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崛起的创新路径:创新人才磁石效应愈加凸显。
2018-02-05
14:00:53
来源: 老杳吧
点击
2017年9月27日,工作人员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查看混合磁体装置 郭晨摄/本刊
大多数人对于合肥的第一印象是平和。地势平,以丘陵岗地为主,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八百里巢湖”水波不兴,连空气也不干不湿。然而近十年来,合肥却厚积薄发,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花开不断”,高端产业集群竞相崛起,“太不一般”的成绩单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合肥的印象。
这个缺少先天优势的中部城市,十八大以来一路“跨栏”式奔跑,实现了新常态下“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GDP年均增长10.1%,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2017年GDP预计突破7000亿元、增长8.8%左右。
是什么成就了合肥崛起的速度?合肥又是如何集聚并爆发出巨大的科技能量的?
营造创业创新的科研生态
2016年8月,由中国科技大学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2017年5月,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2017年9月,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对于一个中部城市来说,能够在接连“爆出”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中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迹,引起世界瞩目,不能不说看似“平和”的合肥,却蕴藏着“核聚变”的潜能。
196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被国务院科教组列入北京13所外迁高校名单迁往安徽。虽是困难时期,但合肥仍然腾出最好的校舍来接纳安置,这才有了后来“科教名城”的诞生。
在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何江看来,合肥的城市精神就是开明开放、求是创新。“合肥市的第一条供暖线就是给中国科大的,合肥人坚信,人才就是第一资源。”
22年前,院士潘建伟说,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今天,中国科大的那个曾经“一无所有”的实验室见证了量子科学的创新与突破。
不仅仅是“量子”,目前,合肥拥有“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等3个大科学装置,是全国除北京之外大科学装置最密集地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也正在加快建设。
2017年1月,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获批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年9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合肥通过验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目前,该装置已建成3台场强创世界纪录的水冷磁体,建成场强排名全球第二的40T级混合磁体。
合肥的科技实力不容小觑,但更可贵的,是合肥市为创新人才营造的良好“生态”。
为最大程度激发合肥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磁力”,合肥市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人才落户等方面受益匪浅,还可享受高达50万元的住房或租房补贴、5年免费人才公寓以及买房“不限购”等优惠政策。
“刚来合肥那年,公司就收到了合肥市‘百人计划’补贴的10万元。这几年,合肥市对于人才的支持力度还在逐渐加强,在这里干事业既方便也舒心。”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姚晨光说。他们公司研制的工程塑料,在国际上处于尖端水准。
在被誉为世外桃源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并非安徽人的“哈佛八剑客”,接连在此安了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王俊峰看来,好的前景与好的平台是最吸引他的一点。“用一句话打比方,合肥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青年“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如是说。
如今,合肥市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磁石效应”愈加凸显。
截至去年12月,合肥已拥有各类人才173.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86万人,包括两院院士108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74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0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52人。
擦亮“合肥智造”新名片
随着全球范围内新技术迭代周期缩短、产业更新频率加快,从家电制造到新型显示屏再到集成电路,合肥市始终瞄准高端产业,坚定不移向创新要动力要效益,释放出吸引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巨大“磁石效应”。
“十年前沿海产业转移,合肥喊出了‘工业立市’的口号,通过代建厂房、股权合作等手段让企业用最短的时间落地,硬拉着家电、汽车、显示屏等支柱产业平地而起,”合肥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十朋向《瞭望》新闻周刊介绍说。
“大招商”后,海尔、美的与格力等家电龙头企业落地生根,带动了全产业链的繁荣。2011年,合肥超越青岛、顺德,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并已连续7年稳坐“霸主”之位,在家电“四大件”中,每5台就有一台是“合肥造”。
2008年,当了解到为突破我国“缺屏之痛”,京东方集团一度因高研发投入、背负巨大资金压力后,合肥市先后投资近200亿元引进并支持京东方集团建成国内唯一新型平板显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5年,合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成为继家电后的又一千亿新军。2017年,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创新活动见效需要时间,因此不仅要靠市场无形之手,更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一举,勇担当、敢拍板。”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胡功杰说。
不止于此,2013年合肥又开始加速布局集成电路产业。目前在建项目规模700多亿元,通过产业引导基金入股、集成电路基地专项资金“借转补”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集成电路研发与生产企业,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6月,国内首条采用5吋平面抛光工艺生产可控硅和功率保护产品的生产线在“富芯”投产,董事会秘书杨其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初创团队当初看中的就是合肥市的产业支持政策。“从创办、成立子公司到增资,合肥市与高新区先后投入了5000余万元,这是实打实的支持与培育。”
抓住一个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进行规划、资金、人才等扶持政策的全面布局,是合肥零基础产业在短时间内成功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关键。
位于合肥的“中国声谷”是中国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已入驻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200家企业,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
当人们还不知人工智能为何物时,科大讯飞重金投入研发语音技术,一度被市场唱衰。幸有地方资金及产业规划支持,如今迎来技术爆发期,语音识别率从60%提升至95%。
目前,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在内,合肥市已形成新型显示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六大产业集群,去年以来,产值平均增速近20%,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合肥实践表明,不搞产业化根本没有前途。正是及时将创新成果运用于试点示范,以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推动科技与资本、产业融合,才能减少对传统要素动能的依赖,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合肥市市长凌云说。
致力于肥沃创新土壤
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资金支持不可或缺,合肥市致力于做金融与科技的牵线人。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市,为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合肥在全国率先出台“1+3+5+N”政策体系,建立重点产业推进机制,包括1个总规3个办法5大产业N个细则。其特点,一是覆盖面全,包括处于孵化期、成长期、壮大期等不同阶段的科技企业;二是动态调整,并且“量身制定”实施细则,如支持中国声谷建设的若干政策;三是方式新,探索专项资金“借转补”、创新贷、产业基金入股、电子服务券,及多方分担风险的科技保险小额贷等支持方式。
全球最大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华米科技,就是“创新贷”第一家受益者。CEO黄汪告诉记者,“当时资金短缺,公司快撑不住了。多亏上千万的创新低息贷款,才熬过去,有了华米的今天。”
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区的泰沃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两年,但拥有全球独创的微纳旋转型精密激光加工设备技术。2017年5月,公司产能建设完成后,一度因流动资金急缺陷入停滞。也是得益于“投保贷”及时提供1000万元的流动资金,才顺利启动小批量供货,解除“后顾之忧”。
作为科技金融的创新之举,“投保贷”是合肥市依托市属兴泰金融控股平台,通过担保与投资叠加的方式,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提供的融资支持。
对于合肥来说,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需求从不是小事,从政府层面营造更优良的营商环境,善于在企业与资源间牵线搭桥,才能不断让有实力的企业“破土而出”。
2017年上半年,合肥市新增市场主体达6.8万户,超过2013年全年。“2017年以来,平均每天诞生约1家高新技术企业。”合肥市发改委副主任程宗好介绍说。
除了引导资金向有需要的企业流动,合肥还积极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如火如荼。近年来,合肥全力支持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打通“技术-产品-产业”转化通道,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化、松散化、单项化向长期化、实体化、系统化转变,加快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同时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体制藩篱为科研人员松绑,激活科技生产力。如去年正式废止的《科学技术鉴定办法》要求,全国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全面取消科技成果鉴定和评价工作,而合肥早在2009年就“悄悄”地将科技成果鉴定图章锁到了保险箱,以市场论英雄。“当时这是冒险之举,”何江说,“但这也正是合肥科技体制改革走在前头的原因。”
“合肥的实践表明,实体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投入产出比较的选择,是效率高低的竞争。只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围绕实体经济实际需要,才能培育出新的强大竞争优势,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洼地’、创新创业的‘热土’。”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说。(记者王正忠 张紫赟 汪奥娜)
文章来源:http://laoyaoba.com/ss6/html/50/n-662150.html
责任编辑:星野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