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RISC-V大赢家
2024-04-18
15:59:56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在谈到RISC-V时,每个人首先想到的公司肯定都不大相同。但于笔者而言,在一大串的的名单中,晶心科技(Andes Technology)无疑是其中最为低调的厂商之一。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IP企业,Andes在过去19年里其实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仅次于Arm的全球第二大CPU IP供应商,公司自研架构的内核也被全球不少客户采用。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此,在RISC-V崛起的时候,迅速切入了这个赛道,将其专有的AndeStar V3 ISA的创新引入基于RISC-V的AndeStar V5 ,借用过去丰富的经验成长全球领先的RISC-V IP供应商。
根据SHD的市场报告,自 2017 年 IPO 以来,晶心科技已奠定公司在RISC-V CPU IP 领域的领导者地位,过去七年销售额增长五倍。SHD在报告中同时还指出,晶心科技通过其全球客户在基于RISC-V的芯片出货量中占据了令人印象深刻的30%的市场份额,并且是第一大RISC-V CPU IP提供商。晶心科技强调,在刚过去的2023年,虽然整个行业仍面临库存压力,但公司的总出货量仍突破了140亿颗Andes-Embedded SoC的重要里程碑。
从自研架构到RISC-V
资料显示,晶心在2005年成立于新竹科学园区,虽然拥有了联发科等企业的支持,但晶心创立后,连续九年亏损,但这并没有阻碍公司前进的步伐。
在成立的早期阶段,晶心打造自有的RISC指令集架构。其指令集包括16位和32位混合长度指令,具有丰富的配置功能,例如通用寄存器、DSP 指令、浮点计算等,且拥有独特的Andes Custom Extension(ACE)框架,允许客户定义自己的指令并创造更多差异化。其 CoDense指令进一步压缩代码以节省空间。V3 向量中断架构具有优先级的中断控制器, 软件可用C语言编写启动功能和中断服务例程(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s)。V3 架构包含可选的内存保护单元 (MPU)用于运行安全 RTOS ,以及可选的内存管理单元 (MMU),可配置使 V3 系列,支持微控制器到基于 Linux 的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
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RISC-V横空出世,晶心科技也从2014年开始评估开源的 RISC-V ISA,并于 2015 年成为 RISC-V International 的创始会员及高级会员。
在晶心科技董事长林志明看来,之所以会盯上了RISC-V,是因为看到了其包括模块化及开源在内的几点优势。此外,设计人员可以在其中添加自己的自定义指令,这又是RISC-V能够被认可的原因之一。
熟悉RISC-V的读者应该清楚,从一组基本指令开始,然后添加指令模块:内存加载存储、整数、浮点、向量处理、DSP 等,非常简单的应用程序的RISC-V最低配置可能只需要 200 条指令。但从 200 条到几千条,不同的指令组合为 RISC-V 提供了广泛的灵活性。
2021年,晶心科技发布新闻称,公司成为首家采用RISC-V的主流CPU IP供应商,公司推出的AndeStar V5,支持64位和众所周知的RISC-V ISA作为其子集,并将把开放、精简和模块化的RISC-V带入主流SoC应用。
晶心科技强调,凭借新的AndeStar V5架构,公司将RISC-V合规性与晶心成功的AndeStar V3 IP核系列、便捷的功能(例如CoDense、PowerBrake和StackSafe)相结合,为64位嵌入式SoC设计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架构扩展(如自定义扩展、DSP扩展和安全扩展)。
在后续的发展中,晶心科技也推出了一系列的IP。这些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也让公司RISC-V产品成为了客户的首选。如下图所示,从授权金收入来看,RISC-V成为了晶心科技产品线中当之无愧的“扛把子”。
但如果从所谓的权利金角度看,晶心在RISC-V IP的表现和自研架构的V3想去甚远。这与RISC-V目前的应用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爆发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林志明看来,处理器IP有很明显的长尾效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RISC-V的权利金逆袭。
“就如V3处理器一样,RISC-V要在经历一段辛苦经营之后,才会有持续的营收,因此我们对于RISC-V持续盈利非常看好。”林志明接着说。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信心,是因为在他看来,RISC-V也的确到了即将爆发的重要节点。因为RISC-V的最后一道生态门槛已经跨过。
从处理器到加速器
作为一个以CPU起家的IP公司,晶心持续评估这个市场的各式机遇,这在RISC-V开始进军市场上时也不例外。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讲到,晶心科技在2017年推出了其第一代RISC-V处理器内核——AndeStar V5,基于该内核打造的的AndesCore(称为NX25)也在当年第三季度上市。
凭借其在CPU IP设计和开发方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晶心科技专注于开发跨越一系列性能点的RISC-V处理器IP,并为各种应用量身定制架构和功能集。据透露,目前,晶心核心打造的系统芯片广泛应用于5G、ADAS、AR/VR、人工智能、音频、蓝牙设备、云计算、数据中心、GPS、物联网、传感器融合、SSD、USB 3.0设备、视频游戏、触摸屏、语音识别、Wi-Fi和无线充电等应用。
光是在2023年,晶心就面向市场推出六款全新RISC-V核心,如D25F-SE、D23、N225、NX45V、AX45MPV还有 AX65。从上面的路线图可以看到,晶心科技提供了从入门到高阶广泛的处理器选择。这让他们能够协助客户在上述市场保持极强的竞争力。
除此以外,晶心科技也推动RISC-V走向汽车市场。
早在2022年,他们就面向汽车市场推出了安全增强型32位RISC-V CPU IP AndesCore N25F-SE。据晶心所说,这是市场上第一个完全符合ISO 26262汽车应用开发功能安全标准CPU IP。凭借其最先进的RISC-V CPU架构,晶心科技希望通过执行丰富的 FuSa 处理器路线图(其中还包括支持 DSP 的D25F-SE),为汽车处理器领域带来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提供卓越的性能、能效和安全性,以满足各种汽车应用的特定要求。
AI加速器也是晶心看好的RISC-V的一个应用领域。在林志明看来,这是因为AI还未定于一尊,而是还处于百花齐放、各出奇招的阶段。“但如果要适合让每个人实现工程方面的梦想,那晶心科的RISC-V就比Arm要来的架构来得合适。”林志明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如此说道。
晶心科技总经理苏泓萌博士也举例说道,早期的AI应用主要依赖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进入今年,Transformer模型也开始被广泛使用。因此RISC-V的技术团队正在将这些新算法融入到其架构环境中,以确保其处理器能够执行最新的AI模型。
“在AI领域,RISC-V的发展策略是将现有技术做得更加紧密和高效。并且不断进行优化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模型和算法。”苏泓萌博士强调。
于是在2023年,晶心就成功推出市场上第一个RISC-V向量处理器-AndesCore AX45MPV,支持最高1024位向量。作为对比,Arm的NEON只有256位。其中,与Meta自研芯片MTIA的合作,就是公司在这个赛道表现的一个典型范例。
据了解,Meta为每颗MTIA芯片集成64个PE,每个PE有两颗晶心科技的AX25-V100核心处理器。换而言之,每颗MTIA芯片中就有128个的内核。除了硬件以外,晶心的自动化工具Andes Custom Extension(ACE),也是Meta青睞他们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Meta在这颗芯片上采用的AX25-V100并不是晶心的标准内核,而是基于标准的AX25,针对Meta的要求而特别打造的。而从这个合作,我们也再次体会到了RISC-V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晶心也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帮助客户打造更多极具竞争力的新品。
林志明也透露,AI客户贡献了公司不少的营收,这足以证明晶心产品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
目标是成为唯一的领导者
如文章开头所说,在RISC-V方面,晶心是全球的领导者之一,但林志明给公司定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力争成为唯一的领导者。在他看来,AI、数据中心、高效运算和深度嵌入,都是RISC-V能发挥功用的地方,凭借公司的经验积累以及“软IP”的供应方式,Andes也能够在未来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和许多对RISC-V感兴趣的人一样,笔者同样对其性能,尤其是生态的成熟度有所担忧。但林志明却表示,RISC-V的生态已经很成熟,只有部分工具链的黏度可能不如Arm(例如工程师会从Arm的角度看RISC-V的工具链是否好用),但如果摒除这个心里障碍,RISC-V在微控制器(MCU)、网络应用、物联网(IoT)和安全性等领域的软硬件配套已经相当完善。
“Arm生态上有80%的应用也可以直接迁移到RISC-V上来。”林志明强调。“当然,在数据中心方面,RISC-V还是有所欠缺。还需要走过一段长路,进一步完善生态。”林志明补充说。
对于Andes来说,还需要面对的另一个挑战,那就是大客户转用自研的RISC-V内核。瑞萨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针对这个问题,林志明首先强调:“喝牛奶没必要开个农场”。
他表示,RISC-V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客户投身其中,这证明了RISC-V的可用性。而为了降低风险,这些大客户首先采用第三方提供的IP试试水,这也是情理之中。在这过程中,有些大客户按捺不住,想自研内核,也情有可原。不过,过去不少事例说明,这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从技术和成本上给客户提出双重的考验。最终就导致有些客户从转向自研,到再次转向第三方IP。
“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林志明直言”必须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才能跟上最新规格跟应用,自研内核的成本,很有可能高于采用第三方IP。”。
在谈到未来规划时,苏泓萌博士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晶心科技将以驱动创新为座右铭,制定未来之产品路线图:一方面,公司继续开发突破性能极限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提供强大的精简型处理器,以提高能效和安全性。将公司的专业知识与这个不断发展的行业的需求相结合,推动公司、客户和行业继续前行,塑造未来高性能、高效率的运算,满足包括汽车和人工智能在内的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过去19年里,我们一直都在研究CPU,这是我们的兴趣,也是我们唯一的兴趣,我们未来将继续坚持。”林志明最后说。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IP企业,Andes在过去19年里其实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仅次于Arm的全球第二大CPU IP供应商,公司自研架构的内核也被全球不少客户采用。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此,在RISC-V崛起的时候,迅速切入了这个赛道,将其专有的AndeStar V3 ISA的创新引入基于RISC-V的AndeStar V5 ,借用过去丰富的经验成长全球领先的RISC-V IP供应商。
根据SHD的市场报告,自 2017 年 IPO 以来,晶心科技已奠定公司在RISC-V CPU IP 领域的领导者地位,过去七年销售额增长五倍。SHD在报告中同时还指出,晶心科技通过其全球客户在基于RISC-V的芯片出货量中占据了令人印象深刻的30%的市场份额,并且是第一大RISC-V CPU IP提供商。晶心科技强调,在刚过去的2023年,虽然整个行业仍面临库存压力,但公司的总出货量仍突破了140亿颗Andes-Embedded SoC的重要里程碑。
从自研架构到RISC-V
资料显示,晶心在2005年成立于新竹科学园区,虽然拥有了联发科等企业的支持,但晶心创立后,连续九年亏损,但这并没有阻碍公司前进的步伐。
在成立的早期阶段,晶心打造自有的RISC指令集架构。其指令集包括16位和32位混合长度指令,具有丰富的配置功能,例如通用寄存器、DSP 指令、浮点计算等,且拥有独特的Andes Custom Extension(ACE)框架,允许客户定义自己的指令并创造更多差异化。其 CoDense指令进一步压缩代码以节省空间。V3 向量中断架构具有优先级的中断控制器, 软件可用C语言编写启动功能和中断服务例程(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s)。V3 架构包含可选的内存保护单元 (MPU)用于运行安全 RTOS ,以及可选的内存管理单元 (MMU),可配置使 V3 系列,支持微控制器到基于 Linux 的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
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RISC-V横空出世,晶心科技也从2014年开始评估开源的 RISC-V ISA,并于 2015 年成为 RISC-V International 的创始会员及高级会员。
在晶心科技董事长林志明看来,之所以会盯上了RISC-V,是因为看到了其包括模块化及开源在内的几点优势。此外,设计人员可以在其中添加自己的自定义指令,这又是RISC-V能够被认可的原因之一。
熟悉RISC-V的读者应该清楚,从一组基本指令开始,然后添加指令模块:内存加载存储、整数、浮点、向量处理、DSP 等,非常简单的应用程序的RISC-V最低配置可能只需要 200 条指令。但从 200 条到几千条,不同的指令组合为 RISC-V 提供了广泛的灵活性。
2021年,晶心科技发布新闻称,公司成为首家采用RISC-V的主流CPU IP供应商,公司推出的AndeStar V5,支持64位和众所周知的RISC-V ISA作为其子集,并将把开放、精简和模块化的RISC-V带入主流SoC应用。
晶心科技强调,凭借新的AndeStar V5架构,公司将RISC-V合规性与晶心成功的AndeStar V3 IP核系列、便捷的功能(例如CoDense、PowerBrake和StackSafe)相结合,为64位嵌入式SoC设计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架构扩展(如自定义扩展、DSP扩展和安全扩展)。
在后续的发展中,晶心科技也推出了一系列的IP。这些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也让公司RISC-V产品成为了客户的首选。如下图所示,从授权金收入来看,RISC-V成为了晶心科技产品线中当之无愧的“扛把子”。
但如果从所谓的权利金角度看,晶心在RISC-V IP的表现和自研架构的V3想去甚远。这与RISC-V目前的应用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爆发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林志明看来,处理器IP有很明显的长尾效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RISC-V的权利金逆袭。
“就如V3处理器一样,RISC-V要在经历一段辛苦经营之后,才会有持续的营收,因此我们对于RISC-V持续盈利非常看好。”林志明接着说。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信心,是因为在他看来,RISC-V也的确到了即将爆发的重要节点。因为RISC-V的最后一道生态门槛已经跨过。
从处理器到加速器
作为一个以CPU起家的IP公司,晶心持续评估这个市场的各式机遇,这在RISC-V开始进军市场上时也不例外。在上面的介绍中,我们讲到,晶心科技在2017年推出了其第一代RISC-V处理器内核——AndeStar V5,基于该内核打造的的AndesCore(称为NX25)也在当年第三季度上市。
凭借其在CPU IP设计和开发方面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晶心科技专注于开发跨越一系列性能点的RISC-V处理器IP,并为各种应用量身定制架构和功能集。据透露,目前,晶心核心打造的系统芯片广泛应用于5G、ADAS、AR/VR、人工智能、音频、蓝牙设备、云计算、数据中心、GPS、物联网、传感器融合、SSD、USB 3.0设备、视频游戏、触摸屏、语音识别、Wi-Fi和无线充电等应用。
光是在2023年,晶心就面向市场推出六款全新RISC-V核心,如D25F-SE、D23、N225、NX45V、AX45MPV还有 AX65。从上面的路线图可以看到,晶心科技提供了从入门到高阶广泛的处理器选择。这让他们能够协助客户在上述市场保持极强的竞争力。
除此以外,晶心科技也推动RISC-V走向汽车市场。
早在2022年,他们就面向汽车市场推出了安全增强型32位RISC-V CPU IP AndesCore N25F-SE。据晶心所说,这是市场上第一个完全符合ISO 26262汽车应用开发功能安全标准CPU IP。凭借其最先进的RISC-V CPU架构,晶心科技希望通过执行丰富的 FuSa 处理器路线图(其中还包括支持 DSP 的D25F-SE),为汽车处理器领域带来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提供卓越的性能、能效和安全性,以满足各种汽车应用的特定要求。
AI加速器也是晶心看好的RISC-V的一个应用领域。在林志明看来,这是因为AI还未定于一尊,而是还处于百花齐放、各出奇招的阶段。“但如果要适合让每个人实现工程方面的梦想,那晶心科的RISC-V就比Arm要来的架构来得合适。”林志明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如此说道。
晶心科技总经理苏泓萌博士也举例说道,早期的AI应用主要依赖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进入今年,Transformer模型也开始被广泛使用。因此RISC-V的技术团队正在将这些新算法融入到其架构环境中,以确保其处理器能够执行最新的AI模型。
“在AI领域,RISC-V的发展策略是将现有技术做得更加紧密和高效。并且不断进行优化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模型和算法。”苏泓萌博士强调。
于是在2023年,晶心就成功推出市场上第一个RISC-V向量处理器-AndesCore AX45MPV,支持最高1024位向量。作为对比,Arm的NEON只有256位。其中,与Meta自研芯片MTIA的合作,就是公司在这个赛道表现的一个典型范例。
据了解,Meta为每颗MTIA芯片集成64个PE,每个PE有两颗晶心科技的AX25-V100核心处理器。换而言之,每颗MTIA芯片中就有128个的内核。除了硬件以外,晶心的自动化工具Andes Custom Extension(ACE),也是Meta青睞他们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Meta在这颗芯片上采用的AX25-V100并不是晶心的标准内核,而是基于标准的AX25,针对Meta的要求而特别打造的。而从这个合作,我们也再次体会到了RISC-V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晶心也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帮助客户打造更多极具竞争力的新品。
林志明也透露,AI客户贡献了公司不少的营收,这足以证明晶心产品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
目标是成为唯一的领导者
如文章开头所说,在RISC-V方面,晶心是全球的领导者之一,但林志明给公司定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力争成为唯一的领导者。在他看来,AI、数据中心、高效运算和深度嵌入,都是RISC-V能发挥功用的地方,凭借公司的经验积累以及“软IP”的供应方式,Andes也能够在未来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和许多对RISC-V感兴趣的人一样,笔者同样对其性能,尤其是生态的成熟度有所担忧。但林志明却表示,RISC-V的生态已经很成熟,只有部分工具链的黏度可能不如Arm(例如工程师会从Arm的角度看RISC-V的工具链是否好用),但如果摒除这个心里障碍,RISC-V在微控制器(MCU)、网络应用、物联网(IoT)和安全性等领域的软硬件配套已经相当完善。
“Arm生态上有80%的应用也可以直接迁移到RISC-V上来。”林志明强调。“当然,在数据中心方面,RISC-V还是有所欠缺。还需要走过一段长路,进一步完善生态。”林志明补充说。
对于Andes来说,还需要面对的另一个挑战,那就是大客户转用自研的RISC-V内核。瑞萨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针对这个问题,林志明首先强调:“喝牛奶没必要开个农场”。
他表示,RISC-V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客户投身其中,这证明了RISC-V的可用性。而为了降低风险,这些大客户首先采用第三方提供的IP试试水,这也是情理之中。在这过程中,有些大客户按捺不住,想自研内核,也情有可原。不过,过去不少事例说明,这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从技术和成本上给客户提出双重的考验。最终就导致有些客户从转向自研,到再次转向第三方IP。
“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林志明直言”必须持续投入研发资源,才能跟上最新规格跟应用,自研内核的成本,很有可能高于采用第三方IP。”。
在谈到未来规划时,苏泓萌博士表示,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晶心科技将以驱动创新为座右铭,制定未来之产品路线图:一方面,公司继续开发突破性能极限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提供强大的精简型处理器,以提高能效和安全性。将公司的专业知识与这个不断发展的行业的需求相结合,推动公司、客户和行业继续前行,塑造未来高性能、高效率的运算,满足包括汽车和人工智能在内的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过去19年里,我们一直都在研究CPU,这是我们的兴趣,也是我们唯一的兴趣,我们未来将继续坚持。”林志明最后说。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东方晶源YieldBook 3.0 “BUFF叠满” DMS+YMS+MMS三大系统赋能集成电路良率管理
- 2 NVIDIA重磅出击:三台计算机助力人形机器人飞跃
- 3 奕行智能(EVAS Intelligence)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出RISC-V计算芯片产品,共同助力新时代到来
- 4 智能驾驶拐点将至,地平线:向上捅破天,向下扎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