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电动创新驱动 “T”动力走向世界舞台
2018-05-14
14:00:50
来源: 老杳吧
点击
3月份,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电动)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新能源客车电驱动控制系统——“T”动力,斩获素有“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IF”设计大奖,短短一个月后,又斩获“红点”设计大奖,这在新能源汽车商用车行业是前所未有的。
高“颜值”的“T”动力,让顶尖水准的中国工业设计走向了世界舞台。当然,已在国内外近10万台套的销量,更证实了“T”动力有着更可靠的性能。在这背后,是中车电动研发人员历经多年不舍昼夜的奋战,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奇迹之花”。
瞄准新能源乘用车“心脏”发力
电驱动系统,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在几年前的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这个“心脏”( 包括电气控制、传动控制、储能控制等)还分散在车辆的各个部位,布置线路很复杂,生产效率不高。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找准落脚点,才有立足之地。2014年,在中车电动,一个大胆的想法被提上了议程。
“为什么不能把电驱系统做成集成控制?”提出这个想法的是中车电动总经理刘凌。回忆起当时所做的决定,他感叹不已:“要把这么多的部件和功能整合到一个产品上,国外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国内没有类似的产品,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电驱系统的研发迎来了突破。2016年,中车电动第四代“T”动力首个电驱系统集成化产品面世。由于又大又重,包括刘凌在内的公司领导,都认为这款产品还能做得更好。
在刘凌看来,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解决不了电驱系统问题,企业就无法拥有自主核心关键技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年后,刘凌决定重启项目,组织科研力量开展第五代“T”动力的研发。
研发人员“倒时差”攻克技术难点
为了揭开“T”动力的“魔盒”,项目经理杨洪波及其团队在第四代产品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创新和改动,将产品在机械结构、高压电路、控制电路等做深度集成,相当于将五个手指握成一个拳头,从而形成合力。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困难出现了:整车控制芯片烧损导致停机,即使更换了新的芯片,仍会再次发生烧损的情况。
杨洪波和研发人员内心无比焦灼。为了尽早查出问题,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地排查与验证,无数次地边调试边修改,这个过程异常煎熬。不久后,实验室传来最终的分析结果:实验台出现异常情况,是由于两种不同电压的电线碰在了一起。由此“魔盒”终于被打开,实验得以继续。
首批样机出来之后,研发人员又进入到紧张的试验阶段。在万籁寂静的深夜,研发人员最不愿意听到的是窗外飞驰而过的大货车声音,因为这很可能造成试验室周围磁场的波动,最终导致测试结果无效。
后续的防震试验,持续了3天3夜,研发人员轮番守在实验室内。试验圆满成功后,大家互相开玩笑地说,这是工作以来参加的第一个需要“倒时差”的试验项目。
“高颜值”“T”动力走向世界舞台
奋斗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经过中车电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第五代纯电驱动系统平台“T”动力,从最初的设想画成图纸,再从图纸变成实物,最终批量生产,那些艰辛、困苦最终换来的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较上一代产品,第五代“T”动力体积减小62%,重量降低33%,生产效率提高10%,配合总装效率提高60%,质量可靠度达99.5%,并且完全符合国内外电磁兼容设计及法规。
对内蕴与潮流的追求,中车电动向来无惧。产品有“言值”更要有“颜值”。全新设计的“T”动力产品,从内而外,展现中车电动对“科技之美”的理解和探索,从而斩获素有“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IF”设计大奖。
如今,中车电动的第五代“T”动力已销往全国各地并进入国际市场。中车电动借此成为行业翘楚,并让“株洲智造”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株洲日报记者 胡乐 通讯员/林乐
高“颜值”的“T”动力,让顶尖水准的中国工业设计走向了世界舞台。当然,已在国内外近10万台套的销量,更证实了“T”动力有着更可靠的性能。在这背后,是中车电动研发人员历经多年不舍昼夜的奋战,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奇迹之花”。
瞄准新能源乘用车“心脏”发力
电驱动系统,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在几年前的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这个“心脏”( 包括电气控制、传动控制、储能控制等)还分散在车辆的各个部位,布置线路很复杂,生产效率不高。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找准落脚点,才有立足之地。2014年,在中车电动,一个大胆的想法被提上了议程。
“为什么不能把电驱系统做成集成控制?”提出这个想法的是中车电动总经理刘凌。回忆起当时所做的决定,他感叹不已:“要把这么多的部件和功能整合到一个产品上,国外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国内没有类似的产品,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电驱系统的研发迎来了突破。2016年,中车电动第四代“T”动力首个电驱系统集成化产品面世。由于又大又重,包括刘凌在内的公司领导,都认为这款产品还能做得更好。
在刘凌看来,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解决不了电驱系统问题,企业就无法拥有自主核心关键技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年后,刘凌决定重启项目,组织科研力量开展第五代“T”动力的研发。
研发人员“倒时差”攻克技术难点
为了揭开“T”动力的“魔盒”,项目经理杨洪波及其团队在第四代产品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创新和改动,将产品在机械结构、高压电路、控制电路等做深度集成,相当于将五个手指握成一个拳头,从而形成合力。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困难出现了:整车控制芯片烧损导致停机,即使更换了新的芯片,仍会再次发生烧损的情况。
杨洪波和研发人员内心无比焦灼。为了尽早查出问题,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地排查与验证,无数次地边调试边修改,这个过程异常煎熬。不久后,实验室传来最终的分析结果:实验台出现异常情况,是由于两种不同电压的电线碰在了一起。由此“魔盒”终于被打开,实验得以继续。
首批样机出来之后,研发人员又进入到紧张的试验阶段。在万籁寂静的深夜,研发人员最不愿意听到的是窗外飞驰而过的大货车声音,因为这很可能造成试验室周围磁场的波动,最终导致测试结果无效。
后续的防震试验,持续了3天3夜,研发人员轮番守在实验室内。试验圆满成功后,大家互相开玩笑地说,这是工作以来参加的第一个需要“倒时差”的试验项目。
“高颜值”“T”动力走向世界舞台
奋斗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经过中车电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第五代纯电驱动系统平台“T”动力,从最初的设想画成图纸,再从图纸变成实物,最终批量生产,那些艰辛、困苦最终换来的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较上一代产品,第五代“T”动力体积减小62%,重量降低33%,生产效率提高10%,配合总装效率提高60%,质量可靠度达99.5%,并且完全符合国内外电磁兼容设计及法规。
对内蕴与潮流的追求,中车电动向来无惧。产品有“言值”更要有“颜值”。全新设计的“T”动力产品,从内而外,展现中车电动对“科技之美”的理解和探索,从而斩获素有“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IF”设计大奖。
如今,中车电动的第五代“T”动力已销往全国各地并进入国际市场。中车电动借此成为行业翘楚,并让“株洲智造”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株洲日报记者 胡乐 通讯员/林乐
责任编辑:星野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从软件、架构到生态,Arm全面赋能AI时代
- 2 直击国产AI芯片生存现状:GPU造血,TPU突袭,Chiplet成大势,网络卡脖子
- 3 存储界的“三大金刚”:HBM、MRDIMM与CXL
- 4 晶圆厂中的“超纯水”,你真的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