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硅谷专家回国专研“中国芯” 学生送外号“肌肉哥哥”
2018-02-03
14:00:29
来源: 老杳吧
点击
冬日的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银杏金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安静地坐落在一片银杏林旁。
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唐鹤的办公室位于学院顶楼,颇为安静。在这间办公室5年,他开发了多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估计未来可为企业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芯片有很多种,唐鹤的研究重点是AD/ DA(模数/数模转换)芯片。通过这种芯片,计算机虚拟数字世界与现实模拟世界才能得以“对话”,他就是破解此对话密码的“破译者”。
在同学们眼里,34岁的唐鹤虽已是教授,但毫无“学究气”,也绝非理工科宅男。他喜爱健身、穿着时尚,和普通年轻人没什么区别。他们给唐鹤起了个外号叫“肌肉哥哥”。
作为一名非典型教授,他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从硅谷离职后,他为何选择成都?对于集成电路产业,他有哪些见解?华西都市报-封面记者近期对唐鹤进行了一番“破译”。
80后教授
学生送外号“肌肉哥哥”
1983年出生的唐鹤“长”得不像“传统”的教授。健身、攀岩、漂流、摄影……他兴趣广泛,学生们叫他“肌肉哥哥”。初次见他,可能会以为他不是学术圈的,而是运动圈的。
“大家对教授形象的传统印象可能是穿着朴实随意,戴一副厚眼镜……”唐鹤笑着说,可能很多人对教授的概念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而今科研领域,青年一代的身影越来越多。他们是一股不同风格的新生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教授,他们身上有哪些标签?和唐鹤一样,成都高校有不少80后教授,甚至还有90后教授。不再一味埋头在书堆,他们活泼、健谈、时尚,有的还爱讨论星座,是一群很潮的年轻人,朝气与活力在他们身上迸发而出。
读博时,唐鹤每天下午6点去学校健身房,7点半左右回实验室继续工作到深夜。读博的后期,他周末还会去攀岩,漂流。从亚利桑那州沿着科罗拉多河,逆流而上,一直划到拉斯维加斯附近的胡佛大坝,然后再顺流划回来,如是漂流两天一夜。
如果说,玩户外体验逆流而上是一种挑战。那么,博士换专业,则尽显青年人才敢于逐梦的胆气。
在博士阶段,唐鹤从通信专业换到集成电路专业。“换专业是很痛苦的。特别是号称模拟集成电路三大“圣经”课本的阅读最痛苦,看了忘,忘了看,唯有不停地重复研读。”唐鹤换专业吃了不少苦头。但他说,正因为失败了千百次,他获得的每一次成功,都会弥足珍贵,觉得之前吃再多苦都值得。
硅谷回蓉
国外没根,回来心里踏实
2007年,唐鹤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就读电子工程专业博士。仅用了3年,便提前毕业。同年,他加入美国硅谷一家科技公司,担任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师,工作期间共设计了5款MIPI芯片,所有芯片均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被用于著名公司的平板电脑、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中,创造产值上亿美元。
当在美国发展顺风顺水之时,他毅然选择回国。
原因很简单,回来踏实。国外再好,总有漂泊感,没有根,没有归属感,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呼唤,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成都是他的感情寄托所在,他选择了回到成都。他说,为国家的微电子发展做贡献,见证中国微电子事业的腾飞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微电子人的责任和使命。
唐鹤看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代,整个产业从规模到深度都在急速地成长和变革,尤其是国内企业对自主研制芯片的急切渴望和大量需求,再加上未来随着物联网(IoT)、5G通信和人工智能(AI)的应用和普及,必将引爆集成电路产业的又一次爆发性增长。
紧追东部沿海城市,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排在全国前列。唐鹤说,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产值有一定的规模,本地有很多相关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尤其是这几年成都对集成电路产业极其重视,予以重点扶持,引进了很多全球知名的IC设计公司以及全球第二大的半导体企业格罗方德,再加上本地的一大批IC企业,未来的发展上升空间非常大,是微电子人干事业的大好机会。
相比而言,美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成熟,竞争格局相对定型固化,新生力量的发挥空间不大。
权衡之下,唐鹤的选择天平已经偏向了成都。这时,省“千人计划”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方向已定,他毅然回归。
“不在外面漂了,心里踏实。”回来5年,这是他最深的感悟。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后,政府搭建平台,帮忙对接企业,促进学术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唐鹤笑言,虽然进入的是“象牙塔”,但成都的“象牙塔”一点也不封闭,他已经和多家企业进行项目合作。
万物互联
他是虚拟与现实的“破译者”
芯片就像是人身体的骨骼和肌肉,APP则是灵魂和思想。一个手机里有二三十颗/类芯片。唐鹤研究的芯片是其中之一。
计算机只认识二进制的数字。它并不认识声音、图象、气味等这些来自于现实世界的信号。如何让计算机理解这些信号?唐鹤就是计算机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破译者”。
唐鹤用手机录音举例,声音录入手机,保存为二进制数字代码。播放录音,二进制数字代码又转换成声音。数字与声音,虚拟与现实,如何实现对话?这是唐鹤擅长的领域,他已开发出多款高性能ADC芯片。
目前,他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及院所开展了产业化合作。3D压控芯片是他最近和深圳某家著名芯片企业合作,完全自主开发出的一款芯片,预计明年将量产,应用在手机等场景。手指压住APP的图标,相当于鼠标的右键,可以弹出一排菜单;区别于现有的功能,该款芯片更是新增了多级和多点压力操控,实现了更高级操作——如在足球游戏中,压得越重,球踢得越远。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更是国家战略和成都市重点发展产业。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未来,人们的生活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唐鹤举例说,得益于集成电路的发展,未来几年,物联网将快速改变人们生活。比如,智能家电/家居、智慧城市、智慧楼宇、智能照明、环境监测、智慧农业、智慧物流、资产追踪、车联网等,未来任何一个物品都有可能植入一颗物联网芯片,然后被连到网上,用户可随时随地观察、控制和追踪这个物品。未来5年,物联网芯片将超过500亿颗,未来10年超过1000亿颗。
在成都深耕技术,唐鹤的研究也将运用于物联网。唐鹤认为,未来,在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成都的科学家们和工程师们设计的芯片及高科技产品,必将在这个万亿美元级别的产业里占有一席之地。
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唐鹤的办公室位于学院顶楼,颇为安静。在这间办公室5年,他开发了多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估计未来可为企业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芯片有很多种,唐鹤的研究重点是AD/ DA(模数/数模转换)芯片。通过这种芯片,计算机虚拟数字世界与现实模拟世界才能得以“对话”,他就是破解此对话密码的“破译者”。
在同学们眼里,34岁的唐鹤虽已是教授,但毫无“学究气”,也绝非理工科宅男。他喜爱健身、穿着时尚,和普通年轻人没什么区别。他们给唐鹤起了个外号叫“肌肉哥哥”。
作为一名非典型教授,他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从硅谷离职后,他为何选择成都?对于集成电路产业,他有哪些见解?华西都市报-封面记者近期对唐鹤进行了一番“破译”。
80后教授
学生送外号“肌肉哥哥”
1983年出生的唐鹤“长”得不像“传统”的教授。健身、攀岩、漂流、摄影……他兴趣广泛,学生们叫他“肌肉哥哥”。初次见他,可能会以为他不是学术圈的,而是运动圈的。
“大家对教授形象的传统印象可能是穿着朴实随意,戴一副厚眼镜……”唐鹤笑着说,可能很多人对教授的概念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而今科研领域,青年一代的身影越来越多。他们是一股不同风格的新生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教授,他们身上有哪些标签?和唐鹤一样,成都高校有不少80后教授,甚至还有90后教授。不再一味埋头在书堆,他们活泼、健谈、时尚,有的还爱讨论星座,是一群很潮的年轻人,朝气与活力在他们身上迸发而出。
读博时,唐鹤每天下午6点去学校健身房,7点半左右回实验室继续工作到深夜。读博的后期,他周末还会去攀岩,漂流。从亚利桑那州沿着科罗拉多河,逆流而上,一直划到拉斯维加斯附近的胡佛大坝,然后再顺流划回来,如是漂流两天一夜。
如果说,玩户外体验逆流而上是一种挑战。那么,博士换专业,则尽显青年人才敢于逐梦的胆气。
在博士阶段,唐鹤从通信专业换到集成电路专业。“换专业是很痛苦的。特别是号称模拟集成电路三大“圣经”课本的阅读最痛苦,看了忘,忘了看,唯有不停地重复研读。”唐鹤换专业吃了不少苦头。但他说,正因为失败了千百次,他获得的每一次成功,都会弥足珍贵,觉得之前吃再多苦都值得。
硅谷回蓉
国外没根,回来心里踏实
2007年,唐鹤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就读电子工程专业博士。仅用了3年,便提前毕业。同年,他加入美国硅谷一家科技公司,担任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师,工作期间共设计了5款MIPI芯片,所有芯片均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被用于著名公司的平板电脑、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中,创造产值上亿美元。
当在美国发展顺风顺水之时,他毅然选择回国。
原因很简单,回来踏实。国外再好,总有漂泊感,没有根,没有归属感,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呼唤,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成都是他的感情寄托所在,他选择了回到成都。他说,为国家的微电子发展做贡献,见证中国微电子事业的腾飞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微电子人的责任和使命。
唐鹤看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代,整个产业从规模到深度都在急速地成长和变革,尤其是国内企业对自主研制芯片的急切渴望和大量需求,再加上未来随着物联网(IoT)、5G通信和人工智能(AI)的应用和普及,必将引爆集成电路产业的又一次爆发性增长。
紧追东部沿海城市,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排在全国前列。唐鹤说,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产值有一定的规模,本地有很多相关企业、高校和研究所,尤其是这几年成都对集成电路产业极其重视,予以重点扶持,引进了很多全球知名的IC设计公司以及全球第二大的半导体企业格罗方德,再加上本地的一大批IC企业,未来的发展上升空间非常大,是微电子人干事业的大好机会。
相比而言,美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成熟,竞争格局相对定型固化,新生力量的发挥空间不大。
权衡之下,唐鹤的选择天平已经偏向了成都。这时,省“千人计划”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方向已定,他毅然回归。
“不在外面漂了,心里踏实。”回来5年,这是他最深的感悟。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后,政府搭建平台,帮忙对接企业,促进学术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唐鹤笑言,虽然进入的是“象牙塔”,但成都的“象牙塔”一点也不封闭,他已经和多家企业进行项目合作。
万物互联
他是虚拟与现实的“破译者”
芯片就像是人身体的骨骼和肌肉,APP则是灵魂和思想。一个手机里有二三十颗/类芯片。唐鹤研究的芯片是其中之一。
计算机只认识二进制的数字。它并不认识声音、图象、气味等这些来自于现实世界的信号。如何让计算机理解这些信号?唐鹤就是计算机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破译者”。
唐鹤用手机录音举例,声音录入手机,保存为二进制数字代码。播放录音,二进制数字代码又转换成声音。数字与声音,虚拟与现实,如何实现对话?这是唐鹤擅长的领域,他已开发出多款高性能ADC芯片。
目前,他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及院所开展了产业化合作。3D压控芯片是他最近和深圳某家著名芯片企业合作,完全自主开发出的一款芯片,预计明年将量产,应用在手机等场景。手指压住APP的图标,相当于鼠标的右键,可以弹出一排菜单;区别于现有的功能,该款芯片更是新增了多级和多点压力操控,实现了更高级操作——如在足球游戏中,压得越重,球踢得越远。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更是国家战略和成都市重点发展产业。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未来,人们的生活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唐鹤举例说,得益于集成电路的发展,未来几年,物联网将快速改变人们生活。比如,智能家电/家居、智慧城市、智慧楼宇、智能照明、环境监测、智慧农业、智慧物流、资产追踪、车联网等,未来任何一个物品都有可能植入一颗物联网芯片,然后被连到网上,用户可随时随地观察、控制和追踪这个物品。未来5年,物联网芯片将超过500亿颗,未来10年超过1000亿颗。
在成都深耕技术,唐鹤的研究也将运用于物联网。唐鹤认为,未来,在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成都的科学家们和工程师们设计的芯片及高科技产品,必将在这个万亿美元级别的产业里占有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http://laoyaoba.com/ss6/html/89/n-661989.html
责任编辑:星野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东方晶源YieldBook 3.0 “BUFF叠满” DMS+YMS+MMS三大系统赋能集成电路良率管理
- 2 NVIDIA重磅出击:三台计算机助力人形机器人飞跃
- 3 奕行智能(EVAS Intelligence)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出RISC-V计算芯片产品,共同助力新时代到来
- 4 智能驾驶拐点将至,地平线:向上捅破天,向下扎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