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芯”动力厚植人才沃土
2018-04-02
14:00:35
来源: 老杳吧
点击
□本报记者 胡桃 马雪梅
春暖花开时,华虹、中环、海力士在锡城大地播下了集成电路产业新一轮发展的“种子”,蓄积起澎湃“芯”动力,释放出引才“强磁力”。
这新一轮的产业生长中,人才的支撑力已然摆在政府、业界、市场的面前。“与往年相比,今年‘走出去’招聘的脚步更快、节奏更强。”中科芯人力资源部长黄安君很忙:前些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聘,本周四又和华虹等1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的招聘主管参加了市人社部门开设的首条集成电路“校招”专线。
为一个产业设立一条招才专线,折射出人才支撑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无锡重振集成电路产业雄风,打造新时代“东方硅谷”,必需厚植产业人才沃土、培育人才森林,以产业与人才的互动勾画出集成电路产业版图上最生动的风景。
“南方基地”夯实基底:人才与产业互动40多年步履不停
提及集成电路人才,业界常常会说:无锡是中国集成电路的“黄埔军校”。集成电路“泰斗”许居衍院士,华进半导体董事长于燮康,华虹党委书记、副总裁徐伟,中芯国际副总裁彭进……与无锡有关的精英人才名单,足以证明这一点。
“集成电路‘黄埔军校’的火种,是在一次最强研发与大生产的碰撞中埋下。”黄安君说,81岁高龄的许居衍院士曾向他提及这段已鲜为人知的历史。1986年,国家提出在无锡建集成电路“南方基地”,永川24所从当时的四川迁到无锡,与江南742厂“会师”。永川24所这批来锡的近300名数字集成电路研发精英人才,是中国第一块单片硅集成电路的人才班底。此时,投产4年的江南742厂已全套进口芯片生产线,其电视机芯片产量占到全国60%以上。两者结合的当年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他们合作做出了中国第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4k 动态存储器,轰动全国。之后742厂与24所无锡分所合并,华晶电子集团公司诞生。
人才基底,就是从这一时期构筑。无锡作为国家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的中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承担了国家微电子产业“908”工程,探索了我国微电子工业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培养锻炼了大批集成电路专业人才。今年62岁的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秦舒曾参与“908”工程建设。他说,当时他被分到生产线做制造工艺中的一道工序——外延,这个技术活他一干就是10年,成了这项工艺的国内专家。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基础雄厚,这里兴旺的‘产业生态’、繁茂的‘人才森林’是历史积淀出来的。”业界人士感叹,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历经了40多年的艰苦发展,为国家集成电路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产业人才。而产业与人才的互动步履不停:目前我市共有各类集成电路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已达到五万人,产业总量、企业集群、设计和加工工艺水平、专业人才的集聚均居国内领先行列。
进入“黄金机遇期”:需新增3万集成电路产业人才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进入“黄金机遇期”,现有产业人才的量与质,是否足以支撑新一轮发展?
黄安君坦言,集成电路是全球公认的唯一一个全开放、高度竞争的产业。以大家熟悉的智能手机为例,手机芯片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手机性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手机生产商都会争相采购全球最先进的芯片。而要生产出这样的芯片,最终拼的就是人才。
事实上,集成电路人才紧缺是全国性难题。数据显示:两年内,全国将有26所集成电路制造厂将投产,每个厂都至少需要5000人,用人需求预计13万人。到2020年,全国预计集成电路人才缺口40万人。对无锡来说,情况尤甚。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对产业人才的总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端项目纷纷落地投建,对高端人才的“井喷”需求立即显现,产业全链势必将带来人才强链。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走访调查数据显示,华虹、中环、海力士M8这三大项目达产后,预计需新增各类专业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1.5万名左右,加上我市已有的20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发展还需近万人才,考虑到一批配套企业来锡发展,“预计到2020年,无锡至少需新增集成电路产业人才3万名。”
哪类人才是我市集成电路产业最紧缺的?“高端设计人才,一将难求。”新吴区副区长樊晓华坦言,我市集成电路企业没有不缺人的,且从塔尖到底座,各个梯次的人才都缺。以往,我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在制造、封测,虽然华润矽科、力芯、芯朋等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年销售额均达3亿元,但与其他城市相比,缺乏设计高端产品的龙头企业引领是无锡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块“软肋”,高质量的设计人才是我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版图”急需补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绘制引才“作战图”:集成电路人才森林在太湖畔生长
“重大集成电路项目落地后,决胜的关键就靠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产业。重振南方基地雄风,人才是无锡要闯的第一关”“现在公司最闹心的就是到处开始‘抢人’”……专家、企业、协会,将人才问题视为我市集成电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有人直言不讳:现在引才遭遇“三大瓶颈”,第一是,无锡高校资源匮乏,“就地取材”不易;其次是引才“大气候”,集成电路人才全国紧缺,各地不断加码招人,企业用人成本抬高;第三个是集成电路产业自身特点,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芯片密度要增加一倍,价格反而下降一半,技术更新太快,行业竞争激烈,大学毕业生的从业意愿并不高。
为突破瓶颈,我市绘制集成电路产业引才突围“作战图”。
优厚政策增强引才磁力。今年2月,我市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扶持政策频频加码,尤其强化人才支撑,每年对产业优秀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市内高校每新增一个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就给予其最高100万元奖励。
携手高校增强育才能力。今年3月,我市与东南大学签署共建无锡分校协议,对接无锡微电子、集成电路、物联网等产业发展需要,东南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主体将在无锡建设,每年计划招收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60人、集成电路等专业各类硕士生200人、博士生20人。到2020年,该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左右。
而一些企业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在全球“抢人”大战中,引领国内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华进半导体有“秘诀”,尤其是在引进拥有在海外大公司工作经验的国际人才方面,斩获颇丰。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有1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3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还有10多位海外工作经历的技术工程师,公司成立6年来,高层次人才数量已达200人。“高薪引才是一方面,一些顶尖人才的年薪均在200万元以上。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育才,强化培训让员工不断增值成长。”
人才引得进,还得留得住,更重要的是产业环境。采访中,一些企业担心人才的流动性,希望政府重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完善,各大产业环节协同联动,形成能够自我良性发展、相互驱动的产业环境,从而对人才形成更强大的吸引力。
文章来源:http://laoyaoba.com/ss6/html/57/n-667857.html
责任编辑:星野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东方晶源YieldBook 3.0 “BUFF叠满” DMS+YMS+MMS三大系统赋能集成电路良率管理
- 2 NVIDIA重磅出击:三台计算机助力人形机器人飞跃
- 3 奕行智能(EVAS Intelligence)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出RISC-V计算芯片产品,共同助力新时代到来
- 4 智能驾驶拐点将至,地平线:向上捅破天,向下扎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