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8 日,鸿海集团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简称 FII)获中国证监会审查通过,拍板将于 A 股上市。
“大家都把我们当成代工厂,跟苹果的股价挂在一起……”1 月底,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才于股东临时会上宣布,未来将透过 FII 上市,加速鸿海朝向智能制造转型,淡化代工色彩。
但大家却未预料到,FII 竟只花 36 天就跑完程序,创下 A 股首次公开发行最快速度,其他企业平均得等 1 年到 2 年才能上市,它只用了别人十分之一不到的时间。
“过去 15 年,也不过 30 家台商在 A 股挂牌,鸿海只花那么短时间,是很特殊。”曾协助多家台商赴中国挂牌的富拉凯投资银行董事长刘芳荣说。市场预估,最快 3 月底,该公司就将 在A 股正式挂牌。
1. 工业互联网纯度低 机器人等业务仅占营收 0.27%
外界解读,中国政府正把此上市案当作活广告,向全球展示开放资本市场的态度。
“进入新时代,这个遗憾不能再发生了。”3 月 9 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受访时提到,过去中国因各种投资限制,让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网络巨头纷纷选择到香港、美国上市,错失吸纳企业与资金的机会。现在,透过制度松绑,将改变目前以传统产业为主的 A 股结构。
3 个关键数字,我们可看出中国铁了心,要让此案成为指标的决心。
根据市场估计,FII 一上市,市值将上看人民币 5 千亿元,成为 A 股市值最大的科技股,比目前第一大的海康威视流通市值还高出人民币 1,500 亿元以上,也超越在台上市的母公司鸿海精密,“代工巨头冲击 A 股”,中国华泰证券研究报告指出。
“鸿海要从一家硬件公司,转型成平台公司,工业互联网是我们现在很重视的一块。”郭台铭描述 FII 的重要性。
但从其招股说明书便可看出,该公司虽然打着工业互联网的招牌,其实是由 3 大块事业组成:通讯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与工业机器人。
前两项业务原本隶属鸿海 FG(服务器及网通)次集团,如今切割出去成为 FII 主体,做的还是鸿海擅长的代工生意,2017 年营收逾人民币 3,300 亿元,占公司营收比率逾 94%,包括亚马逊、思科等一线大厂都是其客户。
“(FII)寄托了鸿海力图改变的愿望,但目前公司业务与工业互联网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中国《证券时报》指出,如精密工具与工业机器人,2017 年营收仅占总营收 0.27%,即便其毛利率高达 49.2%,现阶段仍无法替其摆脱低利润困境。
2. 风险高,中国照放行 业绩来源靠 60 家子公司
翻开招股说明书,FII 上市后其实是一家由鸿海间接持有 85% 股权的控股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主要业务由旗下境内外 60 家子公司实际经营,也就是说其业绩来源,由这 60 家子公司贡献而成。
但未来当业务持续扩展,若子公司越来越多,“发行人(FII)在采购供应、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管理难度增大。如果发行人对子公司管理不善,造成相关子公司在业务经营、对外投资等方面出现决策失误,将给发行人造成经济损失。”招股说明书内记载此模式的可能风险。
除上述疑虑,其获利能力也有待验证。
过去 3 年,FII 平均毛利率约为 10.4%,虽比母公司鸿海高出约 3 个百分点,但和中国其他上市的电子制造商相比,例如,近年也转型投入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模具大厂长盈精密,毛利率却是它的 2 倍以上。
即便如此,中国政府为了帮该公司“开路”,不只办理速度破纪录,连企业须持续经营满 3 年才能申请上市规范,都以“特事特办”形式放行,显见其特殊性(注:FII 成立于 2015 年 3 月 6 日,今年 2 月预先披露招股说明书时,经营仍未满 3 年)。
郭台铭也发布诚意,FII 上市预计一口气募资人民币 272 亿元,其中近 45% 就是投入“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与扩产”。此方向也与中国“脱虚转实”、强调实体经济的政策相符。
如今,中国政府计划透过 CDR(中国存托凭证)方式,针对高端制造、云端计算、人工智能(AI)、生技等新经济企业松绑上市规范,鼓励大家回中国挂牌。“政策大潮来了,总要有英雄人物当先河,现在政府就是要富士康当这个英雄,”一位专门协助企业于 A 股挂牌的律师说。
3. 科技股占台股成交量 7 成 将面临资金转向中国
当大陆资本市场拉力变强,我们该担心对中国台湾地区股市的磁吸效应吗?食品大厂南侨刚宣布,其中国事业也将计划在 A 股分拆上市。
事实上,心动的台商虽然多,实际付诸行动的却是少数。
刘芳荣估计,目前有意到中国上海、深圳主板挂牌的台商将近 100 家,但由于中国大陆释放利多的对象限于新技术、新业态等四新产业,多数的台商仍是传统产业,不见得符合标准,加上如果要分拆公司到中国上市,还得避免同业竞争等问题,未来 3 年之内,中国台商要能登陆挂牌并不容易。
面对这场两岸资本市场的比拼大战,我们该正视的反而是:中国股市对国际资金的吸纳效应!
“给它(中国政府)5 年,把资本市场打扮得漂漂亮亮,形成像中国台湾地区一样完整的高科技版块,以前全世界资金看科技股一定看高科技版块,但如果有一天中国大陆地区起来了,资金是没有地域界限的。”刘芳荣强调。
“中国助力发展快速的企业回国上市,可能引发投资人热捧,”“这将提高高科技板块的分量,并且改变中国股市(结构)。”《彭博》(Bloomberg)如此评论。
郭董这次分拆上市的选择,虽然被部分外资评为短多长空,但站在市场与资金扩张的角度,这已是必然选择。
只是,科技股占台湾股市成交量比率逾七成,若中国台湾高科技股吸引力不再,股市交易量持续下滑,企业充实资金能力降低,对经营以及人才吸引都将成为负向循环。这,才是 FII 登陆挂牌事件,对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警示。
(作者:康育萍;本文由 商业周刊 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