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攻小容量存储领域,东芯怎样用实力打破偏见?
2019-11-09
09:57:00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国芯片市场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虽然市场这两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厂商自研芯片的热潮下,已经渐渐有了起色,但在某些高端领域仍然无法与国外巨头相比。据数据统计,2018年进口半导体金额为3800多亿,而在这3800多亿里,差不多有三分之一都是存储器产品,这三分之一中大概有80%都是从韩国进口的。
此时的国内存储厂商在做什么?大厂如紫光,长江存储等依靠本身雄厚的财力以及技术研发实力不断向大容量存储领域冲击,也有小而美如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东芯”),专注于小容量存储领域,走差异化路线。
选择小容量存储的理由
“我们避开了三星、美光等行业巨头,不与他们直接竞争。这些巨头的存储芯片主要是大容量存储,我们的策略是国际巨头逐步要放弃的市场。据估算,这个市场的份额在100亿美金左右,其中70%的市场在中国。因此这个市场足够大,我们利用本土优势更贴近市场。”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安逸这样说道,清晰地展示了东芯对自身的的定位,更重要的是,某些特定领域也确实需要小容量存储,东芯可以在这一领域做差异化竞争。
安逸介绍道,东芯于2014年成立,成立之后在2015年收购了韩国的一家公司Fidelix。一年之后2016年7月,又设计完成的16Gb MLC NAND,2019年6月份完成改股,正式变更为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7月份在2xnm工艺生产线上完成了2Gb SPI NAND的成功流片。主要在消费、PC、汽车、工业和通讯领域五大领域提供产品。
安逸表示,大容量主要用于数据存储,中低容量用于程序存储、运算,这类存储对可靠性要求更高,同时工艺水平已经发展到极限,也就是2X纳米的2D NAND。目前东芯中低容量NAND的设计水平已与国际水平相当,并在国内保持领先。可见中低容量存储并不等于低端产品。
用实力打破偏见
正如前文所言,国内很大一部分存储产品都从国外引进,因此很多人都以为国内产品不成熟,价格更便宜。对此,安逸回应称,与国外厂商相比,之前国内厂商在技术方面确实相对落后,产品也不成熟,当然,还会有一些厂商急于求成,直接购买晶圆进行包装售卖,因此要打破偏见并不简单。
首先要做的就是拿出让人服气的产品。2014年成立的东芯没有立马选择包装进入市场,而是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去打磨产品。不断沉淀自己,让产品更为成熟。
同时,安逸表示,东芯最核心的价值是自主研发,东芯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以及自主IP。
东芯通过资本收购的方式取得需要的技术专利,依托这个技术专利,进行二次开发,形成自己的专利。东芯在国内进行重新注册这项专利,并在二次开发时,连研发团队都是重新建立的,因此所有的设计都在国内完成,确保专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也正是如此,东芯才能做出自主研发且具有稳定性能的卓越产品。而优秀的产品只是第一步,想要打破别人的偏见还远远不够,安逸表示,东芯进入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从行业标杆开始做起,虽然标杆客户的入门门槛非常高,或者说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资源和成本会比较高,但是带来的收益回报也比较大。所谓的回报有些是无形的,并不一定是产生在经济上,可能是口碑,商誉。产品一旦被某些国际一线品牌或者国内知名标杆企业采用的话,对于整个品牌来说,都会带来良性的影响,再推广其他市场的话可以做到以点带面。
不做过江之鲫
目前国内市场仍然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安逸认为大可不必。将整个存储市场化整为零,可供拓展的区域有很多,每个厂商如果能够在细分领域大力发展,展现出差异化,那么整个国产存储市场就会呈现出良性竞争的场面。
也正是如此,东芯选择从小容量存储突破,做到小而美。但东芯却不囿于只做小容量存储。正如安逸所说,东芯是一个成长型企业,有长远的规划,依靠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先走好第一步,也就是做好小容量存储,后续通过持续开发拓展大容量存储市场,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业内预计,中小容量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保持在60亿-100亿美元,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将不断扩大对中小容量存储芯片的需求。行业格局的演变,为东芯这样专注中小容量存储芯片的半导体公司创造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共筑国产汽车芯片未来,中国汽车芯片联盟全体大会即将开启
- 2 国产EDA突破,关键一步
- 3 Ampere 年度展望:2025年重塑IT格局的四大关键趋势
- 4 思尔芯第八代原型验证S8-100全系已获客户部署,双倍容量加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