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股份业绩大幅下滑 重组豪威科技蒙阴影
2017-08-29
11:41:30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8月23日,韦尔股份发布上市之后首份半年报,公司2017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下降1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81.01万元,同比下降14.85%;市盈率高达71.27。在重组豪威科技的重要关口,韦尔股份业绩出现如此大的波动,恐将使正在进行中的重组进程蒙上阴影。
业绩下滑 公司归咎于市场大环境
据悉,韦尔股份成立于2007年,一直从事半导体产品设计、销售和分销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车载电子、安防、网络通信、家用电器等领域。公开信息显示,移动通信行业是公司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韦尔股份中报也宣称,公司自行研发设计的半导体产品已进入小米、金立、维沃、酷派、魅族、乐视、华为等国内知名手机品牌的供应链。
根据韦尔股份中报,2017年上半年,韦尔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9.15亿元,较2016年同比下降12.46%;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881.01万元,比2016年同期减少14.85%。对此,韦尔股份解释称,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半导体分销业务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手机终端客户2016年底备货较大,2017年上半年采购下降所致,与此同时,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及支出亦同比大幅增加。但是半导体及元件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8.03%,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30.86%,这显然无法解释韦尔股份受行业冲击的影响为什么这么严重。
韦尔股份中报还披露了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子元器件代理及销售营业收入7.42亿元,而半导体设计及销售营业收入只有3.03亿元,另外还有内部抵销-1.31亿元,这说明韦尔股份本质上还是一家以电子元器件代理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上市跳水 重组豪威科技恐蒙阴影
成功上市之后业绩变脸跳水,同时出现了营收、净利双下滑的情形,这难免让投资者对韦尔股份未来的经营发展感到担忧。而与此同时进行的蛇吞象式的收购重组计划,更让人不得不产生质疑。
根据韦尔股份之前披露的信息得知,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3.51%;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23.32%;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9.83亿元,同比增长40.89%;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长8.95%。业绩不可以说不亮眼。但在成功上市的2017年韦尔股份业绩便迅速下滑,营业收入大幅跳水,2017年一季报公告营业收入3.98亿元,同比下降13.87%;中报公布中报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下降12.46%。
除了业绩下滑,韦尔股份的财务状况也一直遭受各种质疑。之前就有多家媒体披露,从财务报表看,韦尔股份2014-2016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保持增长,数据很漂亮,不过挣到手的真金白银却十分有限。据招股书披露,2014年-2016年,韦尔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91.66万元、-4679.16万元和7011.65万元,与同期净利润相差甚远。还有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韦尔股份短期借款达到5.54亿元。仅2016年,公司为筹资所支付的财务费用就高到3390万元。
为了千方百计筹钱,韦尔股份股东和高管还利用手中股权进行担保融资。实际控制人虞仁荣持有公司27943.5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4.64%,其中6500万股已质押。公司其他股东贾渊、周钺、方荣波等,也分别将其所持韦尔股份的股权,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获取银行短期借款。
在财务如此紧张、业绩上市之后即变脸下滑的同时,韦尔股份目前正停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拟购买标的资产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领先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案提供商。作为次新股的韦尔股份上市不足一个月便宣布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而6月5日收盘市值仅83.8亿元的韦尔股份要收购市值126.22亿元的北京豪威属于典型的蛇吞象,风险不可谓不大,有必要引起有关监管部门的注意。
业绩下滑 公司归咎于市场大环境
据悉,韦尔股份成立于2007年,一直从事半导体产品设计、销售和分销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车载电子、安防、网络通信、家用电器等领域。公开信息显示,移动通信行业是公司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韦尔股份中报也宣称,公司自行研发设计的半导体产品已进入小米、金立、维沃、酷派、魅族、乐视、华为等国内知名手机品牌的供应链。
根据韦尔股份中报,2017年上半年,韦尔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9.15亿元,较2016年同比下降12.46%;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881.01万元,比2016年同期减少14.85%。对此,韦尔股份解释称,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半导体分销业务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手机终端客户2016年底备货较大,2017年上半年采购下降所致,与此同时,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及支出亦同比大幅增加。但是半导体及元件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8.03%,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30.86%,这显然无法解释韦尔股份受行业冲击的影响为什么这么严重。
韦尔股份中报还披露了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子元器件代理及销售营业收入7.42亿元,而半导体设计及销售营业收入只有3.03亿元,另外还有内部抵销-1.31亿元,这说明韦尔股份本质上还是一家以电子元器件代理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上市跳水 重组豪威科技恐蒙阴影
成功上市之后业绩变脸跳水,同时出现了营收、净利双下滑的情形,这难免让投资者对韦尔股份未来的经营发展感到担忧。而与此同时进行的蛇吞象式的收购重组计划,更让人不得不产生质疑。
根据韦尔股份之前披露的信息得知,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3.51%;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23.32%;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9.83亿元,同比增长40.89%;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长8.95%。业绩不可以说不亮眼。但在成功上市的2017年韦尔股份业绩便迅速下滑,营业收入大幅跳水,2017年一季报公告营业收入3.98亿元,同比下降13.87%;中报公布中报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下降12.46%。
除了业绩下滑,韦尔股份的财务状况也一直遭受各种质疑。之前就有多家媒体披露,从财务报表看,韦尔股份2014-2016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保持增长,数据很漂亮,不过挣到手的真金白银却十分有限。据招股书披露,2014年-2016年,韦尔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91.66万元、-4679.16万元和7011.65万元,与同期净利润相差甚远。还有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韦尔股份短期借款达到5.54亿元。仅2016年,公司为筹资所支付的财务费用就高到3390万元。
为了千方百计筹钱,韦尔股份股东和高管还利用手中股权进行担保融资。实际控制人虞仁荣持有公司27943.5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74.64%,其中6500万股已质押。公司其他股东贾渊、周钺、方荣波等,也分别将其所持韦尔股份的股权,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获取银行短期借款。
在财务如此紧张、业绩上市之后即变脸下滑的同时,韦尔股份目前正停牌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拟购买标的资产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领先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案提供商。作为次新股的韦尔股份上市不足一个月便宣布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而6月5日收盘市值仅83.8亿元的韦尔股份要收购市值126.22亿元的北京豪威属于典型的蛇吞象,风险不可谓不大,有必要引起有关监管部门的注意。
责任编辑:admin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国产EDA突破,关键一步
- 2 在这个平台上,硬件创新跑出了“中国速度”
- 3 思尔芯第八代原型验证S8-100全系已获客户部署,双倍容量加速创新
- 4 Ampere 年度展望:2025年重塑IT格局的四大关键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