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嘉楠耘智赴港申请IPO,两年利润暴涨230倍
2018-05-17
14:00:56
来源: 老杳吧
点击
1.嘉楠耘智赴港申请IPO,两年利润暴涨230倍
2.泰斗微电子完成过亿C+轮融资,导航芯片出货量国内第一
3.上海交通大学实现世界最大规模光量子计算芯片
4.云知声发布首款面向IoT AI 芯片:中国芯的春天
5.中兴惊情30天后,芯片行业靠“VC”补得过来吗?
6.“中国芯”在路上:“芯片之城”南京江北的新移民一代
1.嘉楠耘智赴港申请IPO,两年利润暴涨230倍
5月15日国内第二大比特币挖矿芯片制造商嘉楠耘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7年利润为3.61亿元,较2年前上升了230多倍,挣钱能力上看,经调整净利润率2年内从3.2%扶摇直上,到达36%。若成功上市,嘉楠耘智将成为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区块链领域公司。
嘉楠耘智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10万元。公司专门设计和销售高性能集成线路板,也是阿瓦隆(Avalon)系列比特币矿机的生产商。2015年起,嘉楠耘智开始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17年12月,嘉楠耘智预发布了全球最早的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芯片KPU。
嘉楠耘智的创始人张楠赓在币圈被称为“南瓜张”,2011年他设计的阿瓦隆比特币矿机是全球第一台专业的比特币矿机,终结了电脑挖矿时代。不过嘉楠耘智被比特大陆后来居上,成为仅次于比特大陆的全球第二大比特币矿机公司。根据嘉楠耘智的招股书披露,2017年该公司的矿机算力总量占市场上所有比特币挖矿产品合并算力的19.5%,比特大陆则占据约60%。
比特币的造富能力有多强大,从嘉楠耘智的招股书可见一斑。该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营收分别为4770万元、3.16亿元、13.08亿元人民币,2017年的营收飙涨到2015年的27倍还多。从利润来看,2015年是151万元,2016年是5254万元,2017年剧增至3.61亿元,相当于2015年的230倍以上。净利率2015年仅为3.2%,2017年就到达了36%,预计2018年能突破100亿销售和50亿利润。可以看出比特币挖矿有多暴利了。
2015年到2017年,阿瓦隆矿机也实现了飞升。2015年A6(28纳米)系列卖了9727台,2016年A7(16纳米)系列面向市场销售的时候,全年A6、A7系列矿机一共卖了93754台,近乎前一年的10倍,2017年,A7系列则卖出了29万台,又是前一年的3倍。今年的1~3月份,就已经卖出了10.1万台。
嘉楠耘智将其收入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系统产品(比特币挖矿机)销售、维修服务及零件销售、芯片销售和其他。其中,系统产品销售收入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阿瓦隆矿机, 收入占比也从2015年的74.9%上升至2017年的99.1%。
从收入地域来看,2017年之前,国内市场对比特币矿机有强劲需求,因此,国内销售收入一直占据着超90%的份额。不过,嘉楠耘智也表示,未来将策略性地扩大国际销售,并预期国外收入的绝对金额及占总收益的百分比将继续扩大。
同比特大陆一样,嘉楠耘智的矿机ASIC芯片都为自家设计,其火热的矿机销售也为半导体产业链带去不菲的收入。近三年台积电总计从嘉楠耘智获得的营收达到了3.8亿元,占三年里嘉楠耘智芯片代工总支出的60%。据悉两家公司之间并未签订长期合同,而是采购单形式获取供应品并预付金额的。
除了比特币ASIC芯片,该公司还在研发另一种数字加密货币的ASIC芯片,预计2018年四季度批量生产,现在已经预售了526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人工智能ASIC芯片据说也在研发中,计划在今年四季度投入生产,主要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监测、智能玩具中的语音和图像识别,以及多种物联网应用。目前已经有预售订单3820万元人民币。
不过有多大的收益,就要面临多大的风险,尤其是在比特币市场波动不断的情况下。嘉楠耘智的招股书中也透露,市场上对ASIC的需求未必强劲,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也影响了矿机的定价和需求。倘若比特币被其他加密货币取代,比特币矿机就会卖不出去,如果加密货币市场停滞,那么行业就不存在了;比特币价格、交易手续、挖矿难度、电力成本等会导致显著影响,如果政府管制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电力短缺,会影响嘉楠耘智客户挖矿活动的经济回报预期;全球对比特币的法律和政策变化有风险,如果经营或销售产品所处的国家和地区禁止或限制比特币挖矿,那么该公司将录得重大收益损失。
此次是嘉楠耘智第三次申请IPO,前两次尝试均未获得成功。(校对/范蓉)
2.泰斗微电子完成过亿C+轮融资,导航芯片出货量国内第一
近日,笔者获悉,摩拜单车定位导航芯片最大供应商——泰斗微电子获得了广东国民凯得创投领衔的C+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亿人民币。
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泰斗微电子”)成立于2008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提供位置和时间基础信息的国家高新技术芯片设计企业。2016年泰斗微电子在原有两代开发平台的基础上,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D1030芯片,业务随之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持续强劲的增长获得了国内众多机构的投资者高度关注,2017年获得光量资本领衔的B轮融资;2018年春节前获得中信建投、合创资本领衔的C轮融资,随后获得广东国民凯得创投领衔的C+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亿人民币。
据悉,泰斗微电子参与了多项国家北斗相关标准的制定,承担了863计划等十余个国家项目,已申请卫星定位导航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150件,已授权超过50件,获得国家优秀专利奖1件。从2010年开始,泰斗微电子陆续推出了四代卫星导航定位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载导航、车载及个人监控、智能穿戴、新兴物联、智能电网、广播电视、时间同步、亚米级高精度等领域。
泰斗第一代芯片产品TD1002是国内最先推出的BDS/GPS双模SoC基带芯片,并率先实现北斗定位导航系统第一个万级应用。基于第二代芯片产品TD1010的TD3017A模块唯一中标交通部“两客一危”项目,在国内率先实现北斗定位导航芯片百万级出货。第三代芯片产品TD1020率先以单芯片进入智能手机应用。2016年6月推出的第四代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产品TD1030是目前全球性价比最高的定位导航芯片,支持BDS/GPS/GLONASS,目前每月出货量超300万颗。
业内人士透露,泰斗TD1030芯片是摩拜单车定位导航芯片最大供应商。从产品性能来看,泰斗微电子自主研发的TD1030是一款高性能多模基带射频一体化GNSS芯片,片上集成射频前端、数字基带处理、电源管理器、32位的RISCCPU以及各种外设通信功能。TD1030支持多种卫星导航系统,包括BDS、GPS、GLONASS、QZSS以及卫星增强系统SBAS,具有小尺寸、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特征。
“精准物联、位置极客”,作为一家致力于导航芯片开发的集成电路公司,泰斗微电子的产品以优异的性价比在车载、物联网、电力、通信等诸多领域获得良好表现,目前泰斗微电子导航芯片出货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一。(校对/乐川)
3.上海交通大学实现世界最大规模光量子计算芯片
5月15日,金贤敏教授展示制备的芯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一个个肉眼看不见的单光子穿过透明的“玻璃片”,几秒之后,显示屏幕上呈现出单光子的二维量子行走演化结果。
一个量子计算过程完成,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枚“玻璃片”。在灯光下,从某个角度看去,这枚完全透明的“玻璃片”上隐约闪现几道光谱。原来一平方毫米的“玻璃片”范围内“雕刻”了几千个光波导,所以就像光栅一样呈现为彩色。
这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大规模的光量子芯片。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机,这枚光量子芯片可以针对特定问题实现算力加速。以此为内核,在绝对计算能力上有望超越传统的经典计算机。
光量子芯片的算力到底有多大
光量子芯片实现了量子加速,比如未来可以设定一个优化算法,经典计算机需要100分钟解决的话,光量子计算机只需要10分钟,以此类推。问题越复杂,量子加速带来的优越性就越明显。当量子计算机在绝对计算能力上超越了现有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极限时, “量子霸权”就实现了,这是量子物理学家的孜孜不倦追求。
过去20年里,增加绝对计算能力的方式通常是制备更多光子数的量子纠缠。中国一直在这方面保持优势,成功将光子数从4个提高到了10个,但同时也发现增加光子数异常艰难。金贤敏团队另辟蹊径,通过增加量子演化系统的物理维度和复杂度来提升量子态空间尺度,开发了全新量子资源,对于未来模拟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最大规模”是此次金贤敏团队发布的光量子芯片的一个关键词。在这枚光量子芯片里节点数多达49×49个,也就是2401个节点。正是这种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光量子计算芯片,使得真正空间二维自由演化的量子行走得以在实验中首次实现,并将促进未来更多以量子行走为内核的量子算法的实现。
通过飞秒激光直写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像3D打印一样制备可集成大规模光子线路的光量子芯片。金贤敏团队经过数年的努力,从系统设计到参数摸索优化,不断积累经验,终于在光量子芯片的规模上实现了超越,但实用征程仍然漫长。
在特定的问题上超越经典计算机
“在研究者的实验室里,从单光子的产生到芯片里量子态的演化,再到单光子的探测,整个过程和系统形成了一台模拟量子计算机。”金贤敏说。
所谓“模拟量子计算机”,就是指专用量子计算机。相比于基于量子门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即数字量子计算机),它可通过构建量子物理系统直接实现,而不需要依赖复杂的量子纠错,因此更加可行。作为模拟量子计算的一种重要算法内核,二维空间中的量子行走模型,能够将特定计算任务对应到量子演化空间中的相互耦合系数矩阵中,当量子演化体系能够制备得足够大并且能灵活设计结构时,可以用来实现工程、金融、生物医药等各领域中的各种搜索、优化问题,展现出远远优于经典计算机的表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贤敏对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基于光量子芯片中的大规模量子演化系统,在量子随机行走的问题上超过了经典随机行走的表现。但是要将这种超越付诸于实际应用,还是一个艰难和漫长的过程。
“我们可以期待一些原理性的应用,比如将网络节点排序、搜索问题、优化问题等映射到二维空间随机行走的模型,目前我们正在深度挖掘。”金贤敏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相比于其他量子计算概念,光量子芯片由于其高集成度和高稳定性,更易构建足够复杂的专用量子计算机,用于解决一些特定实际问题。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光量子芯片的研发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需要在损耗、精度和可调控能力等各项指标上,在材料、工艺和混合芯片构架上,以及在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系统融合上开展大量研究,扎实推进,构建尺度和复杂度上都达到全新水平的光量子系统,实质性地推动新物理的探索和量子信息技术的实用化。
科技日报
4.云知声发布首款面向IoT AI 芯片:中国芯的春天
新浪数码讯 5月16日消息,人工智能服务企业云知声今日在北京举行“匠芯 致物”发布会,推出首款面向IoT的AI芯片 UniOne 及其解决方案——雨燕(Swift)。
在“匠芯·致物”发布会上,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翁啟文,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晓舟,中电健康基金CEO宋雨,前海梧桐基金合伙人王彦,中科院自动化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黄泰翼,平安好医生CTO王齐共同发布了第一代UniOne物联网AI芯片及其解决方案——雨燕(Swift)。该芯片由云知声自主设计研发,采用云知声自主AI指令集,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DeepNet、u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支持DNN/LSTM/CNN等多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性能较通用方案提升超50倍。
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指出,“在AIoT市场加速爆发的今天,云端方案在网络、带宽、能耗、隐私以及边缘计算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面向物联网的AI芯片成为必然抉择。在推出芯片产品之前,云知声已在家居、智能音箱、儿童机器人等市场方面,基于通用芯片方案(IVM)百万级出货量的产品形态,验证了芯片市场、产品和用户场景的合理性。第一代UniOne物联网AI芯片雨燕量产后,将能快速切入市场客户并满足更多产品种类和形态上对成本、稳定性、集成度等方面的需求。”
随着物联网的深入推进,终端设备被赋予越来越多的AI能力,要求其在保证低功耗、低成本的同时完成AI运算。然而,IoT设备与手机不同,不仅形态千变万化且需求碎片化严重,对于AI算力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原有通用架构的芯片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
加速爆发的物联网对AI芯片提出全新需求加速爆发的物联网对AI芯片提出全新需求
另一方面,AI算法的接入,对设备端芯片的并行计算能力和存储器带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尽管基于GPU的传统芯片能够在终端实现推理算法,但其并非针对深度学习设计,能效比远低于AI专用芯片。
黄伟指出,无论是CPU还是GPU、FPGA,现有的芯片架构并非为 AI 专门设计,并不能满足物联网AI算力需求,且考虑了太多的向后兼容性,因此在性能上远非最优。“基于业务方面对芯片产品、场景的反复验证,以及对AIoT终局的判断,云知声在2014年就明确必须自主研发面向物联网的AI芯片。”
较之于传统芯片,定制化的AI芯片由于应用场景和AI算法相对确定,因此在硬件设计上更加专门化,在面向此类任务时其相对于通用芯片在计算密度及功耗上有绝对优势。因此,相较通用芯片而言,AI芯片可以在更低的主频、更小的芯片面积,完成机器学习中同等任务量的计算,做到成本、功耗、算力等多维需求之间的完美平衡。
第一代物联网 AI 芯片及解决方案——雨燕
云知声第一代UniOne物联网 AI 芯片及解决方案——雨燕采用CPU+uDSP+DeepNet架构,支持8/16bit 向量、矩阵运算,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架构,可将面向语音 AI 的并行运算性能发挥到极致,在更低成本和功耗下提供更高的算力。
在架构灵活性方面,雨燕通过Scratch-Pad将主控CPU与AI加速器内部RAM相连,可提供高效的CPU与AI加速器之间的数据通道,便于CPU对AI加速器运算结果进行二次处理。另外,连接各个运算单元的可编程互联矩阵架构,提供了扩展运算指令的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硬件架构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同时,芯片采用多级多模式唤醒,从能量检测,到人类声音检测,再到唤醒词检测,针对语音设备及使用场景的定制化Power Domain等技术,可将芯片功耗降低至最低。具体而言,雨燕包括以下几大显著特征:
高性能深度学习加速:面向深度学习和语音信号处理的 AI 定制指令以及体系架构,将面向语音 AI 的并行运算性能发挥到极致,系统运算能力提升50倍以上;
高性能内部互联网络:结合片内 Memory 及内部互联网络,提高片内总线带宽的利用效率提升20倍;
低功耗架构:异构 AMP架构可保证高性能与低功耗的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能效比,更适合IoT场景;
端云结合:混合应用架构设计,获得本地与云端能力的最佳平衡;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芯片负责人李霄寒表示,云知声不仅提供雨燕芯片和终端引擎,还将应用部分向客户开源,同时提供相应定制化工具以及云端AI能力服务。通过云端芯结合,云知声基于雨燕提供的是面向一个个具体场景如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车载等的Turn-key解决方案。基于雨燕方案,可让客户站在更高的设计起点,以更低的成本在更短的时间内打造出更稳定可靠的产品。同时,开源的方案也可确保客户基于已提供的 AI 能力自行设计其它各种长尾产品形态,构建更为丰富的AIoT生态。
“UniOne 不是一颗芯片,而是一系列芯片,它代表了云知声对于物联网 AI 芯片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 李霄寒指出,面向方案商与开发者,UniOne可提供完整的语音 AI 应用参考方案、云端能力以及定制化工具,可以帮助客户在跨形态的物联网硬件产品上以最低的时间、资源等探索成本,打造最高体验的用户入口应用未来。
赋能行业落地,牵手合作伙伴共建“芯”生态
在本次发布会上,除了UniOne的重磅发布之外,云知声还公布了与京东智能、亿咖通科技的战略合作。各方将基于云知声在物联网AI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之上,共享各自优势资源,构建面向新零售、智能家居、汽车等领域的AI“芯生态”。
在智能家居领域,云知声携手京东智能,推动人工智能芯片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与京东Alpha平台合力打造定制化智能标杆产品,实现跨品牌、跨品类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使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即可获取平台音乐、新闻、购物等海量内容服务,带来更为智能化以及更为便捷舒适的家居生活体验。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云知声将携手亿咖通科技,共同研发汽车前装车规级AI芯片,打造极致的车内智能交互体验,推动人工智能芯片在汽车行业的升级应用。双方将围绕GKUI座舱生态系统,构建以语音为核心的座舱交互平台,帮助用户在位置导航,车载娱乐,车辆控制,车与车互联等方面实现更精准的语音的服务,让AI赋能汽车,让汽车更“聪明”,让人们更便捷和高效的乐享汽车智慧出行。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大时代的到来,双方还将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AI芯片的研发合作,共同致力于未来智能出行技术能力的提升。
自2012年成立以来,云知声一直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是当前国内为数不多拥有算法、计算能力、芯片能力全栈式技术链条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目前,云知声在家居、医疗、机器人、汽车、教育等各业务的合作伙伴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覆盖用户已经超过2亿,日调用量4亿次。
此次,伴随着UniOne芯片的量产落地,云知声“云端芯”产品架构及战略闭环正式搭建完毕。未来,云知声将以更加完善立体的全栈解决方案,联合诸多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展开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人工智能多模态服务,推动“智享未来”愿景的加速实现。新浪数码
5.中兴惊情30天后,芯片行业靠“VC”补得过来吗?
原标题:不止芯酸往事,中兴惊情30天后,芯片行业靠“VC”补得过来吗?
在中国芯片行业里有一句俗语:“除了水和空气,剩下的全都是从国外买的”,这听起来似乎很夸张,但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特朗普发推,称“将为中兴提供一种很快恢复业务的途径”,近两个月的中兴惊情终于有了一个看似不错的进展。但它所引发的对芯片行业的思考远未结束。
在中国芯片行业里有一句俗语:“除了水和空气,剩下的全都是从国外买的”,这听起来似乎很夸张,但其实一点也不夸张。2017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高达2600亿美元,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超过铁矿石、钢、铜和粮食这四大战略物资的进口费用之和。
用钱都催不熟!VC/PE真的“不投芯片”吗?
投资界此前接触过的泰达科投副总经理张鹏说,半导体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几经波折,非常不容易,从业人员艰苦、本土企业与国外竞争激烈、市场并不接受……他们从2009年开始投资芯片、半导体,“那个时候很少有投资机构会关注半导体”。
朱啸虎则说:“中国VC不是不投芯片,之前我们投了好几个都血本无归,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贡献了一份力量。”
不能否认,我们在应用层面的创新比较多,习惯于在资金的催动下迅速成长,而这样的思维在社会扩散导致很多掌握大量社会资金的投资机构不够重视实业投资,热衷追逐风口,倾向于投资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
往前追溯,斯诺登事件之后,人们发现国外高端高价的芯片存在漏洞,芯片国产化浪潮初现,半导体公司开始渐入佳境。但也直到这次的中兴事件,芯片才似乎成为了新的“风口”。
即便如此我们也发现,芯片企业背后其实是有着众多VC/PE支持的,投资界总结了部分芯片企业极其背后的投资方,发现深创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投创业、晨晖资本等均在国产芯片半导体领域有很深的投资布局。
此外,今年4月以来,有至少9家芯片企业获得融资:
尽管早期企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资本支持,但是拉长时间来看,我国的芯片、半导体相关创业公司和海外相比,发展的时间较短,还有大幅提升空间;从整个芯片产业链来看,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销售环节分工明确,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精细打磨才能出好的产品。
绕不过去的“大基金”,揽获众多芯片上市公司
说到芯片投资,就不得不提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它被业内人称为“大基金”。
大基金成立于2014年10月,由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科、紫光通信、华芯投资等企业共同发起,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基金管理采用公司制形式,工信部财务司司长王占甫担任该基金的法人兼董事长。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大基金在第一期融资中获得了1387亿人民币。其中,财政部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6.47%。另外根据深交所上市公司通富微电子的报告,国家开发银行在其中持股22.29%,中国烟草集团持股11.14%
今年3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曾公开表示,截至2017年底,大基金累计有效决策投资67个项目,累计项目承诺投资额1188亿元。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大基金已经成为52家公司的主要股东,其中持股超5%以上的上市公司就达11家,市值合计约3200亿元规模,大基金持股市值约350亿元。
据通富微电今年2月底披露的公告,大基金当前持有三安光电11.3%的股份、长电科技9.54%的股份、北斗星通11.4%的股份、北方华创7.5%股份、长川科技7.5%股份、国科微电子15.79%股份、兆易创新11%的股份、汇顶科技6.65%股份、通富微电15.7%股份。此外,大基金还持有港股上市公司中芯国际15.91%的股份、国微技术9.89%的股份。
丁文武曾表示,大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是行业龙头企业,不做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一般也不做大股东。因此大基金对上述上市公司的持股虽超5%,但均没有成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在大基金的带动下,各地提出或已成立子基金合计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引导效应可见一斑。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老杳或其他媒体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星野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共筑国产汽车芯片未来,中国汽车芯片联盟全体大会即将开启
- 2 国产EDA突破,关键一步
- 3 摩尔斯微电子推出突破性物联网连接平台 新型 MM6108-EKH05 评估套件助力开发人员创建下一代物联网解决方案
- 4 思尔芯第八代原型验证S8-100全系已获客户部署,双倍容量加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