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攻坚国之重器 确保先进制造业用地

2018-05-08 14:00:43 来源: 老杳吧
享誉国内的“上海制造”再度出发,目标之一就是国家亟须攻坚的领域,如大飞机发动机、中国芯等。
在5月7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四大品牌”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称,上海目前正在加快制定集成电路、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等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联动发展。
集成电路突围
5月3日,上海市市长应勇在调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时称,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更加主动地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打造国内最完备、技术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
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布局。目前,上海的集成电路企业中,中微半导体在去年7月纳入台积电7nm(纳米)工艺设备采购名单,MOCVD(一种半导体超精细加工技术)设备进入大规模产业化,以中微为代表的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集成电路的投资也在持续加大力度。2017年12月12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联合投资1000亿元,围绕集成电路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销售规模接近1200亿元(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5411.3亿元)。产业链结构更加优化,设计、制造、装备材料成为带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芯片设计业实现销售收入约440亿元,同比增长近20%;芯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近300亿元,同比增长约8%;装备材料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芯片设计为例,2010年上海市设计业规模突破100亿元、2013年突破200亿元、2015年突破300亿元、2017年突破400亿元,近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增加近10倍。
不过,陈鸣波也表示,现在集成电路的问题是与国外有代差。“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现在差距相对小一点,上海集成电路的设计企业在国内最多,但是在国际上话语权不多。”陈鸣波称,产业因为是从无开始,原始积累少,所以需要实现金融跟高科技产业的高度融合。在这方面政府要发挥“店小二”作用,去主动服务企业,让这些企业家不为融资所累,要在研发投入上支持帮助他们。
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海成立了5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2017年7月21日,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基金签约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这是继100亿设计业并购基金和300亿制造业基金之后,上海完成组建的第三只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标志着上海5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工作已全面启动,并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目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已经投资了中芯南方14nm、华力集成28nm先进工艺生产线等重大项目。
联动长三角
不仅仅是集成电路,再出发的“上海制造”还希望全力打造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具有全球话语权的汽车产业集群。此外还要积极培育四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分别是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最严标准和要求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瞄准的目标,则是通过3年的努力,让“上海制造”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上述重点产业集群到2020年面向长三角核心配套率达到60%以上。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吴金城称,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4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全国1/3,信息服务业占到1/3,机器人产能占1/2,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2,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在全国领先。
“有很多产业集群,光靠上海一家很难形成世界级的水平和影响力,必须要面向长三角共建共享。”吴金城说。
同样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伟国日前称,中国集成电路已形成四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分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以深圳为中心的泛珠三角和武汉、西安、成都为代表的中西部。其中长三角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最扎实、技术最先进的区域。产业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产业链全面发展。
目前,上海提出了“二次布局、二次创业,引领产业跨向2000亿大关”的发展目标。江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基地,2017年销售规模达1318.7亿,创历史新高。安徽省提出“皖芯计划”,加快提升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和水平。浙江省也加入集成电路发展快车道,杭州市颁布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因此沈伟国认为,上海应联合各个城市协同作战,一起打造长三角集成电路芯高地,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和高质量双轮发展。
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
通过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上海再度向国内外传达自己要坚定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决心和信心。
吴金城称,对标德国、日本、新加坡、纽约等国家和地区,要汲取国际经验,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打造产业基石,避免发展“脱实向虚”和产业空心化。
在回答了要不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上海也要回答如何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问题。答案就是——充分利用上海特大型城市的“两个战略空间”——中心城区和郊区,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规模(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左右)。
土地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资源环境紧约束的上海,此前曾明确表示,好的项目是不缺土地的,一定要保障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用地需求。
《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2018~2020年行动计划》亦提出,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用地,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老工业遗产,称要加强工业用地用途管制,保障工业项目用地需求。
上海市规土局方面也表示,将实行规划与土地“双锁定”:规划上锁定产业基地内的先进制造业用地,严格限制调整用途;在土地供应上,新增产业项目锁定在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内。
具体来说,到2020年规划工业用地规模550平方公里,到2035年规划工业用地规模320~48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工业用地容积率可以提高到2.0,研发用地容积率可以提高到3.0,并视产业需求,可参照同区位商办项目核定。
在确保土地供应的同时,上海也提出要解决目前园区产业特色不突出和同质化的问题,举措就是加快编制上海市产业地图,引导差异化精准定位。“最难的事情是,市有关部门一定要会说不,有些区域存在产业同质竞争,要加大统筹力度。”陈鸣波说。

文章来源:http://laoyaoba.com/ss6/html/28/n-671528.html

责任编辑:星野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