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遍地开花,技术含量难辨高下
Pre-A轮融资3.4亿元人民币,一则人工智能领域神经网络解决方案公司燧原科技宣布获得融资的消息再度引起芯片行业的关注。
燧原科技今年3月成立于上海,产品是针对云端数据中心开发的深度学习高端芯片,定位于人工智能训练平台。这是腾讯首次投资国内AI芯片公司,种子轮投资方亦和资本(武岳峰资本旗下基金)、真格基金、达泰资本、云和资本继续跟投。
近年来,AI芯片无疑是最火热的话题之一,不仅英伟达、谷歌等国际巨头相继推出新产品,国内百度、阿里等纷纷布局这一领域,也诞生了寒武纪等AI芯片创业公司。在CPU、GPU等传统芯片领域与国际相差较多的情况下,中国AI芯片被寄望能实现弯道超车。
AI芯片遍地开花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国内不少AI初创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芯片。两月前,云知声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推出其第一代UniOne物联网AI芯片及解决方案。仅仅在这两个月内,就有多家公司发布AI芯片或模组。出门问问正式发布了AI语音芯片模组“问芯”;Rokid发布KAMINO18AI语音专用芯片;思必驰也宣布将在下半年推出AI芯片……
按使用场景划分,AI芯片主要分为云端和终端芯片。而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包括训练和推断两个环节。由于训练侧需要大量数据去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因此训练主要在云端进行。云端追求高性能,开发成本更大,终端更侧重低成本和低功耗,目前中国AI初创企业主要布局在此。
云端芯片方面,寒武纪在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后,于5月3日正式发布了首款云端智能芯片MLU100。7月,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推出了昆仑,基于百度CPU、GPU、FPGA的AI加速器研发。官方称,这是中国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mpassIntelligence发布的全球AI芯片排行榜,除了英伟达、英特尔等传统芯片公司巨头,寒武纪、地平线等AI芯片公司也位居前列。
由于灵活性高,在AI算法并未成熟固定的当下,FPGA(现场可编辑门阵列)被认为是一种中间方案,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使系统的硬件功能可以像软件一样通过编程修改。与GPU、CPU通用芯片相比,性能更高、能耗更低。
深鉴科技开始从赛灵思采购FPGA,将核心算法DPU放到FPGA,然后以模组的方式销售给客户,但FPGA价格相对较贵,而且与专用定制芯片ASIC相比,性能和功耗方面也有不小差距。除了FPGA方案,深鉴科技也在研发AI专用芯片,目前正在流片,该公司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如果在这个时间点,AI的初创类企业做硬件再选择FPGA,可能就有点滞后了。”
ASIC是专为特定目的而设计的芯片,效能高、功耗低,但灵活性较差,更适合AI算法成熟固定后期使用。一旦规模量产,成本也会显著降低。
云知声创始人兼CEO黄伟表示,无论是CPU还是GPU、FPGA,现有的芯片架构并非为AI专门设计,不能满足物联网AI算力需求,且考虑了太多的向后兼容性,因此在性能上远非最优。“基于业务方面对芯片产品、场景的反复验证,以及对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终局的判断,云知声在2014年就明确必须自主研发面向物联网的AI芯片。”他称,如果云知声不做芯片,必死。对此,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也同意做语音的公司一定都会做芯片,“现在排在顶级的公司都做”。
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在被问到为何要做芯片模组时表示,主要为了满足特定需求,“比如今年智能电视所谓的智能化,远场语音交互是很强的需求,但市场上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一是贵,二是效果没有那么好,集成起来没有那么方便。”
另一AI语音公司思必驰在宣布获得D轮5亿元融资消息后,也表示将推出智能语音芯片,预计在下半年流片。
AI芯片难在何处?
芯片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慢回报的行业。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芯片研发周期非常长,从立项到上市通常需要两年左右时间。作为创业企业,特别是从事算法的企业,如果自己独立研发芯片,在时间和资金方面都面临巨大压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芯片成本高,对错误零容忍。
与软件可以修正和快速迭代不同,芯片的迭代周期会很长。如果已经流片,纠正一个错误可能需要半年以后花几百万美元再去流一次片。“你得有非常强大的心理素质、极其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任何事情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漏掉一个的态度去做,不仅是要一个这样的人,而且是需要一个这样的团队,才能把这个事做好。”深鉴科技芯片研发副总裁陈忠民告诉记者。
这是芯片行业本身具有的特点,但目前AI算法尚未固定,如果直接做专用芯片无疑又有新的风险。地平线智能解决方案与芯片事业部总经理张永谦对记者说,传统芯片公司在设计IP和做一个芯片之前,已经确定了目标客户,“如果你做一个很大的决定的话,要有一个头部的大客户一起合作。相当于芯片还没出来,你已经确定谁会用它,怎么用它或者对一个市场研究得很透”。但这是传统的方式,AI芯片则有所不同,他指出,“现在的AI落地还在早期,你没有办法事先就已经知道谁一定会用你,这个时候是带有一定风险的,也需要考验一定的眼光。如果你要盯着有量的市场去做AI芯片,首先这样的判断也有可能错,第二你在做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等你看到有量再去做,有一些预判的公司已经做出来,在那个市场里面等着了。”
杭州国芯于去年10月底发布其首颗语音AI芯片GX8010,今年初正式上市。国芯AI事业部的总经理凌苯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于2016年初确定布局AI芯片,而在当时该款芯片也没有明确的客户。“我们当时为什么敢做这个决策?我们认为这些算法底层的架构都基于神经网络来做。不管你的形态怎么变,那个核心不太会变。”另一方面,没有产品也很难和客户深入接触,“我们也去跟客户聊过,但是通常来说,当你还没有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跟客户去聊需求的时候,通常来说聊不到很深入。”他表示,上市半年后,目前该芯片已经有百万级的订单。
正是因为造芯不易,有AI算法企业选择与芯片公司合作一起服务客户。上述的杭州国芯此前主要从事于数字电视、家庭多媒体的芯片设计和系统方案开发。出门问问的芯片模组、Rokid的芯片都是和该公司合作,思必驰也是该公司的合作伙伴。凌苯云告诉记者,在和这些AI公司合作时,“我们出芯片,他们出算法,我们一起去推客户”。根据不同的市场场景选择不同的合作方,“我们跟Rokid的合作主要就是智能音箱,跟出门问问现在合作主要是电视、机顶盒和部分家电,跟思必驰现在合作主要也是以家电、IoT为主。因为领域不一样,算法也需要去优化。”
Rokid一芯片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双方的合作中,Rokid提架构与性能需求,国芯设计生产芯片并提供底层bsp(板级支持包),“我们负责输出基于Rokid语音服务的os整体解决方案。”
祝铭明表示,Rokid不是芯片公司,只是芯片会成为其中非常有竞争力的元素,“如果这个竞争力元素不存在,我们也不会做芯片。”他指出,今天的芯片基本都是SoC,“SoC里边有90%的东西,Rokid没有必要花精力去做各类IP。Rokid做芯片不是做以芯片为出发点。因为做行业的人都知道芯片的利润特别低。如果市面上没有,我来做;如果市面上有,我就用它。”
黄伟也表示,对云知声来说,造芯不是目的,只是起点。
行业或更趋理性
在AI概念普及之后,各方都在寻找商业模式,期待AI技术尽快落地,但目前大部分的AI创业公司处于依靠融资烧钱阶段,AI芯片也被认为是AI技术落地的一种方式,但目前而言,这条路并不容易。
有业内人士认为,AI芯片行业将迎来整合并购时期,也让大家更清楚地看清做芯片的难度。
以FPGA龙头赛灵思收购深鉴科技为例,赛灵思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深鉴科技的投入,不断推进公司从云到端应用领域部署机器学习加速的共同目标。该人士指出,深鉴科技掌握的是DPU的算法,但是芯片的链条太长,光有DPU不够,如果仅靠自己,在可见的范围内一直要不断加大芯片设计和研发费用,烧钱非常快。
陈忠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什么芯片这么难?不是说知识有多复杂,资金投入高。更重要的原因是,从研发层面上来说,芯片与其他行业最大的差别是对于错误的零容忍性。”
他指出,现在单次流片的费用越来越高,如果使用目前最先进的7纳米工艺,流一次片就需要花费几亿人民币,因此对于错误的容忍几乎是零。就算是较为成熟的40纳米和55纳米工艺,一套光罩费用也需要上百万美元,更不用说上千万美元的设计软件。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曾指出,AI无疑十分重要,但AI芯片的发展很可能会在未来2~3年遭遇一个挫折期。今天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创业者将成为这场技术变革中的“先烈”。
张永谦也对记者表示,AI芯片市场将来肯定很大,但容纳不下那么多家公司,所以肯定有些公司会被淘汰。“这个也很正常,任何一个新技术起来的时候,特别像AI这么大的一个底层技术崛起的时候,有泡沫很正常,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那个时间,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就倒闭、裁员,然后再起来。产业有周期,现在就是已经到了一个最高点了,我觉得后面一年肯定会下来,然后再回归一个理性成长。”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两万字解读射频前端,国产现状如何?
- 2 摩尔斯微电子推出突破性物联网连接平台 新型 MM6108-EKH05 评估套件助力开发人员创建下一代物联网解决方案
- 3 共筑国产汽车芯片未来,中国汽车芯片联盟全体大会即将开启
- 4 数字疗法加脑机接口,赋能儿童多动症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