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对半导体行业现状的一些看法
编者按 :标题的“我”指代原文作者,作为一个半导体行业的多年从业者,作者在这片文章里,从他的角度出发,对半导体行业的现状和一些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产业的未来发展给了一些他的建议,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
以下为文章正文:
前几天,我跟一位朋友喝了一杯,他之前在AMD工作,现在就职于某家闪存公司,我们很自然地就聊到了当今半导体的市场情况,如今的半导体市场的确是很严峻。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行情下跌,闪存也由于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市场而导致市场形势严峻。这位朋友边喝酒、边无奈地说:“由于5G时代的到来,这种情况可能会烟消云散,到时候再怎么增加产能也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客户又该生气了!”
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IHS调查--2018年第4季度半导体企业排名,Intel重归首位”这一新闻,虽然半导体行业的相关人员比起排名更关注销售额的多少,不过现在哪个行业都讲究排行榜。
据IHS调查,长时间以来“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企业”这一头衔一直都属于Intel,不过自2017年第3季度以后这一头衔就被Samsung摘走了。随后正好1年以后,第一名的宝座又被Intel夺回了。从排行榜上来看,两家公司的销售额均为排名第3的SK Hynix的2倍左右,其遥遥领先的“寡头地位”并没有改变(但是,别的半导体品牌排行中并未包括TSMC)。有趣的是Samsung电子87%的销售额是存储半导体,Intel的存储半导体的比例仅为6%。那就意味着Intel主宰CPU、Samsung主宰存储这一局势还是没有变化。
存储和CPU有紧密关系
不言而喻,存储半导体和CPU有着紧密互补关系,虽然技术的方向性完全不一样,在计算机的历史长河里,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技术领域的车轮互相创新的同时,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只要以运算和存储为基本构架的冯·诺依曼结构继续存在于当代计算机中, “高速CPU大量消耗存储”这一模式还会继续下去。如今,虽然存储和CPU的业界人士有着迥异的心态(Mentality),但是在过去的半导体业界,这些都相当混乱。
如今Intel的主要产品是CPU,但曾几何时,他们的销售额主力是DRA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这些产品后来被日本厂商赶上并超越之后,Intel摇身一变成为了CPU的主要厂商。
Intel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发表的 “摩尔定律”指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一定律即便在现在也是半导体业界的不成文的定律,对CPU、存储都适用。
其实笔者曾经就职的AMD当初也销售了很多DRAM、EPROM、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相关的产品,同Intel一样,这部分业务在日本企业的强势攻击之下节节败退,这也同样迫使AMD不得不将核心业务集中在CPU和闪存这两根支柱上。与Intel一样,AMD当时聚焦的闪存并不是今天作为存储设备而普及的NAND型,而是传输速度更快的NOR型(非易失闪存技术)。
当初,作为取代EPROM的“如梦境一样的不易失性存储”,在闪存业界里缔造了AMD、Intel的NOR型闪存和东芝、三星的NAND型存储对峙的局面,最终NAND型作为主存储设备而占据了上风。虽然在灵活运用高速访问的存储程序的非易失闪存技术方面,NOR型被广泛采用,但是,其市场规模比NAND型小得多。
但回想当年,AMD和富士通曽合资打造了一个NOR型闪存大型工厂FASL(Fujitsu AMD Semiconductor Ltd.)(后来的飞索)。 在工厂开幕式上,时任AMD CEO的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说道,“接下来我们将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存储半导体工厂,2年后这个工厂将生产出不计其数的闪存半导体,希望两家公司可以不尽余力地全部销售出去”,当时AMD的营业高层Steve Zduriencik回应的一声“No Problem”响彻整个会场,那一幕至今我还记得,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无论是Intel或者AMD的存储,还是飞索的结局表明,半导体行业还是高风险、高回报(High Risk、High Return)的非常特殊的Capacity Business。
Fabless的CPU和无法做到Fabless的存储半导体
从文章开头的排行榜中来看CPU和内存的关系,似乎可以说是TOP2的Samsung和Intel两家公司的天下,可这并不能代表半导体这一巨大市场的整体形势。关于当今的半导体市场正在发生着以下这些变化,是我迄今为止都没有经历过的。
*在比电脑市场更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方面,CPU几乎全数成为了Qualcomm这样的Fabless企业、Apple这样的智能手机终端企业的囊中之物,此处还有“吞噬”着全球50%Fabless产能的TSMC。
*尤其像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这样的大型终端企业一旦在自己集团内从事半导体元件生产,实际出货的CPU数量和终端产品的出货数量是基本相同的。这一倾向不仅限于CPU,其他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元件方面也很明显。最近看到一则新闻称,Facebook收购了Interconnect的IP公司Sonics,预计今后类似这样的收购还会越来越多。
*今后,虽说预计CPU、ASIC将不断地向Fabless转移,但是存储半导体则由本集团的运营大型Fab的、垂直统筹的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企业来负责,这是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上的决定性的差异。
*随着半导体业务上的精细加工进一步发展,在汇集尖端技术的同时,大型设备的产业化也在不断发展。半导体品牌企业也在不断被淘汰。这样一来,岂止是HRHR(High Risk High Return,高风险、高收益),甚至有可能变成HRNR(High Risk No Return,高风险、无收益),所以掌管经营之舵的CEO就不得不时常做出大胆而又细心的判断了。
以前AMD的CEO桑德斯曾豪言说“半导体业界的真男人要有自己的晶圆厂”,他应该完全没有想到时过20年业界发展的如此之快。
回到CPU和存储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存储半导体和CPU在进行创新改革的同时,保持互补的关系,成为了半导体、电子、IT行业的牵引力。
作为一流的半导体二强厂家英特尔和三星分别以CPU和存储器为代表,今后应该也会为了保持当前的TOP地位,继续进行研发、设备投资。
行业重组以后,各领域的主要企业(Key Player)的情况都不是很乐观,而且这些企业可能面临着巨额投资带来的风险。
投资风险的增大导致了无法做到Fabless的存储半导体企业和快速发展Fabless的CPU(或者像ASIC这样的Logic Device)企业之间的商务模式(Business Model)差异。带动这一差异的就是当今掌握全球一半Foundry需求的TSMC。
引起半导体行业这一系列变化的独立企业是以GAFA(Google谷歌, Apple苹果, Facebook脸书,Amazon亚马逊)为代表的大型IT平台(Platform),而且他们的影响力在进一步扩大。这些大型IT企业分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圈,其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独占到寡占,英特尔微妙的立场
现在x86系列的CPU市场由几家企业垄断着(寡占),所谓“寡占”说的是同一个市场里有2~3家供应商的情况,如果是一家供应商的话,就是“独占”。曾经的英特尔是CPU市场的霸主企业,为了打破其霸主地位,曾经有将近10家公司来挑战英特尔,结果只有AMD活下来了,所以英特尔和AMD两家公司的竞争一直持续到今天,可以说,两家公司的技术竞争使支撑电脑、服务器这些电子设备的CPU的性能实现了飞跃性的提高。
但是,关于CPU的市场,如果把另一个应用设备――智能手机的市场考虑进去并进行扩大的话,将会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此处竞争智能手机市场主导权的主要有Qualcomm及其他企业,并形成了以Qualcomm为首的群雄割据的状态。英特尔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基本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智能手机这一巨大市场的主要因素(Key Component)不仅仅是CPU,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速Modem(调制解调器)将和CPU一样重要,在这一领域拥有多年技术积累的Qualcomm在技术上略高一筹。
反过来看看服务器市场,对数据中心CPU来说,其标准是当今的x86,而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亚马逊公司旗下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在快马加鞭地进军数据中心(Data Center)市场。在Amazon运营的数据中心应该不会永远使用x86作为主力CPU的。Amazon在股价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方面是美国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运营数据中心企业。Amazon应该在考虑在自家公司的数据中心上使用自主研发的CPU,他们早前的发布的Arm服务器芯片就是一个尝试。
最近,有报道说,Facebook收购了高速互联技术集团的Sonics公司,不久前, NVIDIA以69亿美金(约人民币470亿元)的高价收购了拥有高速互联技术的Mellanox公司,NVIDIA通过控制HPC的接口(Interface),虎视眈眈地力求提高在这一市场上的存在感。
在当今大型Logic半导体企业里,只有英特尔采取了垂直统筹型的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即最尖端工艺技术开发、对Fab的设备投资、统筹尖端结构(Architecture)的CPU和ASIC设备的开发,这些全部在集团内部进行。列举这些事例只是为了说明,英特尔的立场变得相当微妙。
对半导体产业来说,重要的战略是要分散风险
与其他行业相比,半导体产业之所以有不同的特质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其一,半导体行业的设备需要巨额的投资;其二,需要果断地、迅速地研发、创新。虽然半导体行业比较大,但是永远都有发展空间,而且史无前例可以参考。各家半导体企业通过分散这种史无前例的经济风险,来进行风险对冲(Risk Hedge)。但是,也未必会一直都顺利。
Qualcomm曾一时想通过开发用于Arm Core服务器的芯片来破坏英特尔的“大本营”,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资金问题。
技术方面,Qualcomm设定了灵活运用Arm Core特有的节能特点、同时发挥其高性能的优势的目标,不过实际却比计划的难得多,以失败告终。
另外,在资金方面,正好赶上中美贸易摩擦,NXP收购受挫,从而不得不向NXP支付违约金,因而无法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服务器项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拥有半导体Foundry这一巨大市场50%以上份额的TSMC是顺利回避风险的“代表”,其资金不是集中于尖端工艺技术的开发、也不是集中于Fab的设备增加,而且致力于把英特尔以外的有名的半导体Fabless 企业当作自己的客户。
即使某些尖端构架(Architecture)的CPU和ASIC的方向性不被实际市场接受,在市场上的其他有竞争力的优秀构架(Architecture)仍旧可以被客户购买,以此来达到有效的风险对冲。
很多大型客户集中于TSMC,并与其实现“吴越同舟”。TSMC的这种商务模式(Business Model)是其最大特点。对品牌半导体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最重要的资产,一般认为无法在同一个工厂里生产竞争对手的产品,但半导体行业的传奇人物张忠谋(Morris Chang)则设计了Foundry这一商业模式,可谓是商业的先锋(Business Pioneer)。
挑战比3nm更精细的加工技术的物理极限、再扩大对研发和设备的投资将是今后整体业界的挑战。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机器人“核芯”企业,一微半导体聚焦“AI+机器人”横琴启程
- 2 芯联集成总经理赵奇:公司2026年收入预计将超100亿
- 3 一加13,首次搭载汇顶科技超声波指纹方案
- 4 品英Pickering将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面展示最新模块化信号开关和信号仿真解决方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