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成功的关键,海外并购要有的放矢
陈大同,现任北京清芯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曾经的OmniVision Technology公司联合创办人,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以及展讯通信(Spreadtrum Communication)创始人之一。这位在硅谷和中国闯荡多年的资深半导体人,最近与业界同仁们分享了他从业多年的心得,包括对过去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的一些观察,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的一些看法。他还特别谈到了最近几年,参与中国半导体海外并购的经验与感想。
归国15年的见证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到今天,对全球相关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谈到中国半导体产业这15年的发展时,陈大同不无感概。
为了亲身感受一下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陈大同于2000年回国,并在2001年与朋友在上海共同创办了展讯公司。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的时候,全国所有IC设计公司的收入总和大约为1亿美金,而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超过了200亿美金,增长了200多倍,而今年(2016)上半年的增长率达到了26%。可以说,这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当中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陈大同于1987年在清华大学拿到Ph.D,并于1989年去了美国,先后在Illinois大学和Stanford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陈大同说:“在那个年代,国内还有不少半导体工厂,而2000年我回国时,绝大部分工厂都已经关闭或倒闭了,这是残酷的全球市场竞争导致的,所以,那时我们看到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几乎是一片荒原。但从2000年到现在,则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段时间里,国内该行业是以民企为主力军,重新建立起了整个产业。”
过去十几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就像是处于春秋战国时期,陈大同称之为半导体1.0时代,有上千家公司在野蛮生长,经过激烈厮杀,实现了优胜劣汰,存活下了几十家公司,他们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练,已经是遍体鳞伤,但这些公司各自都有自己的绝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存活下来,并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目前,在我国的IC设计公司当中,有2~3家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有20多家公司超过了1亿美元,而年销售额超过1亿人民币的有100多家。其中,有些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平台型龙头企业,如中芯国际、海思、展讯等。
“产业发展到今天,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以兼并/整合为主的时代,我们称之为半导体2.0时代”, 陈大同说:“以目前的情势发展下去,在5~10年之后,产业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想到那时,在每个细分市场,都会有1~3家龙头企业,类似于今天的通信市场。在这种形态下,每个龙头企业都会成为并购/整合的平台,很多初创公司会有各自的创新技术和绝招,他们将成为大公司的并购对象,而大公司利用自身的渠道和品牌优势,可以迅速打开市场,这样就能形成了一个健康的产业形态。”
在公司的退出机制方面,陈大同认为,将来被整合/并购将成为初创公司投资人的主要退出渠道,该部分将占到80%以上,而一般IPO方式最多只会占20%,从而形成类似于硅谷的成熟产业形态。
国内半导体业投资格局
2014年,我国中央政府推出了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纲要,想通过国家的力量来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两年多过去了,我们发现,除了国家“大基金”主导力量之外,各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本也积极地投入进来,从而形成了“三国演义”式的半导体产业格局,即魏国:中央政府/国家大基金(天时,主流、正统、阵地战);吴国:地方政府+外企引进(地利);蜀国:清华紫光集团等(人和,运动战)。
陈大同表示,在产业发展方面,地方政府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原来中央政府没有想到的招商引资模式,如今在地方都开展得红红火火,包括厦门、合肥、南京、重庆等地区,都把这种模式的优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而且越发地驾轻就熟。 文/摩尔精英
而以清华紫光和京东方为代表的民间资本集团,最近几年非常活跃,这种龙头企业对于产业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以上多种力量合作、交叉,共同推动着我国半导体产业快速前进。
半导体产业的并购与整合
陈大同认为,要进行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整合,有些条件是必需的,而国内的产业条件已经成熟,如龙头企业的成型(中芯国际、海思、展讯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外股市对半导体企业的估值有巨大差距,以展讯为例,它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其PE值在8~12倍之间,OmniVision上市20年间,其PE值浮动范围也在10~12倍。而国内很多企业的PE值浮动范围达到了上百倍,形成巨大的泡沫,使得资本高度关注该产业。
另外,新型产业基金的出现,也在推进着半导体业的并购与整合。为了适应半导体产业不断变化、高度市场化的特点,中央政府采取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引导的产业基金,即“大基金”,由专业化的团队进行投资决策,而非原来的政府领导决定。此外,各个地方也成立了产业基金,例如北京的清芯华创、上海的武岳峰资本,以及武汉与合肥等地的产业基金。还有一些社会化资本,如清华紫光、建广资产。也有一些龙头企业基金,如中芯聚源、京东方的芯动能等。
过去两年,全球半导体产业掀起了并购大潮,期间,国内半导体企业也卷入这股热潮之中。有意思的是,财务性基金往往领先于产业投资者,这也从一个侧面发映出,财务性基金更加灵活的特点。
陈大同表示,清芯华创在过去两年之内,参与了两起海外并购项目,一是收购OmniVision,二是ISSI。此外,华润竞购Fairchild的项目,清芯华创也参与了,但最后惜败给了安森美半导体。
清芯华创收购OmniVision的工作流程
清芯华创收购ISSI的工作流程
机会与陷阱
在谈及并购心得时,陈大同说:“在进行海外并购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其中既包括对机会的认知和把控,也包括对并购陷阱的警惕。有些机会看上去很美,但做起来很难,甚至遍布陷坑。”
在并购当中,陈大同认为中国公司有如下优点:了解本地市场和客户,能更好地服务客户,产品开发更为快速,且成本低。而国外公司的优点是: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具有全球性的销售渠道及客户群,再有就是长期形成的品牌优势。
强强联合,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并购的失败率非常高,经过多年统计,在硅谷,这个比例超过80%,因此,要实现1+1>2,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对此,展讯的CEO李力游曾感慨道:“对上市公司CEO的的致命诱惑就是并购,这也是把公司搞垮的最快途径。”一旦冲动并购,由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常常导致对被收购业务的消化不良,从而一步一步将原本具有良好业绩表现的公司拖垮,这也是处于并购热潮中的国内公司最该警惕的。
在谈到国内企业进行并购的优势时,陈大同表示,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市场,中国市场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额分已经超过50%,这促使国内的IC设计公司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发展,而同时期的海外公司增长率几乎未有提升,甚至有的还在下降,这也是造成企业市场估值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另外,海外公司大多具有较长的历史,创始人大都已退休,由职业经理人在掌舵公司的发展,这就使得其股权较为分散,董事会和股东的力量很强,他们大多希望能够套现,
再有,中国的资金渠道多,资金量充足。中国企业确实具有高报价能力,而且管理好的话,能够形成较为明显的协同效应,从而大幅降低成本,又可以打通渠道,
最后,就是中国企业承诺保留团队,进入中国市场,打造世界顶尖公司等,对收购对象现有管理团队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而在国外半导体企业之间的并购中,是很难提供以上这些承诺并实施的。
相应地,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劣势,包括有:并购热潮中,中国多种资本竞相提出并购意向,使得对方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值,不断抬高价格;外国政府审查风险;对中国缺乏信任感,心理抗拒;国内缺乏专业的并购和管理团队,这会导致难以实现对并购来的资产的有效消化,后续风险极大。
经验分享
基于成功收购海外资产OmniVision和ISSI,清芯华创积攒了不少实践经验,陈大同也总结并与业界同仁分享了这些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要有一支熟悉半导体产业(纯粹的资本运作是不行的)、有国际化经验、高度专业化的操作团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要有决心和耐心,我们要做的是产业布局,而非一锤子买卖式的资本游戏,这就需要深耕细作,搞半导体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
3、每笔收购案都不相同,所以要灵活对待,在操作过程中要有创新思维和商业模式,要敢想,决策更要快。
4、要多家合作形成买方团,其中的领投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推荐最佳的组合方式是:产业基金(灵活)+国内龙头企业(落地)。
5、沟通,这个非常重要,要从多方面、多渠道与对方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形成良好的沟通。
6、双赢,心态要放好。
7、要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情况,如劳工法、政府限制等。
8、要吸引人才,抱着开放的心态。 摩尔精英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 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半导体高薪职位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山海BMS AFE SHQ89系列,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EV+ESS国产最优解!
- 2 产品良率提升利器:轻蜓光电 3D AOI 设备在功率半导体中的应用
- 3 2024“中国芯”出炉!赛昉科技昉·惊鸿-7110荣膺优秀技术创新产品奖
- 4 113款产品获奖!第十九届“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结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