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帝国是怎样建成的
来源:内容授权转载自知乎作者王知,谢谢。
五十年前,美国半导体业的传奇人物,有硅谷市长之称的Robert Norton Noyce,与老搭档Gordon Earle Moore一起从亲手创建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辞职二次创业。
1965年Gordon Moore(左)和Robert Noyce(右)在仙童半导体,图片来源:computerhistory.com
1968年7月18日,新公司N M Electronics成立。NM自然是两位创始人姓氏首字母,没有采用两人的全名是因为Moore-Noyce听上去像More Noice,非常不吉利。半月后,公司花了一万五千美元从连锁旅店Intelco买下商标,改名叫Intel,取Integrated Electronics。
今年是英特尔成立五十周年,可从年初到年中,英特尔坏消息不断。新年伊始爆出Meltdown和Spectre漏洞;接着传出苹果可能数年内在Mac系列上放弃英特尔芯片;老对手AMD凭着Zen架构对服务器市场虎视眈眈;另一个对手ARM则跟微软眉来眼去想在PC市场分杯羹;10nm工艺大规模量产再度延迟;智能眼镜Vaunt项目刚蹭了点媒体热度,二个月后被砍;六月底董事会以与下属发生性关系为由,踢掉了CEO Brian Krzanich。
然而比起创立之初英特尔经历的大风大浪,2018年这点麻烦连和风细雨都谈不上。今天来聊一聊英特尔奋斗史,它创立最初二十年里经历的坎坷历程与生死绝境。
is-content="t">
阴差阳错
说起英特尔,大众的第一印象就是CPU。的确从一开始,英特尔做CPU源远流长。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的中央处理器Intel 4004,以及第一款商业化的8位处理器Intel 8008,都出自英特尔之手。然而成立之初,内存才是英特尔的核心业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磁芯内存为主流存储器。
磁芯内存原理示意图
磁芯存储器有几个缺点。一是需要手工制造,大规模量产困难;二是难以小型化,体积大且耗电。
1969年,英特尔推出开山之作,静态随机存储器 Intel 3101。3101是世界上第一款固态存储器,采用Bipolar工艺生产,芯片存储容量为64比特。Bipolar是当时成熟的工艺被广泛采用,所以其他半导体厂没花多长时间就推出了3101的竞争品。
3101问世不久,英特尔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MOS存储器,Intel 1101。英特尔在1101上采用当时更先进的MOS工艺。相比Bipolar,MOS工艺器件的密度更高,1101容量是3101的四倍,达到256比特。
3101和1101连续抢了两次第一,不过这两款产品影响不大。真正让英特尔跃上舞台的是它的第三款产品:世界上第一款动态随机存储器 Intel 1103。1103容量达到1024比特,标志着固态内存第一次在单位比特的价格上压过磁芯存储器,揭开了半导体内存取代磁芯内存的革命。
需要说明半导体内存不是什么新鲜的想法,很多公司在内部实验室里制造过样品,以上三款产品的“第一”得加上“量产商业化”限定词。而英特尔下一个产品,Intel 1702,则完全是自己的发明。在MOS工艺生产过程中,英特尔发现芯片二氧化硅绝缘层会莫名其妙地吸收电荷,干扰到正常使用。对该现象进一步研究,导致犹太裔工程师Dov Frohman发明了EPROM,可擦除可编译只读存储器。
那么问题来了,英特尔一个内存大厂怎么就跑去做中央处理器了呢?其实一开始做CPU,英特尔也挺不情愿。完全因为被两个客户给坑了,这才有Intel 4004、8008两枚中央处理器。
4004与8008芯片名称很像,导致常有人误把8008当作4004的更新换代。实际上两个项目相互独立,而且进行时间几乎重叠。8008项目的内部代号为1201,4004代号1202,由此推断8008项目可能启动得更早。
公司成立之初,英特尔的产品销路不佳,公司一直靠烧投资支撑。一方面是因为长年来业界一直使用磁芯存储器,普遍缺乏固态内存的经验。另一方面,英特尔的MOS工艺磨合不足,产品良率低。作为公司CEO,Noyce满世界跑为英特尔拉客户以图撑过难关。当时夏普的佐佐木正(Tadashi Sasaki),跟他交情不错,听说英特尔的窘境后,便把自己校友Busicom的老板Yoshio Kojima介绍给Noyce。
Busicom是一家日本做计算器小公司,它自己设计了一套由十二块集成电路组成的方案,想请英特尔生产。接手这笔业务的英特尔工程师Ted Hoff发现,日本人的方案内部采用的是十进制运算,导致电路复杂,生产难度大,成本远远超出预期。于是Hoff设计了一个草案,改用二进制运算,把计算单元都集中到一枚芯片上,这样一来成本大幅降低。Busicom同意了Hoff的提议,高高兴兴地回日本。
BUSICOM 141-PF, 图片来源:Intel
对于Noyce带回来的这笔意外生意,英特尔内部高层异议不少。当时公司上下几乎所有员工都在忙于改善MOS内存生产工艺,于是日本人前脚刚走,英特尔后脚就把项目就给停了。几个月后Busicom回访才发现,惊怒之下给英特尔发了一封公函,用非常日本方式客气地询问工程进度。Noyce跟日本人打得交道多,从信中读出了对方的怒火,连忙派出刚从仙童半导体挖过来的技术大拿Federico Faggin接手这个项目。
在Hoff设计草案的基础上,两家公司的工程师合作完成了项目。最终设计方案由四枚芯片组成,4001为只读存储器,4002为随机存储器,4003为移位寄器,4004为中央处理器。
Intel 4004主要设计工程师
本来嘛,芯片组是Busicom特别定制的,按说至此日本人应该结账拿产品走人故事结束。意想不到的是Busicom资金出了问题,付不起剩余的费用。最后英特尔不得不同意Busicom以放弃芯片的专有权的方式来免除部分债务。为了弥补损失,英特尔自然要销售芯片。这样,Intel 4004成为世界上第一枚商业化的微处理器。
8008的故事与4004有点类似,只是这次英特尔摊上了一个更会赖账的客户:Computer Terminal Corporation(CTC)。
8008的故事牵涉到CTC、英特尔、和德州仪器三家公司,而且三家对这段历史各执一词。故事里许多重要的当事人俱过世二十多年,真相无从考证。这里挑一个最戏剧化的版本。
1968年,NASA前工程师Gus Roche和Phil Ray,创办了Computer Terminal Corporation公司。电传打印机Datapoint 3300是CTC的第一款产品,它搭载着德州仪器的芯片以及英特尔的移位寄存器,为此CTC欠下两家供应商数笔尾款未结。在设计第二款产品Datapoint 2200时,CTC决定做一台电脑,自己设计芯片,然后找一家半导体公司来生产。
左:Datapoint 2200的工业设计师Jack Frassanito,中:Phil Ray,右:Gus Roche1969,图片来源eldiario.es
刚开始CTC找上门来,英特尔是拒绝的。Noyce曾表示:CPU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英特尔有能力做,但是脑子坏了才会真地去干。卖CPU的话,每台电脑只能卖一块,我们现在做内存,每台电脑能卖几百块芯片。
那为什么后来又改主意了呢?几十年后,CTC创始人Phil Ray的遗孀Brenda Ray Coffee透露了原因。据她回忆,Phil Ray为处理器一事专门设宴邀请Noyce和德仪老总。在酒宴上,他将芯片的大致设计画在明信片的背面,每位客人一张。Ray提出个赌局,赌英特尔和德仪哪家先制造出CTC设计的芯片。赌注呢?Ray提出,获胜的那家公司要把CTC未结账单给免掉。大概是从未见过赖账都赖得这么有创意的人,Noyce和德仪老总笑着同意了。
1970年左右,英特尔只有一百来名员工,相比之下德州仪器则有四万五千名,不折不扣半导体业界第一。所以毫不奇怪的,德仪抢先做出了芯片:TMX1795。可是CTC没有采纳德仪的处理器,因为TMX1795有一个严重的缺陷。英特尔工程师声称这是因为德仪暗中从CTC手中得到了英特尔的初稿并且照搬全抄,甚至把其中的错误都一并抄了,当然德仪的工程师对此矢口否认。
英特尔一开始对这笔生意并不上心,直到TMX 1795出来后,才匆匆把8008赶出来。那么赌局谁赢了呢?据Brenda Ray Coffee,大概算英特尔赢了,反正CTC欠英特尔的尾账是赖掉了。她还称英特尔之所以把芯片命名为8008,因为8008是CTC欠英特尔第一张账单的编号。
8008也没被采纳 。8008的性能太弱,而且运行时需要二十多枚辅助芯片。于是CTC决定砍掉这个项目,可问题是它还欠着英特尔五万美元的设计费用没付。CTC高层觉得反正项目砍了,芯片指令集设计也没有用了,索性把这个知识产权硬塞给英特尔充当设计费。就这样CTC又一次赖账成功。
我们知道大名鼎鼎的x86架构起源于Intel 8086这枚CPU,8086的指令集继承于8080,而8080的指令集则是从8008发展过来。由此算来,Intel 8008才是现在所有x86芯片的老祖宗。巧合的是Wintel两个帝国,其基石原本都是别人家的,连价格也一样,都是五万美元。
Datapoint 2200,某种意义上算是PC远祖,图片来源:eldiario.es
4004和8008的性能太弱。4004主要用在智能电梯、智能畜牧业等领域。8008曾经被爱好者拿来做电脑,但由于其性能低下没得到推广。一直等到英特尔的第三款CPU,方才启动了个人电脑市场。
is-content="t">
失而复得
人类迄今为止已经观测到七十多万颗小行星,其中第8080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英特尔,来纪念Intel 8080这枚启动了个人电脑产业的CPU。1974年末新墨西哥州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公司MITS,破釜沉舟买了一千枚8080芯片,做出第一台个人电脑Altair 8800,从此揭开了个人电脑革命的序幕。一个公司的命运呢就是不知道,自己不可预料。个人电脑意外兴起,英特尔没能保住先发优势,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反超。在个人电脑革命的头五年,真正的主角却是Zilog Z80和MOS 6502两枚微处理器。【注1】
Zilog Z80与Intel 8080同出自天才设计师FedericoFaggin之手。Z80兼容并拓展了8080的指令集,能运行大量原本为8080编写的软件,成为8080最大的竞争对手。而这个对手的诞生,完全是英特尔咎由自取。
Faggin意大利人,1970年从仙童半导体跳槽到英特尔。在英特尔,Faggin主持研发了Intel 4004、8008、8080等重要项目。Faggin出走英特尔的原因有几个。
1973年赎罪日战争爆发。中东数国联手对在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美国经济因原油短缺陷入衰退。受经济大势的影响半导体销量暴降,各家公司包括英特尔纷纷裁员以求自保。Noyce因事业家庭双重受挫心生倦意,将CEO一职交给了Moore,而Moore空出的COO职位由Andy Grove接任。新官上任三把火,Grove在公司管理方式上进行一系列变动,这引发包括Faggin在内许多员工的不满和反对。
第二个原因是对CPU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歧。Intel 8080需要六块辅助芯片来工作,8008则多达二十枚。1974年仙童半导体推出只需两块芯片的Fairchild F8。英特尔高层决定追随仙童开发更高集成度的芯片。Faggin看法不同,认为高性能才是CPU发展方向。
最重要的原因是英特尔对微处理器市场的漠视。对CPU业务,除了Noyce比较热情,英特尔其他高层非常冷漠。市场部门预测,CPU市场太小,每年才几千枚。而推销员反馈,很多计算机公司对英特尔介入处理器市场非常不满,认为这是在抢他们的饭碗。英特尔再三推迟8008上市时间,生怕影响到内存这个支柱业务。为了上马8080项目,Faggin跟决策层磨了九个月的嘴皮,才终获得同意。芯片做出来后,迟迟得不到公司在市场拓展上的支持。英特尔在营销时,故意回避计算机等字眼,把8080定位在嵌入式设备。英特尔甚至还收购了一家电子手表公司,进军智能穿戴市场。
自己心血结晶不受重视,Faggin累觉无爱,在这种鼠目寸光的公司混没有前途。1974年9月,他拉同事Ralph Ungermann一起离开英特尔,创办了半导体公司Zilog。
Faggin选择创业的时机非常糟糕,这一年由于经济衰退,硅谷的各大风险投资基金纷纷紧缩投资。可耐不住Faggin名声太响,没多久埃克森美孚就找上门来。1973年的石油危机对别的公司是噩梦,可对石油巨头美孚来讲却是天赐良机。美孚也知道禁运造成的高油价无法持久,寻思着把赚来的钱分散投资,于是买下Zilog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一年后嶋正利也从英特尔辞职,加盟Zilog。Faggin、Ungermann、嶋正利三人合作终在1976年,推出Zilog最知名的产品,Z80。
Z80的性能比Intel 8080更强,价格低廉,因此广受OEM的喜欢,被使用在许多个人电脑上,比如当时销量第一的TRS 80,世界上第一台行李电脑Osborne 1,80年代在日本南美等地流行一时的MSX平台。除此之外,任天堂Game Boy搭载的芯片也是Z80的变种。Z80是迄今为止销量最大的CPU,今天阿里巴巴上仍有的卖。
性能不如价格更贵,就这样在个人电脑8位机时代,英特尔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被对手弯道超车沦为看客。直到16位机时代的来临,英特尔才板了回来。1978年6月英特尔推出Intel 8086,并投巨资进行推广。根据英特尔的宣传,8086获得两千五百种设计选择。其中两千四百九十九种都无关紧要,真正改变英特尔命运,甚至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设计只有一个:IBM PC。
七十年代末个人电脑产业年销售总额达到一点五亿美元,年增幅40%,连IBM都眼热了。为了跟灵活的个人电脑厂家斗,IBM破天荒地决定从第三方采购软硬件,来降低成本缩减研发时间。那时个人电脑都是8位机,主流意见是8位CPU够用了,16位没有必要。但是考虑到16位CPU能支持更大的内存,IBM决定做一台16位机。对16位CPU,IBM有以下几种选择:英特尔的8086,德州仪器的TMS9900,摩托罗拉的68000,Zilog的Z8000。
第一个出局的是Z8000,问题出在Zilog的后台金主美孚。美孚野心很大,投资Zilog不是为了赚点小钱。它当时入股数家IT公司,目的是要打造一个集团,跟IBM一争高下。石油巨头美孚当年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面对一个有无穷财源的潜在对手,IBM首席执行官Cary亲自下令,禁止使用Zilog家的芯片。
对英特尔来说,剩下的两个对手也不好应付。七十年代末,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是半导体行业里排名第一第二的巨头,英特尔公司小最多只能算是第二梯队。
摩托罗拉的68000是8086最大的敌人。在技术上68000最先进,芯片内部共有七万多个晶体管,是8086的两倍多。它采取32/16位架构,CPU内部是32位,内存主线16位。从各方面看,68000都胜过8086。
Zilog出局,摩托和德仪是英特尔的强敌
面对强敌,英特尔展开代号为Operation Crush 的公关活动,大力宣传对手的劣势。单独CPU还需要许多配套的辅助芯片方能运行。68000上市晚,各种配套芯片品种少且价格昂贵,这导致电脑整套方案的成本高。
Intel 8086也有类似的配套芯片成本问题。但是英特尔早有准备,推出了一个阉割版的8086,Intel 8088。8086和8088的总线不同。8088主板总线是24位,可以搭配使用8位机上的周边芯片和配件。这样一来显著降低了成本,也节省了OEM质量检验时间。
德仪的TMS9900也缺乏16位的配套芯片。跟英特尔一样,德仪也推出一个阉割版的,名叫TMS9980。可是德仪割得太干净了,只留下16位逻辑地址,这使得9980最多只支持64KB内存,把16位机对8位机最大的优势给抵消掉了。
英特尔取得最终胜利
基于诸多考虑,IBM最终钦点Intel 8088作为IBM PC的中央处理器,英特尔由此搭上了PC这艘巨轮。此时的英特尔只不过是PC巨轮上的一个普通乘客,至于英特尔是如何搞政变掀翻IBM,与微软联手成为船长的故事,我们下章再讲。
is-content="t">
力挽狂澜
八十年代初,英特尔的经营状态非常糟糕,作为公司支柱的存储器业务正受到来自日本的严峻挑战。
日本半导体行业起步很早,索尼在1955年率先进军半导体行业,比仙童半导体甚至Shockley实验室还早。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采用“以市场换技术”政策,从美国引入大量技术,日本半导体行业迅猛生长。对日本半导体的发展,一开始美国人乐观其成。美国公司在经济衰退时削减投资,这往往导致经济复苏后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日本有效弥补了美国的产能不足。
很快得,美国人就笑不出来了。日本人善于精益求精,专注产品质量,做出的内存无论是寿命还是一致性都远超美国货。更可怕的是日本人发动价格战。美国公司卖啥价,日本就按其九成报价;你降价,我跟着降价;你再降,我再跟,始终低百分之十。美国做半导体的基本上都是纯粹的半导体公司,而日本则是三菱、东芝、富士通、日立等具有多种业务的巨无霸企业,可以利用其他业务赚来的钱支撑价格战。不光如此,得益于日本政府扶持产业政策,日本企业能以极低的利息借到几无止尽的贷款。
日本企业打得起价格战,英特尔打不起。英特尔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凭高技术含量走高利润路线,价格战从来不是其擅长。
1981年,英特尔营收同比下降7.7%,净利润暴降71.7%。
82年毫无起色,IBM担心这个重要的供应商垮掉,注资2.5亿美元换取12%股份。
83年和84年初,得益于个人电脑市场火热英特尔经营好转。但是84年第四季度起,形势急转直下。
1985年英特尔严重受挫,税前利润亏损,凭着税收政策勉强保持微弱的净利润。
1986年是最糟糕的一年,英特尔净亏损1.73亿美元,自公开上市来第一次年报亏损。情形最严峻时,高层曾偷偷商量为破产做准备。
英特尔1986年财务报告
形势逼人,Grove和Moore几番商量后,痛苦地决定退出DRAM市场。主营业务完蛋了,得有一项新产品挑起大梁。英特尔扫了一眼自家产品,眼光落在80386上面,就你了。
英特尔首先需要解决一个棘手的商业问题。1984年MOS存储器市场总额为65亿美元,微处理器市场仅有5.7亿,只不过内存市场的零头。不光CPU市场总额小,由于半导体业里有着“第二供应商”的行规,英特尔在x86处理器还面临诸多直接竞争对手。
第二供应商这种做法起源于六十年代,那时军方是美国半导体公司的主要客户。跟普通民用相比,军用产品要求苛刻,集成电路需要耐高温和极高稳定性。当时半导体生产工艺原始,良率全凭运气,不走运的话颗粒全无。另一方面产品用在武器上,需求全凭战争进度,无法事先规划。供应能力不稳定加上需求无法预测,所以军方规定竞标的企业必须提供第二家有生产同种产品能力的供应商,来对冲风险。七十年代美军从越南撤离,IBM等计算机公司取代军方成了行业里最大的客户,这条行规也延续了下来。
IBM挑中Intel 8088做PC后,不断向英特尔施压,要求提供第二供应商。英特尔联系了好几家都没谈成,不得已只好找到AMD。英特尔与AMD两家“交情”久远。七十年代末,英特尔状告AMD侵犯了EPROM专利,AMD股票应声暴跌,跌到发行价的十分之一。AMD不得不与英特尔和解,成为Intel 8085的第二供应商。时来运转这次反而是英特尔上门来求,AMD乘机狮子大开口,得到英特尔大批产品的授权,换取一份长期协议。
第二供应商授权协议的麻烦之处在于研发成本该如何分担。英特尔提出让AMD开发CPU的辅助芯片作为交换,并设计一个公式来计算产品的复杂度,以此衡量成本。不过AMD挺没出息的,把协议当成长期饭票,一门心思在CPU频率上压过英特尔一筹。而到了核算成本时,则拿出一些结构复杂但毫无实用价值的设计搪塞过去,搞得英特尔非常不爽。
AMD不是唯一获得英特尔授权的公司。西门子、英特矽尔等七八家公司有,IBM也拥有80286的生产权,只是并非像AMD那种长期的。
其实没获得授权的公司也能生产x86处理器。早期美国法律对芯片设计保护不足,直到1984年国会通过Semiconductor Chip Protection Act后,芯片的遮掩板设计才受到版权法保护。
也有暴力破解成功的公司。NEC通过逆向工程制造出NEC V20、V30微处理器,分别是8088和8086的克隆。英特尔诉至公堂,法院判定NEC芯片的microcode设计与英特尔有明显差别,不构成侵权。
以前读史我总有疑问,IBM怎那么傻,将CPU主导权落在英特尔手里,操作系统交给微软。资料看多了才明白这种“先见之明”完全是事后诸葛亮,在这80年代初半导体行业的商业模式下,IBM真不用担心。
大家都能做8086,产品缺乏差异必然导致CPU货物化,最终杀到成本价,大家都不赚钱。让英特尔更担忧的是,假如有人在8086指令集的基础上渗入新的指令集,重演Z80取代Intel 8080的故事,那么英特尔会再次将自己开创的市场拱手让人。
英特尔决心把命运全赌在CPU上面,自然要排挤掉诸多竞争对手。从80386起,英特尔决定打破行规,不再授权第二供应商,并在多处异地建厂来打消OEM对产能风险的疑虑。
那些一次性授权的厂家还好,拥有长期协议的AMD比较难对付。英特尔起初曾经提议两家公司合并,后来索性撕毁了协议。英特尔做事也挺损的,不打算遵守协议也不通知AMD,而是采用拖字诀忽悠对方,直到一年后AMD才意识到被英特尔耍了,然后开始打起长达数年的官司。
两个冤家从此开始长达三十多年的竞争
对于暴力破解的公司,英特尔也有应对。NEC的官司虽然输了,但是法院判决对英特尔有一个重大利好:法官裁定芯片里的microcode具有版权,这使得CPU多了一层法律保护。80386采用全新的32位架构,比前代产品远远复杂,竞争对手想要靠逆向工程,需要几年时间。以AMD为例,AMD在386上落后英特尔六年,486上落后四年。
英特尔有了拳头产品,有了制胜策略,但在如何执行上遇到最大的阻力:IBM。今天IBM远不如以前,可在全盛时期IBM对计算机行业的影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苹果,加上谷歌,加上微软,再加上亚马逊,四家巨头的总和。那时候IBM对PC平台掌控权还在,兼容机厂商仍一步一随跟在IBM后面抄袭。
IBM对80386不感冒,明面上的理由是担心英特尔的供货能力,其真正的想法不得而知。有人猜测是IBM不愿浪费286的生产权;也有人猜测是因为80386性能强劲,IBM高层担心会威胁到大型机业务。
为突破IBM的封锁,英特尔找上了康柏。康柏1982年成立,以做PC兼容机起家,短短四年挤入世界五百强,五年营收突破十亿大关,比苹果还快。康柏不甘心与一干兼容机厂商争夺IBM的残羹剩菜,有意树立自己行业领导形象。在英特尔力挺以及微软暗助之下,康柏率先推出第一台搭载80386的电脑,DeskPro 386。就这样芯片厂操作系统商和OEM三家联手,第一次抢走IBM的风头。
DeskPro386 广告
IBM自然大怒,撕毁与英特尔的技术互换协议,取消好几笔芯片订单,并清空所有英特尔的股票,来警告惩罚英特尔。清空英特尔的股票是IBM犯下的一个重大错误。且不说这笔股票日后价值数百亿,首先这个惩罚不痛不痒,英特尔股价受其影响只小跌了4.5%。更重要的是IBM错过一个重大机遇。虽然在PC市场被兼容机商抢去不少份额,IBM还是计算机行业毋庸置疑的霸主,手里有几张好牌。其中之一是有钱,IBM可以通过收购来夺回掌控权。
直接收购OEM对手是行不通的。PC兼容机厂商的兴起原因是IBM为自家PC定价过高,毛利润太高;同时PC制造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低,想一想在大学寝室里白手起家Mike Dell就知道了。利润丰厚且壁垒低,有如三岁小儿持千金过市,怎么不会引发众人垂涎?IBM收购Dell,市场上立马会出现新的公司Bell、Cell、Fell、Gell……。事实上光是有被收购的预期,就会刺激兼容机厂商更激进地与IBM争夺市场,效果全反。
收购微软也行不通。微软从未通过股权融资,这导致公司股权集中在两个创始人以及Steve Ballmer为首的几个高管手里。Bill Gates不爱奢华生活节俭,除了买豪宅买跑车买私人飞机外很少花钱,他牢牢握着45%以上的股份。Paul Allen绝大部分股票也捏在手里。Ballmer更不用说了,微软刚上市时他拥有5%的股票;到退休时仍有约4%,是微软现在最大的个人股东,三十多年来几乎从未变现过。市场上流通股太少,只要Gates不答应IBM无法收购微软。
英特尔是唯一的可能,何况IBM原本就已经拥有20%多的股票。虽然82年入股时,IBM曾答应不干涉英特尔独立运作,以及拥有的股票不超过30%,到这种关键时刻就该跟英特尔撕毁AMD协议一样,厚着脸皮乘英特尔股票还没走出低谷时控股。至于垄断嫌疑,只要答应继续向OEM出售芯片,不用理会。IBM真正需要不是排挤兼容机厂商,而是牢牢掌握PC平台的话语权。一旦把英特尔控制住,只需要在驱动程序上卡一卡,微软哪里敢在OS/2项目上跟IBM决裂。
好了不多意淫架空历史,还是回到现实。随着Compaq DeskPro 386推出,其他厂家纷纷跟进,连IBM也推出了搭载80386的型号。1990年英特尔赶尽杀绝,发动代号Red X的大规模公关,打出“286的价格买到386的机器”的宣传口号,把残存的80286生产商赶出市场。
在“intel inside”之前,英特尔最大的公关宣传,红叉项目
386推广成功标志着英特尔的32位架构成为PC行业十几年里的标准,为英特尔竖起一堵厚厚的城墙,把诸多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排除在外边。最后只有AMD和另一家小公司Cyrix,能跟英特尔分食,而他们的产品往往落后英特尔数年。从经济学角度看,CPU是件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低的商品,设计流片的成本占大头,而真正生产成本极低。有了这几年空挡,英特尔可以早早收回固定成本。对手上市时,不光成本上居于劣势,还面临着英特尔新一代更强大的CPU。
英特尔通过386获得的巨额利润,不断研发新的芯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终于在1992年成为世界第一半导体公司。The rest is history。
is-content="t">
编后语
英特尔的半导体霸主地位一直维持了二十多年,终于在去年,被借存储之力的三星一举反超,而英特尔本身也因为在移动市场的缺失,来自AMD和ARM的竞争对手的挑战之下,每每被分析师看衰,但就算这样也没能阻止这个芯片巨头业绩屡创新高。
对于Intel来说,过往的成绩足够彪炳,但毫无疑问,他们也面对了新一轮的压力,如何把握现在的AI和5G未来,是决定他们未来的X因素!
原文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4154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5356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6179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662期内容,欢迎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华虹 | 摩尔定律 | 材料 | 面板 | 晶体管 | 开源 | 独角兽 | 封装 | 展会
回复 投稿,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摩尔精英
摩尔精英是领先的芯片设计加速器,重构半导体基础设施,让中国没有难做的芯片。主营业务包括“芯片设计服务、流片封测服务、人才服务、孵化服务”。覆盖半导体产业链1500多家芯片设计企业和50万工程师,掌握集成电路精准大数据。目前员工200人且快速增长中,在上海、硅谷、南京、北京、深圳、西安、成都、合肥、广州等地有分支机构和员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摩尔精英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共筑国产汽车芯片未来,中国汽车芯片联盟全体大会即将开启
- 2 国产EDA突破,关键一步
- 3 英特尔至强6强势驱动,火山引擎g4il服务器性能飙升
- 4 汽车大芯片,走向Chiplet:芯原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