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面板厂商华映科技的崛起之路
2021-08-04
15:43:56
来源: 杜芹
点击
随着这两年日韩等面板厂商相继退出LCD面板行列,中国在面板的市场地位逐渐凸显。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占全球显示器市场销售额的40%,以7个百分点的优势击败韩国,位居榜首,国内的京东方、TCL以及天马等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同是面板企业的华映科技董事长林俊认为,韩国企业三星、LG之所以退出,并不是说对这个行业不看好,是因为他们所投的线体,以现在新的面板的制程技术的发展上来看是比较老化的,已经是10年以前的线,大概以8.5代线为主,但现在随着电视的尺寸不断变大,它的经济切割面积已经不划算了。而京东方已经到了10.5代线,当然10.5代线也不意味着比8.5代线要先进,而是在经济切割面积上会更经济。
无论是三星、LG还是国内的京东方、TCL、天马等,他们竞争较为激烈的点主要为大尺寸面板。而华映科技则不同于京东方和TCL等聚焦在大尺寸面板,他们的战略是“大面板、小模组”,重点聚焦在中小尺寸的面板业务上,主攻的面板技术是金属氧化物和α-si。
四大显示技术,谁是市场的“香饽饽”?
目前市面上的四大显示主要是α-Si、LTPS、金属氧化物(IGZO)等TFT LCD技术和AMOLED。那么这四大显示技术的地位和市场应用度如何呢?这个从技术的出货量就可以看出,2019年到2020年度,全球手机AMOLED的出货量占到全球出货量不到10%(实际上只有旗舰机上使用),剩余90%以上的手机出货量使用的是α-si、IGZO、LTPS。
对于这个出货量的占比,你可能会疑惑,为何AMOLED技术如何好但出货量却这么少呢?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量产的良率。林俊解释道,首先,如果良率达不到一定指标,那么成本就控制不了;其次,在手机、平板这类面板行业,如果保良率低于一定的水准(基本在90%-91%),面板商是需要赔偿的;最后就是其实在这几种显示技术中,低端手机以及低端平板所使用的技术,90%以上是α-si。α-si技术诞生已有40年,一项技术能够40年经久不衰,足以说明问题。
林俊再补充道:“实际上面板行业的业态成长及它的发展、销售研发并不是那么简单,面板技术的更迭,需要材料、生产、元器件协同并进才行。所以一个新技术从出现到使用是两个概念,能做不代表能赚钱。AMOLED产品的出货量少,不是因为技术不好,很大原因在于良率没法控制好。”
而从大厂的动态中可以看出,面板厂商正逐渐往金属氧化物(IGZO)方向发展。譬如TCL华星光电,计划在广州设置一条IGZO线,京东方通过收购华东科技也在往IGZO上布局,因为华东科技在南京有一条8.5代的IGZO线。这主要是因为IGZO具有低成本,窄边框、高分辨率的优势。
华映科技自主研发的MOx金属氧化物半导体(IGZO)技术,属于目前国内最先进氧化物器件技术,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内嵌式触控、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等相关产品,完成了5.5寸-14寸等全系列手机及平板电脑显示屏产品布局。据林俊介绍,公司IGZO技术的5.5寸高清手机显示屏已实现量产,正在有序推进联想、亚马逊、沃尔玛等品牌客户的认证工作。
今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金属氧化物11寸平板产品还获得了上海国际显示技术展最高荣誉“显示器件创新金奖”,极大地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订单爆满,华映科技向产能进攻
“公司现有产能3万片/月的面板产品生产线已实现满产满销,面板产品供不应求,产品订单已排到了明年初。目前面板产品产能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面板产品产能,并于2021年6月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若本次募投项目顺利投产,以目前面板行业的态势估算,有望快速实现盈利。”林俊表示。
28亿元定增规划中,其中15.8亿元用于面板6代线的扩产,从每月的30K产能扩充到45K。5个亿用于公司OLED面板,从试验线转量产线,其中包括3.5代线的配送以及自动化生产的设备改造。华映科技主要做的是可穿戴的OLED硬屏,他们认为这个领域则相对较成熟,而且对穿透率以及分辨率要求不是那么高,良率也会比较高。
当然华映科技的重点还是核心技术α-si和IGZO这两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华映科技的6代生产线可以做到α-si和IGZO两个技术同时生产,这两个技术所使用的生产原料99%是可以共用的。不过公司希望面板的产能大于模组的产能,这是快速提高营收的一种模式。林俊告诉记者,公司α-si的大板(不切割直接给下游模组厂)出货的良率达到了98.7%,切片(按客户要求的尺寸切割切片)交货的良率达到92.6%,均略高于业界的平均水平。IGZO的良率均高于90%。
子公司华佳彩这两年的表现很不错,去年也做了一定的技改,目前大面板的产能已经从每月3万片提升到了3.3.万片。“我们目前的策略就是不依赖任何一家我们的客户,基本控制每一家单体客户都控制在30%以内的出货量,避免依赖单一客户。”林俊如是说。
对未来市场占有率,华映科技也有着清晰的目标,那就是朝着“三个50%”前进。中尺寸的产品出货量达到50%、IGZO的出货量达到50%、模组化出货量达到50%。林俊讲到:“所以我们目前迫切的希望,通过定增能够把产能尽快的再扩大30%,能够让我们的三个50%能够实现的更透彻、更到位。”
“凤凰涅槃”,华映科技有望年底扭亏转盈
华映科技这两年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公司正从一家模组代工厂转变为一个以面板销售为主的公司。受原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申请破产等事件影响,生产经营管理一度陷入停滞,导致公司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大额亏损。两年的亏损对华映科技的生产经营和资金链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好在经过两年对公司的产品战略以及发展方向的调整,目前正在走向黎明的康庄大道上。2020年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公司的各项指标依然保持同比快速增长。据华映科技董事长林俊介绍,202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48.83%;子公司华佳彩的手机面板出货量2020年排名全球第八,a-si手机面板排名全球第4。
林俊也解释了为何2020年度公司仍旧是亏损状态,这主要是因为面板行业有折旧过大的问题,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法规避的。一般面板企业不会把折旧成本算在报表中,等折旧摊销差不多才会装回公司。华映科技从一开始就将这部分成本算在内,所以前两三年的起步会比较艰难。所以此次定增也是为了能够增加公司的产能,扩大边际效益,以此来摊薄折旧成本。
时间来到今年,2021年5月份,华映科技成功摘星摘帽。林俊表示,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79.46%-104.21%;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亿元左右,同比减亏6.5亿元左右,实现大幅减亏。公司预计2021年面板业务同比增长约45%,模组业务同比增长约200%,依此态势,预计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主业的上下游、左右端,在现有面板业务、液晶显示模组业务、盖板业务的基础上,也在探索以股权投资、兼并收购链,主要包括mini LED、下游背光跟偏贴上面。
“我个人报比较大的信心,我相信到年报的时候能够盈利”林俊最后讲到。我们也期待华映科技涅槃重生的那一刻。
同是面板企业的华映科技董事长林俊认为,韩国企业三星、LG之所以退出,并不是说对这个行业不看好,是因为他们所投的线体,以现在新的面板的制程技术的发展上来看是比较老化的,已经是10年以前的线,大概以8.5代线为主,但现在随着电视的尺寸不断变大,它的经济切割面积已经不划算了。而京东方已经到了10.5代线,当然10.5代线也不意味着比8.5代线要先进,而是在经济切割面积上会更经济。
无论是三星、LG还是国内的京东方、TCL、天马等,他们竞争较为激烈的点主要为大尺寸面板。而华映科技则不同于京东方和TCL等聚焦在大尺寸面板,他们的战略是“大面板、小模组”,重点聚焦在中小尺寸的面板业务上,主攻的面板技术是金属氧化物和α-si。
四大显示技术,谁是市场的“香饽饽”?
目前市面上的四大显示主要是α-Si、LTPS、金属氧化物(IGZO)等TFT LCD技术和AMOLED。那么这四大显示技术的地位和市场应用度如何呢?这个从技术的出货量就可以看出,2019年到2020年度,全球手机AMOLED的出货量占到全球出货量不到10%(实际上只有旗舰机上使用),剩余90%以上的手机出货量使用的是α-si、IGZO、LTPS。
对于这个出货量的占比,你可能会疑惑,为何AMOLED技术如何好但出货量却这么少呢?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量产的良率。林俊解释道,首先,如果良率达不到一定指标,那么成本就控制不了;其次,在手机、平板这类面板行业,如果保良率低于一定的水准(基本在90%-91%),面板商是需要赔偿的;最后就是其实在这几种显示技术中,低端手机以及低端平板所使用的技术,90%以上是α-si。α-si技术诞生已有40年,一项技术能够40年经久不衰,足以说明问题。
林俊再补充道:“实际上面板行业的业态成长及它的发展、销售研发并不是那么简单,面板技术的更迭,需要材料、生产、元器件协同并进才行。所以一个新技术从出现到使用是两个概念,能做不代表能赚钱。AMOLED产品的出货量少,不是因为技术不好,很大原因在于良率没法控制好。”
而从大厂的动态中可以看出,面板厂商正逐渐往金属氧化物(IGZO)方向发展。譬如TCL华星光电,计划在广州设置一条IGZO线,京东方通过收购华东科技也在往IGZO上布局,因为华东科技在南京有一条8.5代的IGZO线。这主要是因为IGZO具有低成本,窄边框、高分辨率的优势。
华映科技自主研发的MOx金属氧化物半导体(IGZO)技术,属于目前国内最先进氧化物器件技术,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内嵌式触控、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等相关产品,完成了5.5寸-14寸等全系列手机及平板电脑显示屏产品布局。据林俊介绍,公司IGZO技术的5.5寸高清手机显示屏已实现量产,正在有序推进联想、亚马逊、沃尔玛等品牌客户的认证工作。
今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金属氧化物11寸平板产品还获得了上海国际显示技术展最高荣誉“显示器件创新金奖”,极大地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订单爆满,华映科技向产能进攻
“公司现有产能3万片/月的面板产品生产线已实现满产满销,面板产品供不应求,产品订单已排到了明年初。目前面板产品产能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面板产品产能,并于2021年6月向中国证监会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若本次募投项目顺利投产,以目前面板行业的态势估算,有望快速实现盈利。”林俊表示。
28亿元定增规划中,其中15.8亿元用于面板6代线的扩产,从每月的30K产能扩充到45K。5个亿用于公司OLED面板,从试验线转量产线,其中包括3.5代线的配送以及自动化生产的设备改造。华映科技主要做的是可穿戴的OLED硬屏,他们认为这个领域则相对较成熟,而且对穿透率以及分辨率要求不是那么高,良率也会比较高。
当然华映科技的重点还是核心技术α-si和IGZO这两块。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华映科技的6代生产线可以做到α-si和IGZO两个技术同时生产,这两个技术所使用的生产原料99%是可以共用的。不过公司希望面板的产能大于模组的产能,这是快速提高营收的一种模式。林俊告诉记者,公司α-si的大板(不切割直接给下游模组厂)出货的良率达到了98.7%,切片(按客户要求的尺寸切割切片)交货的良率达到92.6%,均略高于业界的平均水平。IGZO的良率均高于90%。
子公司华佳彩这两年的表现很不错,去年也做了一定的技改,目前大面板的产能已经从每月3万片提升到了3.3.万片。“我们目前的策略就是不依赖任何一家我们的客户,基本控制每一家单体客户都控制在30%以内的出货量,避免依赖单一客户。”林俊如是说。
对未来市场占有率,华映科技也有着清晰的目标,那就是朝着“三个50%”前进。中尺寸的产品出货量达到50%、IGZO的出货量达到50%、模组化出货量达到50%。林俊讲到:“所以我们目前迫切的希望,通过定增能够把产能尽快的再扩大30%,能够让我们的三个50%能够实现的更透彻、更到位。”
“凤凰涅槃”,华映科技有望年底扭亏转盈
华映科技这两年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公司正从一家模组代工厂转变为一个以面板销售为主的公司。受原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申请破产等事件影响,生产经营管理一度陷入停滞,导致公司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大额亏损。两年的亏损对华映科技的生产经营和资金链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好在经过两年对公司的产品战略以及发展方向的调整,目前正在走向黎明的康庄大道上。2020年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公司的各项指标依然保持同比快速增长。据华映科技董事长林俊介绍,202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48.83%;子公司华佳彩的手机面板出货量2020年排名全球第八,a-si手机面板排名全球第4。
林俊也解释了为何2020年度公司仍旧是亏损状态,这主要是因为面板行业有折旧过大的问题,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没法规避的。一般面板企业不会把折旧成本算在报表中,等折旧摊销差不多才会装回公司。华映科技从一开始就将这部分成本算在内,所以前两三年的起步会比较艰难。所以此次定增也是为了能够增加公司的产能,扩大边际效益,以此来摊薄折旧成本。
时间来到今年,2021年5月份,华映科技成功摘星摘帽。林俊表示,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79.46%-104.21%;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亿元左右,同比减亏6.5亿元左右,实现大幅减亏。公司预计2021年面板业务同比增长约45%,模组业务同比增长约200%,依此态势,预计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主业的上下游、左右端,在现有面板业务、液晶显示模组业务、盖板业务的基础上,也在探索以股权投资、兼并收购链,主要包括mini LED、下游背光跟偏贴上面。
“我个人报比较大的信心,我相信到年报的时候能够盈利”林俊最后讲到。我们也期待华映科技涅槃重生的那一刻。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东方晶源YieldBook 3.0 “BUFF叠满” DMS+YMS+MMS三大系统赋能集成电路良率管理
- 2 NVIDIA重磅出击:三台计算机助力人形机器人飞跃
- 3 奕行智能(EVAS Intelligence)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出RISC-V计算芯片产品,共同助力新时代到来
- 4 智能驾驶拐点将至,地平线:向上捅破天,向下扎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