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谋专栏】贸易战对中美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本周,中方代表即将启程前往华盛顿进行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外媒传出美方希望中国未来6年从美国进口2000亿美元的半导体产品。据美国此前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芯片总额仅为102亿美元,这与产业界的观察和感受相去甚远。芯谋研究对此曾发表了一篇《在错误的数据、错误的方向上进行的一场错误争端——评中美贸易争端中关于半导体的误区》文章指出双方因为统计口径等因素带来的理解分歧,导致出现仅为102亿美元这个结论。
今天半导体又成为中美谈判中的一个关注热点,本文希望抛砖引玉,尝试着浅析贸易战对中美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一、中国和美国产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一体关系
事实上,在半导体这个全球化的产业中,美国作为最大的芯片供应国,中国作为最大的芯片需求国,小小芯片已将中美两国的产业紧密相连。同样中美贸易战对双方的半导体产业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供应国
作为技术的发源地,美国一直引领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美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的销售额从1997年的709亿美金增至2017年的1889亿美金。20年来,美国半导体企业销售额在全球的市占比基本维持在50%,处于世界第一。
超出数据的感观,美国大部分芯片公司通过在东南亚或台湾地区的制造及封测基地出口到大陆,还有部分公司的产品通过香港进入大陆。这样美国绝大多数的芯片都经第三方国家和地区出口到了中国大陆,在组装到终端产品后,又回流到美国等国家。如此一来,“American Inside”的芯片成了”China Inside”,导致美国对东南亚和台湾地区出口额高,反而对中国大陆的进口额高。
2.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国
我们将几家领先的美国公司做了财务分析,仅仅基于2017年十三家半导体领军企业公开的年报,在中国的销售额之和就达708亿美元,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达到41%(详见下图)。所以芯谋研究预估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芯片会超过10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设备、材料、EDA、IP等中间环节。2017年和2016年相比,依赖度也在上升,中国的采购动向和市场需求对美国企业很重要。
无可质疑,在半导体上,中美双方是高度相互依存, 这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数字、企业报表,更体现在企业合作、产业生态上。 半导体产业和整机系统产业 与其说供应链上下游关系,不如说是相互促进、相互驱动、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中国离开了美国的芯片会粮草不济,美国离开了中国的市场会军饷不齐。
二、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
如果贸易战升级,导致关税继续增加,对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影响深远,具体到产业链细分环节,长期、短期、利、弊不尽相同。具体见下图。
简而言之,贸易战对中国大陆的整机厂商是最直接的影响,对封装是量的影响,对制造和设备是质的影响,对设计是人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同在,利弊则更多取决于后续事态发展、政府相关措施,尤其是企业自身的应对!
1、设计业
短期来看,如果中国对美国进口的芯片增加关税或者增加限制,亦或出台相关激励国产化的产业政策,国内设计产业将直接受益。硬币的两面,美国进口关税增加,将导致国内的整机对美出口下降,受此影响,国内设计企业的订单下滑。国际合作、人才引进等难度增加。
长期而言,随着国内的终端企业更加重视芯片的供应链安全,将给国内设计企业进入整机厂商供应链的机会,倒逼芯片国产化加速。但另一方面,随着设计业的国际化减弱,国际合作变难,差距进一步拉大,有被封闭的风险。同时,由于国内整机的国际竞争力减弱,国内设计业贴近市场的优势被削弱。“多米诺骨牌”效应或会使政府出台国产芯片供应链生态完善的政策,“市场”和“市长”的双重推动会让设计业长远受益。
2、制造业
短期来看,中国增加进口关税将使来自美国的设备、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制造业采购成本增加;对于美国供应商的设备、材料,需增加备货,也将导致仓储和管理成本增加。同时,美国增加进口关税将使来自美国的客户订单减少,企业业绩压力增大。
长期而言,将加剧设备材料的进口风险,供应链安全风险增高;企业的国际合作难度增加,产业面临被封闭的风险。但这也会促使国内制造业更加重视自主研发,降低对国际产业的依赖性,国内本土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更加紧密,国内制造业在艰苦奋斗中探索出路。
3、封测业
短期来看,封测是中国大陆最成熟的环节,但行业利润率不高,而国内半导体关税的金额往往用封测的产值来计算,因此封测业对关税增加十分敏感。一方面,国际客户可能为了中国市场将部分海外封装订单转至国内,也可能将国际订单产品的封装转至海外, “Local Market,Local Manufacture”的趋势或将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受国内设计业、制造业订单减少的传导,本土订单减少,业绩下降。
长期而言,封测业为了拓展国际市场,被迫要到海外建厂直面国际竞争,国内封装企业海外布局严重不足,运营经验不足,跨国竞争面临挑战。这能否倒逼中国封装产业走出中国,走向全球,加大国际化,取决于几家封装龙头企业的胆识和智慧。
4、设备材料业
短期来看,部分用于国内生产设备材料的配件和原料是来自于美国的,关税增加直接导致了部分进口配件和原料的成本增加。但贸易战升级提高了制造、封装企业对供应链安全考量的权重,为国内设备材料企业开拓市场降低门槛。同时,设备材料也是国内制造和封装业的基础,同样会直接受惠于政府出台的鼓励国产化政策。
长期而言,国产“设备材料——制造”产业链的合作将更加紧密,经过长期的研发和使用,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将取得质的突破。但是,需要特别警惕的是,贸易战带来的核心部件禁运风险,国际合作变难,对国产设备材料业,乃至于整个半导体业都将是巨大的风险。
5、整机
短期来看,关税增加受影响最直接的是整机,进口芯片被中方加税,出口整机被美方加税,双重税收,将导致企业利润降低甚至亏损。成本优势减弱导致现有国际客户订单下降,海外新市场开拓遇阻,同时,贸易战升级可能引起芯片禁运,供应链风险增加。
长期而言,为了应对持续的贸易战,终端整机企业或将生产和供应链向海外转移,以满足国际客户需要;或倒逼国内终端重视产品升级,进而带动全产业链增长,提升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三、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半导体是全球化的产业,而中美半导体又高度融合,贸易战对美国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肯定也不尽相同,由于我们研究能力有限,对于美国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我们没有一一展开,仅从对美国企业和美国产业影响来分析。
1、美国企业
短期来看,中国增加进口关税会削弱美国芯片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而美国是最大的芯片供给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高,尤其是设计企业。美国排名前列的设计企业——高通、博通、Marvell、Skyworks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都超过了50%,贸易战对美国设计企业的损害非常明显。同时,美国对中国出口芯片或整机加税,会降低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但实际上许多基础芯片往往来自美国,加税也会直接导致美国企业订单减少。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的主席也曾发言说,关税对美国企业的损害将比对中国企业更甚。
长期而言,市场缩减势必会影响企业利润,进而影响美国设计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会影响产品技术的研发迭代(设计企业需要整机厂商的反馈和互动),企业后继竞争力减弱。倘若中国国产替代或者非美国家产品寻机进入中国大陆,抢占市场,导致美国企业业绩下滑。同时,有部分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受到贸易战影响,需要做出新的战略调整,管理风险增加,且调整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降低企业投资信心。
2、美国产业
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战为美国半导体在中国大陆的市场带来阴影,给台湾地区、日韩和欧洲的半导体替代带来机会,减少了美国半导体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如果上述半导体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或增加新的供应链,将进一步挤占美国的产业优势。
长期而言,贸易战有可能引起半导体产业供应和需求回流美国本土,但依靠贸易保护形成的壁垒是不坚固的。随着半导体技术演进的减缓,加上新材料新技术的兴起,各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长期的贸易战不但会降低美国半导体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还将影响美国同台湾地区、韩日等半导体发达地区的合作,使美国半导体一直处于调整之中,美国产业的领先优势可能被削弱。全球半导体产业机构和布局或会发生重大调整。
结语:
中美贸易,青云之上,几度沉浮;芯片之争,聚光灯下,几多关注。
本文只是纸上谈兵,相信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下,能够通过磋商解决贸易争端,我们相信国家的判断和智慧。
真理不辨不明,思考越究越深。越思考,我们越清晰地认识到,半导体产业是全球化的产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发展。过去四十年的潮流是开放、是融合、是共赢,未来的趋势将是更加开放、更多融合、更要共赢。
IC不仅是International Chip,更应该是Internationalized China。实际上,跟贸易战被禁运、被封闭的风险和威胁相比,我们最大的风险和威胁是“自我禁运、自我封闭”! “独立,并不是独自;自主,并不是自我“ 。不怕别人围堵,只怕自我封闭。
只要我们敞开胸怀,融入全球,苦练内功,加强合作,现阶段的任何起落和沉浮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催化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随着整个社会对半导体的更加重视,即使贸易战能改变一时的走势,但不改变中国产业成长的明天。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智能驾驶拐点将至,地平线:向上捅破天,向下扎深根
- 2 村田开发超小尺寸、超低功耗的Type 2GQ GNSS模块 以匠心品质助力实现万物互联时代
- 3 首次!芯联集成2024年度毛利率转正
- 4 Allegro MicroSystems重新定义传感技术,推出全新紧凑型封装电流传感器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