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芯片安全缺陷背后隐藏的黑洞

2017-11-23 10:22:54 来源: 官方微信

 

从“棱镜门”之后,我们总是在强调信息的安全,但是安全问题始终挥之不去,甚至于现在我们所强调的芯片安全功能也不再那么靠谱。

安全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英特尔芯片安全缺陷凸显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22日,根据《财富》杂志的报道,英特尔本周承认,该公司最近数年售出的PC芯片几乎全部存在多个严重的软件安全缺陷。

据了解,这些安全漏洞主要存在于英特尔CPU上的“管理引擎”功能,例如其全新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系列。

这些漏洞包括允许黑客加载并运行未授权的程序,造成系统崩溃,或者是模拟系统安全核查。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漏洞存在于英特尔最近出售的几乎每一款主流芯片,包括2015年推出的第六代酷睿芯片和去年推出的第七代酷睿芯片。

尽管英特尔芯片的设计用途是帮助用户运行软件程序,但这些芯片也内置了一些软件,以提供某些功能。英特尔芯片管理引擎能够提供安全功能并帮助电脑启动,但它也运行着一款名为Minix的旧操作系统。研究人员就是利用这款软件,才发现了能够欺骗英特尔芯片运行恶意代码的方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特尔芯片所显示的问题主要是基于软件方面的,也是因为软件安全的问题才造成了芯片的安全问题。

但是,软件是由人来设计的,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软件的缺陷可以通过不断的修补来弥补,但是这只是芯片安全的一个方面。


硬币的另一面——硬件安全
 

芯片安全就如同一枚硬币,硬币的一面是软件安全,而另一面则是硬件安全。

软件安全是由于人的疏失才造成的,可以通过软件的不断升级来补救,就如果英特尔的芯片安全缺陷问题一样,只要英特尔能够与厂商通力合作,解决这一问题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硬件问题则很难在后天补救。

尤其是在物联网应用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物联网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取海量的涉及隐私的相关信息,如何确保物联网信息的安全问题,就必须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同时做起。

但是,往往存在着许多客观因素制约着硬件安全的改进。

这就如果家庭的防盗功能一样,很多人都知道家庭安全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是在安装家里用的传统的门锁,还是采用指纹锁,防盗器,摄像头等等问题上,总是会囿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而最终选择放弃,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购买防盗设备的同时,就是在无形之中增加花费,而对于那些未曾遇见的盗窃,总是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还由很远。

芯片安全也是一样的道理。

尽管芯片厂商想方设法的提供多种不同的芯片硬件安全防护手段,但是很多客户基于车根本的考量,都会在尚未遇到大量的安全问题之前,存在侥幸心理,对硬件安全问题甚至是刻意的视而不见。

当然,也有一些客户也注重芯片的安全,但是也许是基于成本,也许是基于需求,会对硬件安全的选择做出错误的评估,从而造成没有选择适合需求的芯片。


芯片安全与安全芯片
 

在很多厂商的严重,提到芯片安全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芯片这一概念。

从目前安全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来看,比较热门的应用主要是智能手机。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功能的出现,各种恶意程序、个人信息的盗窃随处可见,都在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的安全。

在这种趋势之下,诞生了eSE和inSE两种完全不同的安全芯片。

其中,eSE是相对传统的解决方案,其方法就是将安全芯片植入手机,通过手机硬件芯片层面的隔离防护来保护手机的安全,但从硬件层面而言,这种分离的芯片方案更容易被破解。

而inSE这一概念,主要由华为提出,就是将安全芯片集成到处理器当中,从而提高防备来自物理层面的攻击,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以华为和荣耀的手机来看,今年旗舰荣耀V9,荣耀8,荣耀7,荣耀V8,千元旗舰畅玩6X,荣耀magic,荣耀8青春版等,都是有加密芯片模块。而这些加密芯片模块都在华为自研的芯片里面。

这样真的足够吗?

芯片安全问题,真的能够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安全芯片就解决了吗?

显然不是。

正如之前所说,芯片的安全需要厂商针对不同的应用提出不同安全等级的解决方案,毕竟不是所有的芯片都需要国防等级的安全芯片,家中使用的联网设备使用如此高等级的安全芯片岂不是大材小用?而且也不是一般消费者和厂商所能够接受的。

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明白芯片安全问题的解决逻辑,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明白攻击者的目标是什么。一般来说,芯片中的数据通常被作为攻击者的主要目标。

一方面,在一些诸如智能手机之类的典型应用当中,个人信息、密钥等安全信息必须能够以免遭非法访问的方式进行存储,这些信息对于攻击者来说都是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控制芯片中的信息也会被作为攻击者的主要目标,以无人驾驶为例,其产生的控制信息就可能是攻击者的主要目标,通过控制和修改控制信息,攻击者不仅仅能够获取信息,甚至是能够在无形中威胁乘客的安全。

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要素,芯片保护的方式可以针对存储器、CPU、总线、物理攻击、信道攻击等等不同的攻击方式。

例如,针对CPU保护可以采取全面数据路径保护的方式,针对信道保护可以采用协处理器以及内部加密的方式。

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分析关键信息所在,才能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来自厂商的威胁
 

然而事情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来自攻击者的威胁也不仅仅只是芯片安全的全部。

我们还应当时刻地方芯片本身存在的后门。

“后门”这个词很多人都不陌生。

实际上,很多被称为后门的问题往往是芯片设计上的瑕疵。

要知道,一个芯片由几百万个甚至几亿个晶体管构成,每个晶体管的功能和用途对于使用者来说不仅很难明晰了解,而且也不易一一检测查实。如果晶体管上存在“后门”,且使用者不易察觉,那么使用者信息安全受到的威胁显而易见。

与操作系统不同,芯片的后门从实施层面来看是非常简单的,且危害巨大。可以说,通过芯片后门能够获取使用者的所有操作、信息。

访问后门能够授权远程访问设备硬件。允许后门访问的被操纵的代码驻留在固件区域内。但是,在芯片中放置后门已经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充满了争议。

究其原因在于,低成本的制造过程为错误的后门打开了风险敞口。现在全世界有数百家低成本的代工厂,很多工厂的所有权都不是很清晰。这就在整个行业内带起了一种需求,即花钱对从这些代工厂生产出来的芯片进行去层,将其网络表和原有设计的网络表进行比对。


芯片后门才是最大的问题
 

芯片被誉为国家的”工业粮食“,世界各国都纷纷将芯片作为国家重点战略来抓。

虽然近年来,中国开始在芯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大国,很多芯片还是要以来国外进口,对于国产化来说,仅仅只能实现很少的自给程度。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家电、手机等在内的制造处于国外的控制之下,很难再打破业已形成的垄断,国内工业一旦用上“外国芯”将会形成长期依赖,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方面继续落后。

一个长期无”芯“的国家,只能被动地选择全球产业链的下层位置,去被动的忍受芯片安全、芯片后门的痛苦。


总结
 

英特尔PC芯片的安全缺陷一经爆出,我们瞬间觉得身边的每一台电脑都有可能遭受黑客的攻击,即便只是软件层面的缺陷,也值得我们去思考,更不用说那些难以明说,却又深深的刻在骨子里的硬件方面的威胁。

而要真正的重视并解决芯片的安全问题,就必须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对于芯片安全的认知程度,对安全缺陷的威胁要有深刻的认识,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二,虽然软件是基于人工设计,而存在软件中的安全漏洞一般又很难发现,但是不可轻易忽视,要与发现时及时补救。

第三,从硬件方面的芯片安全来说,其重要性要高于软件安全,也是最难以后天弥补的。无论是使用者还是厂商都应当明白芯片硬件安全的重要性,更应当针对不同的应用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物联网时代来临的今天。

最后,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在芯片领域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那么信息安全就如同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后门问题就难以杜绝。

而这,才是隐藏在芯片安全背后的真正黑洞!

文/半导体行业观察 李寿鹏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465期内容,欢迎关注。

R

eading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直接阅读)

奋力行军的中国存储器产业

重回正轨的Marvell

高通拒绝博通之后,角力才刚刚开始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更多内容

回复 科普 ,看更多半导体行业科普类的文章

回复 DRAM ,看更多DRAM的文章

回复 光刻 ,看更多光刻技术相关的文章

回复 三星 ,看更多与三星公司相关的文章

回复 全面屏 ,看更多全面屏相关的文章

回复 双摄 ,看更多关于手机双摄像头的文章

回复 毫米波 ,看更多与毫米波相关的文章

回复 IPO ,看更多与半导体企业IPO相关的文章

回复 展会 ,看《2017最新半导体展会会议日历》

回复 投稿 ,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 ,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责任编辑:李寿鹏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