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技术融合与创新,2021数字视网膜创新应用论坛成功举办

2021-12-31 11:32:23 来源: 互联网
12月28日,在鹏城实验室的指导下,由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ITISA)主办,国家“芯火”深圳基地(平台)、杭州博雅鸿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微纳感知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龙岗智能视听研究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协办的“2021数字视网膜创新应用论坛”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隆重举办。
 

本次活动以“鹏城启芯火,共创AI生态”为主题,鹏城实验室联合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雅鸿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微纳感知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等产、学、研、用单位共聚一堂,旨在助力行业内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聚集,破局数据孤岛,形成密切的战略合作,促进技术融合和创新,实现生态布局,最终服务于产业。让数字视网膜向视频领域更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加速产品化运作,实现产业生态的融合发展。
 
大会由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国新先生主持,杭州博雅鸿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惠柱先生做开场致辞,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AITISA)理事长高文院士作谢幕致辞。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院长顾问杜军先生、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罗伟节先生、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肇怀先生、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宇先生、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张兴明先生、深圳龙岗智能视听研究院副院长安欣赏先生、青岛新经济联合会主席喻东先生、东莞易事特集团CTO于玮先生、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永华先生、华友会会长俞渭华先生、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事物署代表等领导嘉宾及专业观众共一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鹏城实验室洪晓鹏:数字视网膜及其在智慧城市的应用
 
会上,鹏城实验室教授洪晓鹏首先登台并带来《数字视网膜及其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主题分享,他认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取向,主要是以智能制造、智慧应用为引领,来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人脑+经验”的模式将在智慧化发展下演变为“电脑+算法”的智能化模式,并覆盖智能化涵盖一二三产业。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而城市大脑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是算力和数据的汇聚地,是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集中展现,需要强有力的智能算力底座。不过,随着城市摄像头网络系统快速增长,产生大量的图像和视频,从而形成大数据的大爆炸;而城市大脑的感应体系建设往往滞后于呈指数增长的数据,行业提出了视频数据量与高效压缩方法的需求,
 
为此,洪晓鹏提出,城市大脑应该向人脑学习分工协调,可采用仿生物视网膜的视觉计算架构来优化现存问题,让智能化的端边侧使系统更灵活,在云侧作为智能主体提供更强大智能资源,并优化存储传输使系统更经济。
 
会上,洪晓鹏同时重点分享了新型视觉编码架构,据他介绍,多层次视网膜可表示为:视频编码+特征编码,其中,视频编码应对存储和离线观看的影像重构(人),特征编码则用于模式识别和场景理解的紧凑特征表示(机器);且两者可扩展联合,模拟生物视网膜,支持视频流与特征流联合编码优化。
 
 
北大信息杜军:基于数字视网膜为视觉智能产业赋能
 
接着,由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院长顾问、浙江智慧视频安防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军带来《基于数字视网膜为视觉智能产业赋能》主题分享。
 
杜军从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引出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据杜军介绍,数字经济时代,杭州作为新崛起的明星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正谋划建设以智能视觉产业为主导的“中国视谷”,建设国内领先、全球重要的视觉产业环境最优地。同时,北大信研院参与《“中国视谷”建设方案》的编制和“中国视谷”的建设工作。
 
针对数字视网膜“新型视觉编码架构”,杜军表示,将由城市大脑2.0中的“视频流,特征流,模型流”多流结构提供支持,当系统通过视觉收集视觉数据时,传感器执行高效的视频数据编码和特征提取,然后通过特征流和视频传输到城市大脑;同时城市大脑将采集到的数据用于学习,再将学习到的模型通过模型流发送到前端设备进行更新。杜军认为,这种协同计算模式(视频流、特征流和模型流)克服了端边云环境中模型复用和传输的瓶颈。
 
分享中,杜军同时对智慧安监、智慧市场、智慧灯杆、高点大场景等实战案例及应用效果展开了分享。
 
 
大华股份殷俊:AI,驱动数智未来
 
紧接着,由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裁、先进技术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殷俊带来《AI,驱动数智未来》主题分享。
 
殷俊表示,基于以视频为核心的“全感知、全连接、全计算、全智能”领先能力,大华股份正在构建行业领先的数智底座,并与行业共建共赢、推动产业全生态建设,加快产业化落地,驱动城市和企业可持续与创新发展。
 
其基于AIoT/物联数智平台两大技术战略向与会嘉宾分享了AI如何加速数据智慧化、如何优化业务架构、如何赋能产业落地等方案及方法论。
 
期间,殷俊也就环保行业场景化AI应用进行了详细分解,殷俊表示,该方案的核心是国内首创的双云脑架构,通过在政务网部署新城云脑,实现新区各管理单位数据打通,为公安、应急、交通运输等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宏观监管、决策分析、横向协同共治等服务;同时在互联网部署海信云脑,串联居民家庭、社区、城市医院、学校、商场等千业百态的场景,通过智通城、信我家平台、海信爱家平台等为老百姓提供统一服务入口。
 
 
海信网络刘微:数字视网膜技术在交通及公安等行业实战应用
 
随后,青岛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公共安全事业部本部总经理刘微博士带来《数字视网膜技术在交通及公安等行业实战应用》主题分享。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到2020年底,全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近几年市场复合增长率约16%。另据《三胜咨询》统计,国内智能摄像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超过100亿元。未来市场复合增长率约25%。刘微博士认为,前端智能设备的增长率远高于行业增长率,前端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会上,刘微博士从电子警察发展历程、视频AI应用影响因素、声像一体机等角度分享了数字视网膜技术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工程问题,如编解码对图像的损失、网络卡顿、传输丢包等,刘微博士据此表示,AI前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从源头实现AI检测,提升AI的高精准应用。
 
刘微博士同时分享其实战成果,据了解,海信网络在实践中,形成了突出双向交互、独立智能体的理念,对于客户来说,由被动监控转变为主动服务,由事后查看转变为事中处置;实现能看、能听、会说话,及时发现、现场即时反馈应用,同时,创新性配置低功耗蓝牙模块,可与手机端数据交互,配合实现身份确认、主动服务等。
 
以高点监控方案为例,可以解决视野窄、目标跟踪难等问题,实现道路拥堵、路口排队、出口道溢出、异常停车4类事件预警。
 
在交通事故检测与处警中,视网膜应用适用于城市交通、高速公路两大类交通场景,覆盖日间全时段及晴、阴、雨、雪、雾5类天气情况;以及包括车车事故、单车肇事、机非事故、机动车行人事故、高速事故5类事故检测,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
 
会上,刘微博士还分享了基于视网膜技术实现的异常行为检测,如吸烟、打电话、烟火侦测、人员离岗分析等多种异常行为检测算法,根据场景需求灵活配置智能分析策略,实现实时有效报警,还可进行声光报警进行劝阻并加以制止。
 
 
博雅鸿图辛博:数字视网膜芯片及系统应用
 
杭州博雅鸿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辛博博士带来的是《数字视网膜芯片及系统应用》主题分享,其认为,仿生物视觉的高效视觉计算技术适用于智慧城市、安防分监控、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等视觉应用场景。
 
据辛博博士介绍,数字视网膜具有全网/全局时间戳、高效编解码技术、主动交互式感知中枢等特点,近年,博雅鸿图致力于数字视网膜芯片的研发,提供有编码IP核芯片、解码芯片等完整解决方案,为数字视网膜的创新应用提供强有力的底层支撑。
 
会上,辛博博士重点分享了GV9531这款自主可控芯片,据其介绍,该产品使用了国产自主的CPU,支持AVS2、H.264、H.265压缩格式,可提供更通用的算力平台,支持完整的视频接入接口,并内置有丰富的结构化算法,以及软件SDK开发,让下游厂商可以更灵活地开发AI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该产品还提供有数字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尽可能地放大该芯片在视频领域的处理能力,可以提供完整的数字视网膜闭环应用场景。辛博博士同时就该产品在数据湖、公安场景应用、互联网视频编解码、城市大脑等实战案例进行了分享。
 
 
微纳王丹:机器听觉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最后,深圳市微纳感知计算技术有限公司CEO王丹给与会者带来《机器听觉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主题分享。王丹认为,目前视觉技术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听觉应用仍有待提升和实战。
 
王丹认为,可以通过多麦克风的方案来赋能智慧城市实战应用。在智能交通领域,如违法鸣笛、改装炸街等视觉无法捕捉的感知信息,通过微纳灵听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即可实现,该方案集成的专业定向声学雷达,通过核心机器听觉算法实现滤除环境干扰噪声(车辆引擎声、刹车声、建筑噪声等),并能精准锁定目标声源位置,定位违法车辆,合网络摄像头将实时生成可视化声音云图,自动识别车牌取证,提供执法证据。
 
此外,在公安信息化建设大潮中,也有着很强的音频采集需求。微纳对此提出了微纳灵听公检法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拾音终端+智能音频分析平台+云计算管理平台”方案,可实现高保真语音及声纹采集,并能在1对1审讯、谈话中对分离声源;同步支持声纹识别、多语言语音转录等功能,助力公安建设重点人员声纹库,便捷化司法审讯,提高破案率。
 
在平安城市中,同样亟需更优质的音视频监控系统,对此,微纳灵听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将Link Ear Array技术、Link Ear Local AI技术与平安城市监控系统结合,实现基于异常声音事件检测及特定目标空间位置触发的音视联动处理。
 
最后,王丹也就微纳灵听在智慧路灯、智慧园区、平安校园、户外广场、智慧社区等行业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享。
 

 
主题分享后,大华股份、海信网络、博雅鸿图、微纳感知4家单位,在高文院士、赵永华先生、罗伟节先生、刘肇怀先生、贾惠柱先生、张国新先生的见证下,就数字视网膜应用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旨在共同推进数字视网膜创新发展。

 
论坛最后,由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高文院士致辞,高院士表示,数字视网膜的推进已有3年时间,目前理论框架已较为清晰,但在应用中,仍需完善和演进。目前,数字视网膜已开始导入云端,在人、车、物的检测应用中,拥有更丰富的场景训练,有助于增强平台系统的实战能力,未来,多模态版本将会覆盖视频、声音等感知数据,同时也将提升数据感知的密集度。
 
高院士同时提醒道,数字视网膜创新应用仍处于初始阶段,需行业同仁加强合作、加大创新力度,共同推进数字视网膜向更高层次演进,以更高起点实现技术落地,提升行业赋能价值。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