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军:强化设计工艺协同,提升供应链安全
2023-04-19
07:37:44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4月17日-19日,第25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暨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正式开幕,会上,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设计分会理事长、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1专项)技术总师魏少军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随后,魏少军教授又以《强化设计工艺协同,提升供应链安全》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报告。
他表示,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在过去的三四十年当中,发生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是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由最初的模拟通讯到GSM、CDMA,再到3G、4G时代的三足定理,最后在5G时代完成了全球通讯的统一
“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如果移动通讯的标准出现碎片化,那就不可能再是全球通的移动通讯,所以想让大家从一个全球漫游、全国移动的通讯倒退回去,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魏少军教授说道,
而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又促成了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即产品技术的统一,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崛起,推动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出现了ARM+安卓、ARM+IOS这样的产品。
他表示,产品技术的统一也间接促进了全球供应链走向统一,例如,在美国设计的芯片可以在中国台湾完成代工,再运输到马来西亚去封装测试,最后运至中国,和韩国、日本、欧洲生产的其他元器件完成组装,最终生产出来的手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售卖,而产业和供应链的统一与全球化,又离不开移动通讯的发展和统一,在建立的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带来的市场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具体到半导体行业中,这三四十年中半导体产业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IDM模式逐步演进到Fabless+Foundry模式,最后演变成如今的Fabless+Foundry+Service模式,可以看到目前的设计工具、制造、封装、测试都以一种独立的形态出现,IP和设计服务也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分工协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体现出了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论点:生产要提升生产率,要提升它的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就是分工,要把分工细化。
魏少军谈到,这样的分工模式,让设计和制造的关系被大幅弱化,也使得半导体行业的工程师可以集中精力于设计或制造,不用去忧虑两者之间的关系,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已经形成了无缝衔接,让不同的企业可以借用各自的资源。
同时他也表示,目前半导体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一个大变局,有人开始尝试破坏半导体的供应链链,试图把中国排除在这条供应链之外,让更多国家开始担心自己被孤立和边缘化,刚开始大幅发展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面临着碎片化的窘境。
如何应对中国被孤立的情况呢,魏少军教授强调,国内不仅需要构建强壮的半导体供应链,也要正视这场严峻挑战,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停留在14nm,距离国际最先进的3nm工艺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因而国内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于最先进工艺的,而且能开发出更好的高性能芯片的设计方法。
魏少军表示,芯片设计工程师要补工艺的课,在经历过去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目前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短板,包括不仅限于:产品定义能力不强;创新不足,尚未摆脱跟踪和模仿;产品进步主要依靠工艺技术进步和EDA工具进步;同样的产品性能需要使用比竞争对手更先进的工艺,而同样的工艺做出的产品,性能往往落后于竞争对手;主要采用FOT流程,而不是COT流程,设计公司广泛依赖代工厂提供的PDK,没有能力开发自己的PDK等问题。这些短板在此前发展的过程中被忽视,而在半导体全球供应链被破坏,它们就成为了致命弱点。
魏少军认为,目前国内还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模式,在面临挑战之际,要尽快转换成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厂商需要打造“以产品为中心”的芯片制造新业态,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服务好客户,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让客户满意并取得发展。
最后,他总结道,在国内受到美国等国家在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中的排挤之际,不仅要努力维护现有半导体供应链完整性,也亟需构建一个强壮的半导体本地供应链,除了装备、材料的本地化外,强化设计与工艺的协同也是提升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任务。
他表示,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在过去的三四十年当中,发生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是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由最初的模拟通讯到GSM、CDMA,再到3G、4G时代的三足定理,最后在5G时代完成了全球通讯的统一
“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如果移动通讯的标准出现碎片化,那就不可能再是全球通的移动通讯,所以想让大家从一个全球漫游、全国移动的通讯倒退回去,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魏少军教授说道,
而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又促成了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即产品技术的统一,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崛起,推动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出现了ARM+安卓、ARM+IOS这样的产品。
他表示,产品技术的统一也间接促进了全球供应链走向统一,例如,在美国设计的芯片可以在中国台湾完成代工,再运输到马来西亚去封装测试,最后运至中国,和韩国、日本、欧洲生产的其他元器件完成组装,最终生产出来的手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售卖,而产业和供应链的统一与全球化,又离不开移动通讯的发展和统一,在建立的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带来的市场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具体到半导体行业中,这三四十年中半导体产业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IDM模式逐步演进到Fabless+Foundry模式,最后演变成如今的Fabless+Foundry+Service模式,可以看到目前的设计工具、制造、封装、测试都以一种独立的形态出现,IP和设计服务也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分工协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也体现出了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论点:生产要提升生产率,要提升它的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就是分工,要把分工细化。
魏少军谈到,这样的分工模式,让设计和制造的关系被大幅弱化,也使得半导体行业的工程师可以集中精力于设计或制造,不用去忧虑两者之间的关系,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已经形成了无缝衔接,让不同的企业可以借用各自的资源。
同时他也表示,目前半导体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一个大变局,有人开始尝试破坏半导体的供应链链,试图把中国排除在这条供应链之外,让更多国家开始担心自己被孤立和边缘化,刚开始大幅发展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面临着碎片化的窘境。
如何应对中国被孤立的情况呢,魏少军教授强调,国内不仅需要构建强壮的半导体供应链,也要正视这场严峻挑战,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停留在14nm,距离国际最先进的3nm工艺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因而国内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于最先进工艺的,而且能开发出更好的高性能芯片的设计方法。
魏少军表示,芯片设计工程师要补工艺的课,在经历过去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后,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目前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短板,包括不仅限于:产品定义能力不强;创新不足,尚未摆脱跟踪和模仿;产品进步主要依靠工艺技术进步和EDA工具进步;同样的产品性能需要使用比竞争对手更先进的工艺,而同样的工艺做出的产品,性能往往落后于竞争对手;主要采用FOT流程,而不是COT流程,设计公司广泛依赖代工厂提供的PDK,没有能力开发自己的PDK等问题。这些短板在此前发展的过程中被忽视,而在半导体全球供应链被破坏,它们就成为了致命弱点。
魏少军认为,目前国内还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模式,在面临挑战之际,要尽快转换成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厂商需要打造“以产品为中心”的芯片制造新业态,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服务好客户,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让客户满意并取得发展。
最后,他总结道,在国内受到美国等国家在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中的排挤之际,不仅要努力维护现有半导体供应链完整性,也亟需构建一个强壮的半导体本地供应链,除了装备、材料的本地化外,强化设计与工艺的协同也是提升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共筑国产汽车芯片未来,中国汽车芯片联盟全体大会即将开启
- 2 国产EDA突破,关键一步
- 3 Ampere 年度展望:2025年重塑IT格局的四大关键趋势
- 4 思尔芯第八代原型验证S8-100全系已获客户部署,双倍容量加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