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量子通信芯片问世,缩小了1000倍可用于手机通信安全

2019-11-23 14:00:17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近日消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新加坡)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量子通信芯片,尽管其“块头”仅为现有装置的千分之一,但能提供同样出众的量子安全技术,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紧凑型设备内,提升其通信安全性。

编译 | 凡雪

南洋理工大学简称南大(NTU),成立于 1981 年(前身南洋大学成立于 1955 年),作为新加坡的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学,它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研究一直享有盛名。

刘爱群教授(左)和梁川副教授展示嵌入在绿色电路板右下角的 3mm 量子通信芯片

此次研究主要是由南洋理工大学刘爱群教授领导,刘爱群教授 1994 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下一代光通信技术、非线性波导仿真、光纤光栅、WDM 通信系统等。

安全通信方法中使用的大多数的安全标准,从 ATM 提取现金到在智能手机上在线购买商品,均未利用量子技术。 个人识别码(PIN)或密码的电子传输可能会被拦截,从而构成安全隐患。

NTU 科学家开发的微型芯片尺寸约为 3mm,与现有标准相比,它使用量子通信算法来提供增强的安全性。 它通过将密码集成在所传递的信息中来形成安全的「量子密钥」,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收到信息后,它会与密钥一起销毁,即「阅后即焚」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极其安全的通信形式。

它所需要的空间也比目前的量子通信设置少 1000 倍, 后者可以像冰箱一样大,甚至占据整个房间或办公室地板的空间。 这为更安全的通信技术打开了大门, 这些通信技术可以部署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紧凑型设备中。 它还为在线交易和电子通信的更好的加密方法奠定了基础。

研究人员表示, 最新量子芯片需要的空间仅为目前量子通信设备的千分之一,这为更安全的通信技术打开了大门,可安装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紧凑型设备内。 此外,它还为用于在线交易和电子通信的更好的加密方法奠定了基础。

刘爱群认为: 「在当今世界,网络安全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许多数据都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通信的。 几乎所有数字平台和存储库都要求用户输入密码和生物识别数据,只要是这种情况,就可能被窃听或破译。 量子技术消除了这种情况,因为密码和信息都集成在正在发送的消息中,形成了「量子密钥」。

梁川解释说,量子通信通过使用随机化的代码串来加密信息而起作用,该信息只能由预期的接收者使用正确的「密钥」打开。 无需传输其他密码或生物特征数据,这是当前通信形式的标准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透露,刘爱群科研团队将这一新款芯片的研发分为 4 步: 芯片设计、加工、封装、量子通信系统搭建。

军事级通信技术,具有成本效益


谷歌和 IBM 等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都在竞相开发量子超级计算机,它将以现在无法想象的速度彻底改变计算。 量子技术的一项备受期待的优势在于密码学,即秘密通信的艺术。

随着 Internet 服务的激增,诸如 WhatsApp,Facebook,Skype,Snapchat,Telegram 等的电子邮件和消息传递平台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安全通信渠道,即所谓的「经典渠道」。

简而言之,量子技术不需要「经典渠道」中必需的密码或生物特征数据的额外传输。 这消除了被拦截或信息泄漏的风险,从而创建了几乎不间断的加密。
NTU 研究人员开发的量子通信芯片将具有成本效益,因为它使用诸如硅之类的标准工业材料,这也使其易于制造。

刘教授说: 「这是通信安全的未来,我们的研究使我们更接近量子计算和通信。 这将有助于引发下一代通信设备的创建,并增强数字服务,例如银行的在线金融门户网站和数字政府服务。 」NTU 团队现在正在寻求开发传统光通信系统和量子通信系统的混合网络。 这将改善量子技术的兼容性,该量子技术可用于更广泛的应用程序,例如互联网连接。

国内量子通信芯片现状


我国在量子科学方面起步虽不是最早,但却发展很快。 随着「量子卫星」「京沪干线」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

量子通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以及测量的随机特点生成量子密钥,另一种是利用量子隐形传态传送量子比特。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对传统信息进行加密。

近年来,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不断突破新记录。

2018 年,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 25 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打破了先前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 4 个量子接口之间纠缠的纪录。

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 18 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

中国和奥地利之间首次实现距离达 7600 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 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为未来构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 年 5 月,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世界最大规模的三维集成光量子芯片,并演示了首个真正空间二维的随机行走量子计算。 金贤敏长期致力于以光量子集成芯片为核心,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存储的芯片化集成的研究和研发。

芯片中的二十组光子阵列里,每组都包含了 2401 根波导

2018 年 7 月,中国科学家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 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

20 比特量子芯片

2019 年 8 月 10 号,中国学者开发出具有20 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并成功操控其实现全局纠缠,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

由于量子比特数和操纵精度,是当前国际量子计算科研的两大核心难题,可操纵的量子比特数量越多,计算的能力就将随之呈指数级增长,量子操纵是量子计算的技术制高点,而实现全局纠缠是检验操纵是否成功的标志,这种状态下能够让所有量子比特协同工作,大大提升了量子芯片的运行效率。

据了解,这项成果由浙江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单位组成的团队通力合作完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测 2019 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425 亿元,并预测在 2023 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805 亿元左右。

未来,在实际应用中,量子通信技术凭借其绝对通信安全性质以及传送信息的快速性、准确性,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或将被大范围推广及应用到军事技术中,而其大容量信息传送和高效快速的性能,可用于涉及秘密数据或票据的金融、电信、电力、电子信息等领域和部门,应用价值和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链接:
https://scitechdaily.com/military-grade-communications-with-quantum-chip-1000-times-smaller-than-current-setups/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137期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ICCAD 2019 张竞扬:1/10资金、1/10时间、1/10团队,如何高效设计芯片?

ICCAD 2019:魏少军博士讲述中国集成电路现状

芯片产业的逆袭好戏正在上演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识别二维码 ,回复下方关键词,阅读更多

FPGA |苹果 |台积电 |射频 ASML 集成电路 存储|晶圆



回复 投稿 ,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 ,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