力,还拥有强大的性能和功能安全特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它配备了人工智能加速器,并设有4个PCIe扩展插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的加速器,可以达到400 TOPs这样的速度。


 
“BlueBox”开发平台自2018年开始在汽车中实践,其中一个代表的合作案例是与大陆,双方共同基于恩智浦的参考设计,开发出了一款高性能计算单元。此后,恩智浦的这项技术便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
 
零跑汽车,是该技术的最近受益者之一。他们最近发布的电子电气架构,便是在恩智浦平台上进一步建构而成的。这个架构共分为两层,第一层基于恩智浦的S32G芯片,这是BlueBox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进行网络连接时,系统通过以太网确保功能安全性。这一设计可以理解为恩智浦的技术充当了“小脑”和“脑干”的功能。得益于清晰的系统架构,零跑汽车成功减少了20%的线束,同时还将控制单元减少了三分之一。
 
据Lars的介绍,如今恩智浦90%的客户都转向了这一新架构,并且应用范围不仅限于汽车领域,还拓展到了制造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这个架构是高度可扩展的,似乎也是整个行业当中最高效的架构之一。”
 
Lars进一步指出,这一点其实并不令人惊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低等生物如昆虫仅有小脑,而像人类这样的复杂生物则拥有更发达的大脑,具有更强的创造力。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技术产品的开发:基于BlueBox架构的基础架构,客户可以根据解决方案的复杂程度进行扩展。
 
恩智浦的技术布局非常明晰。基础层是以太网连接,再往上是计算单元,相当于小脑和部分脑干。在最顶层,恩智浦推出了采用5纳米工艺的高性能器件,旨在提升整体系统效率。并确保人工智能加速器能够完美融合至整个系统中。
 
但是在汽车自动化的路上,也不能盲目采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因为,其巨大的能耗将导致车辆续航能力大幅减少。对此,恩智浦希望开发出来的芯片如同大脑,能够有极高的效率,同时确保功能适用,这与生物进化的目标不谋而合。例如像常见的烟雾报警器就使用了非常小的钮扣锂电池,它不需要大量计算,但能效极高,因为它需要保持十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在这些智能互联设备中,不能一味追求高性能计算,高能效反而至关重要,否则地球将无法承载这些设备巨大的能源需求。
 
结语
 
Lars指出,希望恩智浦成为大家都信赖的制造机器人的先锋。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有几个关键条件必须满足:首先,必须有正确的架构,因为错误的架构会在进化中失败;其次,需要一个可信赖且稳定的系统,确保功能和信息安全;最后,系统必须具备可扩展性,以适应从小型(类似昆虫大小)到大型复杂人形机器人的各种需求。
 
从传感器到互联解决方案,从处理器架构到高端产品的能源管理、电池管理和充电技术,恩智浦的所有技术不仅有所涉及,而且都已经成熟。恩智浦已经在采集、思考、连接和行动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成功构建了一个结合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完整产品组合,为汽车乃至其他电子设备领域铺就了一条通往可预测、自动化世界的道路。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