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C谈芯片:“论持久战”的重要性
2018-07-17
14:00:40
来源: 老杳吧
点击
中兴事件,撕开了中国“无芯”的尴尬现状,一度引发创投圈的反思:为什么中国的VC很少投芯片?
事实上,国内布局芯片领域的VC机构并不在少数,只是这个不太“性感”的行业在中兴事件之前并未引起外界太多的注意。
谈及中国VC对芯片的冷淡,业内似乎更多把部分原因归咎于回报太低——“我们曾经投过一个项目,在价格最高的时候,生产的芯片一颗是294元,后来一直跌到24元,然后跌到12元,现在是1美元多,利润可想而知”。在不久前投资界主办的一场沙龙上,光量资本创始合伙人朱晴如此感慨。
30年历程:半导体迎来了国产化新的黄金机遇?
回过头来看,80年代到2000年代无疑是全球投资半导体的黄金年代。
华登国际曾做过一个统计,当年硅谷一半的投资都在半导体领域。当时虽然研发费用增长很快,但销售增长更快,所以投资回报率非常好。老一辈的硅谷顶级基金合伙人基本上都是投半导体出身的,但在2000年以后他们就投得越来越少了。
先比之下,国内半导体产业起步晚得多。华登国际合伙人张聿表示,华登国际在中国真正投半导体比较多始于2008年。那时候正值金融危机,大批海归回国,涌现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合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唐祖佳回顾过去近年来中国半导体产业产值的成长情况,发现2016年是一个标志性的节点。这一年,大陆IC设计产值首次超过了封测,也首次超过了台湾。如果以2025的国产化目标为标准看,从2017-2020年,每年差不多有500亿的增长空间。
即便如此,国内半导体产业仍与国际水平相差甚巨。纽瑞芯创始人CTO陈振骐直言,国内跟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自给率和市场占有率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在射频芯片上更低。部分芯片设计水平与国外基本同步,但产品相对单一。
千乘资本投资总监方昕表示,经过中兴事件慢慢平复之后,在IC行业的朋友们应该都还比较清楚,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市场还是这个市场,“其实我们跟美国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我们还是比较焦虑的,没有太多值得骄傲的资本”。
2018年随着中兴事件爆发,半导体似乎迎来了国产化新的黄金时间。合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唐祖佳预测,未来能保持26%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刚才说半导体有泡沫,我看半导体的泡沫还远远不够,这泡沫还需要来得更猛一些。因为一个行业要大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资金进入,更大的财富效应来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回流和进入,产业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现状:半导体行业有三个战场
半导体产业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有一个数据显示,1亿美元支撑起集成电路产业的大概1500亿的产值,所以说集成电路基本上是产业的加速器。
那么问题来,国内VC布局半导体产业的现状如何?
华登国际合伙人张聿直言,半导体行业有三个战场,中间最大的这一块,存储、CPU,基本上我们认为这种重投入,尤其是存储,适合国家大资金或地方政府去做,存储要想赶上海外的水平,准备好落后于2-3代,每一代准备300-500亿人民币,准确砸进去1000-1500亿人民币,可能有机会改善。存储这个战场非常残酷,落后一代是一片也卖不出去,“如果各位没有特别的因素,建议大家躲开这个主战场,这是国家之间的战斗”。
创东方投资投资总监刘伟介绍,在产业链里面,芯片一般是整个产业链的最上游,包括软件、整机系统,链条非常长,链条长代表这个产业更新周期比较慢;第二,更新难度比较大。两个难度代表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难度比其他的要滞后很多。
半导体产业特点:投入大、壁垒高、国际化。创东方投资投资总监刘伟感慨,做IC的企业,一睁眼就是国际化的竞争,面临的就是全球化竞争的格局,虽然现在人才、团队、市场、管理都跟上,实际上中间的节点控制难度还是比较大一些。
“之前跟一个做IC的团队聊,每天工程师工作也是10-12小时,也是压力非常大。大者恒大、赢者通吃,这个产业是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汤。”刘伟表示,芯片行业是一个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投资人不要太乐观,不要夸大行业的机会。
机遇:下一个金矿在哪里?
对于中国VC而言,布局芯片产业还有哪些机遇?
合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唐祖佳认为,从产业链看半导体投资,手机产业已经成为最大的半导体承载平台,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而物联网无疑是后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具体来看,现在手机出货总量已经非常平稳了,从未来来讲,芯片在手机里面的占比不会有特别大幅度的增加,但国产化比率会有较大增长,因此带来的国产替代投资机会不可忽视。而汽车行业,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它是目前的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产业。
唐祖佳说,原来中国的汽车产业链相对比较封闭,进去非常难。而且,汽车行业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一个电子部件从前期的验证、导入、定型、销售,经常四五年时间过去了,最后车卖得不好,根本没有什么回报。现在来看,汽车内的传统部件电子化进程已经进入尾声,但新的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的趋势来了,汽车原有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创业机会比比皆是。
对于汽车产业的前景,千乘资本投资总监方昕也十分看好,“过去10年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如火如荼的10年,未来10年可能是智能汽车,甚至是车联网爆发的10年,可能是10年,甚至20年,规模万亿的大市场。”
此外,5G也是半导体产业下一个机遇。纽瑞芯创始人CTO陈振骐表示,2018年底是5G产业链预商用,2019年启动5G商用建设,2020年启用5G正式启动商用,基本上是采购国际芯片。“出了中兴事件,芯片如果不能做到自主可控,里面会有巨大的风险。”
旦恩资本合伙人刘旭,原来有些芯片公司挺难进华为或是OPPO、VIVO的供应链,现在越来越多国内的企业愿意去试,到最后阶段可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个机会出现了。“中兴事件对于中国芯片产业链来讲其实是一件好的事情”。
另外,国家投了大量的集成电路厂,比如说在合肥、厦门、成都、南京,大量的集成电路厂建好了之后,对很多IC公司是很好的机会,因为这些厂的产能在一两年以后要释放,国内芯片的红利期应该给国内的芯片公司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对此,光量资本创始合伙人朱晴认为,进口替代的企业今后可能会迎来春天。“在此,呼吁开通芯片行业上市的绿色通道,这是群策群力的事情。对于创投机构来讲,如果有好的退出管道更愿意加大投入”。
没有做好8-10年“长期战”的准备就别进场了
芯片是大的产业投资机会,不过梳理以往的投资案例,不难可以看出来这个产业的投资难度非常大,而且投资收益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甚至曾经有投资人讽刺,在中国投芯片利润还不如“买肥皂”。
作为扎根半导体行业二三十年的“老兵”,华登国际合伙人张聿表示,半导体产业投资是有周期的,30年经过了大概4-5个周期。“每个周期有一些是比较热门的,有一些最好不要去碰,因为知道它做不出来。比如说硅光,这个行业现在又热起来,实际上硅光产品每七八年热一波,之前的三波几乎全部“扑街”了。”
而旦恩资本合伙人刘旭坦言,芯片确实是一个挺苦的行业,但还不至于跟“卖肥皂”相比。“用‘卖肥皂’来比喻是不合理的,芯片算是非常高大上,如果你做了一颗芯片不起量,对于市场的脉搏把握不准还是挺苦的。一旦起量,这种投资回报率远远不至于像卖肥皂这样的回报率。”
合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唐祖佳也表示,芯片投资是前期时间比较长,技术得到验证时间长,工艺生产量率达到稳定目标也需要时间很长,客户导入的时间经常会更长,所以比较难快速得到高增长和估值溢价。不过同样的,芯片公司一旦起量经常就会进入快速增长状态,现金流也会很快转好。
谈及“国产芯”如何走出一条路,正轩投资创始合伙人胡林平分享了日韩的经验。
“日本的半导体都是跟美国学的,韩国的半导体都是学日本的。有一个笑话是说周末东京飞韩国的飞机上,全是半导体行业的工程师,从日本到韩国去赚外块,韩国三星、现代都聘日本成熟的半导体芯片的工程师到工厂来指导工作,好吃好喝款待他们”胡林平认为,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
胡林平提醒,10年对于一支基金而言时间不短,但要想投半导体行业,如果没有做好8-10年“长期战”的准备就别进场了。
责任编辑:Sophie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共筑国产汽车芯片未来,中国汽车芯片联盟全体大会即将开启
- 2 国产EDA突破,关键一步
- 3 摩尔斯微电子推出突破性物联网连接平台 新型 MM6108-EKH05 评估套件助力开发人员创建下一代物联网解决方案
- 4 思尔芯第八代原型验证S8-100全系已获客户部署,双倍容量加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