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三个阶段

2021-09-26 14:00:33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转载自公众号「 半导体风向标 」,作者: 科技首席 l 陈杭 ,谢谢。


通过复盘近三年美国的三轮芯片封锁,我们总结出中国半导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轮封锁: 2019年5月限制华为终端的上游芯片供应商,目的是卡住 芯片下游成品


第二轮封锁: 2020年9月限制海思设计的上游晶圆代工链,目的是卡住 芯片中游代工


第三轮封锁: 2020年12月限制中芯国际上游半导体供应链,本质是卡住 芯片 上游设备


我们看到 美国的封锁是顺着产业链一直到最上游的底层供应链


华为作为 中国科技的丰碑 ,其产业链极为复杂。我们试图从四个角度: 应用、生态、芯片、穿透 ,层层递进,逐步进阶来理解华为,并借此窥探国产半导体产业集群的未来机遇。


1. 应用视角看华为:成长飞轮上的华为



我们基于亚马逊原始飞轮的核心思想,复盘华为过去 30 年“起承转合”的业务发展过程,率先提出华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无边界扩张的科技巨头,其业务扩张路径同样符合飞轮模型的底层算法。本节旨在通过借鉴该理论,从四个层次构建华为成长的飞轮模型,以应用的视角来探寻华为的业务轨迹和成长边界。

1 底层飞轮(起):主要是指 ToG 的运营商业务。 运营商业务是华为故事的起点,完成了原始积累,在经历 2G 起步、 3G 追赶、 4G 同步后,并实现 5G 超越。公司的通信设备产品完整布局基站接入网,传输网以及核心网络全产业链。经过 4G 多年的积累, 2017 年华为首次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运营商, 2019 年运营商业务收入 2967 亿元。 5G 时代公司制定行业通信标准,抢占先发优势。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是完成原始积累的业务,并通过研发不断提高运营商业务地服务质量,形成正向循环,带动飞轮的高速旋转。

2 第二层飞轮(承):主要是指 ToC 的消费者业务。 消费者业务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硬件,向外辐射手机配件、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硬件终端,以及互联网应用等,核心在于打造人的数字化与互联化。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成功同样适用于我们提出的“ 4A ”护城河理论, 始于颜值 :来自外观极致设计和工艺; 痴于交互 :华为在光声触等人机交互领域逐渐成为创新的引领者; 忠于生态 :打造消费者业务全场景智慧化 IoT 生态系统; 成于运营: 全球视野下极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华为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化的极致体验,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3 第三层飞轮(转):主要是指 ToB 的企业业务。 企业级业务志在拓展万亿新蓝海,华为基于在运营商业务中积累的能力,拓展 ICT 产业, 2018 年营收突破 100 亿美元,年复合 40% 增长,中国区营收超过 500 亿元,云伙伴数量增长近 1 倍,在线用户增长 15 倍,在该领域已经远超本土竞争对手。公司携手上万家公司合作共赢一起分享成功成果。通过“无处不在的联接 + 数字平台 + 无所不及的智能”,致力于做数字中国的底座。企业业务通过打造数字平台为底层飞轮提供了有力支撑。

(4) 第四层飞轮(合):主要是指提供底层基础设施的ToT业务。 全栈+全场景芯片是华为2C、2B、2T业务的底层技术支持。1、麒麟是全球领先的国产SoC芯片,主要面向华为智能手机。2、昇腾AI芯片采用“达芬奇架构”,实现全场景覆盖,同时为2C的消费类产品、2B的服务器、2T的IoT终端提供AI解决方案。3、鲲鹏芯片主要用于泰山系列服务器,为云计算业务提供强大算力。4、5G芯片包括终端基带芯片(巴龙系列)和基站核心芯片(天罡芯片)是数字世界的内核。华为To T业务聚焦构筑全栈的平台能力和端到端服务能力,并开展全方位生态合作,成为前三大飞轮正常运转的有利支撑。


2. 生态视角看华为:鲲鹏/鸿蒙生态


华为四大应用场景的实现源自于硬件与人的交互,而隐含在硬件与人之间的软件起到了重要的联结、优化作用。华为以服务器为窗口,以鲲鹏芯片为基石,将产业版图扩展到虚拟化、大数据平台、存储、数据库、中间件、云服务、管理服务等软件场景,塑造了宏大的鲲鹏生态体系。


开发者是鲲鹏生态持续扩张的核心动力,华为“基础软件”方向的发展为开发者赋能。华为推出 CloudIDE 助力开发者部署鲲鹏云原生应用,向开发者提供按需配置、快速获取的工作空间,帮助开发者者掌握软件迁移、编译构建和系统优化的能力等。华为打造面向 B 端的开源操作系统 openEuler ,奠定了鲲鹏软件生态的基础平台。

基于 CloudIDE 开发平台和 openEuler 操作系统,华为与优质合作伙伴不断对鲲鹏生态增砖添瓦,与用友网络、金蝶国际合作聚焦于 ERP 领域的发展,与中国软件、太极股份合作推动数据库建设,与东方通、普元信息等合作着力于中间件发展,与金山办公、万兴科技合作推进办公软件领域国产化发展等。

鸿蒙生态潜力巨大, HMS 助力华为乘风破浪。在鲲鹏生态茁壮发展的当下,华为也在逐步构建消费电子领域的鸿蒙生态。在消费电子场景下,华为构建面向 C 端的“鸿蒙生态”,并通过 HMS 搭起应用 APP 与鸿蒙 OS 之间的桥梁。就像 GMS Android 生态保驾护航一样,华为的“鸿蒙”也需要 HMS 为其优化与第三方 APP 的交互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从而助力华为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

3. 芯片视角看华为:芯片自主设计的进阶


华为生态的基石来自于芯片支持。 硬件设施需要芯片控制其功能的实现,软件需要依照芯片架构确定其开发方式,芯片是华为生态实现的底层基础。从应用场景到底层芯片,华为完成了“终端 - 生态 - 芯片”的产业布局。


ToG 场景,华为对终端基带芯片(巴龙系列)和基站核心芯片(天罡芯片)持续迭代,抓住 5G 基建带来的历史机遇。

ToC 场景,华为麒麟是全球领先的国产 SoC 芯片,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窗口,向外辐射手机配件、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硬件终端,以及互联网应用等。

To B 场景,华为鲲鹏芯片奠基了 openEuler 生态,服务于服务器场景,主要用于泰山系列服务器,为云计算业务提供强大算力。

ToT 场景,华为升腾 AI 芯片采用“达芬奇架构”,实现全场景覆盖,同时为 2C 的消费类产品、 2B 的服务器、 2T IoT 终端提供 AI 解决方案。并且,华为还有专注于家庭场景的凌霄系列芯片,专注于视频编解码的 IPSoC 芯片等。

作为中国自主芯片研发的代表企业,华为的芯片开发代表了中国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是中国摆脱芯片技术依赖的强大支撑。然而,芯片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华为在芯片架构和 EDA 软件方面也需要依赖其他厂商的技术支持。华为的芯片设计需要 ARM IP 核授权,需要 Synopsys Cadence Mentor 三家高端 EDA 软件工具,即使有部分国产预备厂商,但先进制程仍难以满足需求。

4. 穿透视角看华为:正在崛起的中国半导体产业


华为海思的芯片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众多领域达到世界顶级水平,芯片设计作为产业链的一环,还需要来自台积电制造代工环节的支持,而支撑整个制造代工环节的关键一环则是半导体六大核心设备(光刻机、刻蚀设备、镀膜设备、检测设备、清洗设备、离子注入机等)。


把华为半导体元器件分为五大板块( SOC 芯片、面板、存储芯片、 CIS 、通信射频芯片),通过对每一细分板块产业链进行穿透式分析,我们认为在产业链一体化协作体系下,设备、制造、材料等三大国产半导体公司集群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对于 SOC 芯片 ,以麒麟 990 系列为例。目前,全球 EDA 工具市场基本被 Synopsys Cadence Mentor 等三巨头瓜分,这就导致了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几乎 100% 采用国外的 EDA 工具。代工环节支撑麒麟系列生产的主要为台积电,其当前产线上半导体六大设备主要为:光刻机( ASML 、佳能、尼康)、刻蚀设备(应用材料、泛林)、沉积设备(应用材料)、检测设备(科磊半导体、泰瑞达)、清洗设备(科磊半导体)、离子注入机 (Axcelis) 等。

对于面板 ,以 OLED 为例,其生产厂家主要为三星、京东方,但其产线上的尖端设备多为国外进口设备。 LTPS-AMOLED 工艺流程融合显示面板行业的诸多尖端技术,尤其是 TFT 阵列和 Cell 成盒两段工艺,包含众多复杂工艺,关键设备基本由美国、日本、韩国企业所垄断。蒸镀是 OLED 的核心 全球蒸镀机(尤其蒸镀封装一体机) 生产几乎被 Canon Tokki 独占。 美国 Coherent 公司更是在 AMOLED 技术前段核心制程工艺拥有绝对领先优势的 LTPS 退火的线束准分子激光系统供应商 。在面板材料方面,玻璃基板的生产也长期以来由美国的康宁( Corning ),日本的旭硝子( AsahiGlass )所垄断,其中康宁的市场份额接近 50%

对于存储芯片 ,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最大下游,在整个集成电路市场中占比最高,市场集中度也最高。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份额基本由前三巨头垄断(三星、美光、海力士)。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与 SOC 芯片类似,主要为 光刻机( ASML 、佳能、尼康),刻蚀设备(应用材料、泛林)、沉积设备(应用材料)、检测设备(科磊半导体、泰瑞达)、清洗设备(科磊半导体)、离子注入机 (Axcelis) 等。

对于 CIS ,在供应商市占率分布方面, Sony 与三星仍是全球最主要的 CIS 元件供应商,两家公司联手共计近七成市占率。豪威科技作为中国国内 CIS 元件的知名厂商,生产 CIS 元件的代工厂有中芯国际、台积电、华虹、华力等,以上代工厂产线上的核心设备包括:刻蚀设备(应用材料、泛林)、沉积设备(应用材料)、清洗设备(科磊半导体)等。

对于射频前端 ,射频前端模组主要由射频开关、 LNA PA 、滤波器、双工器五部分构成,其中,高端滤波器和 PA 被国际巨头垄断。滤波器主要有 SAW BAW 两大类,在 SAW 滤波器市场中,前五大厂商( Murata TDK TAIYOYUDEN Skyworks Qorvo )占据了 95% 的全球市场,而 BAW 滤波器市场基本被 Broadcom 所垄断。全球 PA 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也是被 Skyworks Qorvo Broadcom Murata 占据,合计市场份额为 96% 。由于模拟器件对工艺要求较高但对制程要求较低,目前全球射频器件龙头厂商大多采用 IDM 模式,而国内射频器件厂商则以 Fabless 为主。国内主要射频代工厂商三安集成核心设备主要包括:刻蚀设备(应用材料、泛林)、沉积设备(应用材料)、清洗设备(科磊半导体)等。

通过对各个半导体元器件的拆分来看,华为已经在其领域做到了极致,但是半导体产业链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完全承担,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一体化协作体系,这个体系不应也不可逆转, 但也需要国产半导体供应链的共同努力建立完备生态 。半导体行业作为全球化分工的行业,未来必将面对产业链的共同发展。站在智能世界的入口,半导体产业的机会将远大于竞争!

为了应对这种生存环境的巨变,中国半导体工业也进行了三轮大级别的调整:

第一个阶段:终端厂带动上游设计和封测。

我们将半导体分为上中下游,其中最下游的就是fabless和封测,芯片下游与终端厂(手机、电脑等)直接绑定,所以我们看到2019年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将相当部分的 芯片订单转移到国内“备胎”供应链,直接显著推动了国产芯片设计(模拟、数字、射频、存储)和封测公司收入、业绩的加速增长 。除了采购国产供应链,华为海思依据其多年深厚的专利积累和研发,在芯片设计的多个领域都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整个芯片设计行业因为外部压力引来了一次大级别的拉动, 这是2019年开启的A股半导体牛市背后的原 因。

第二个阶段: fabless 带动上游晶圆代工厂。

由于全球所有晶圆厂包括 台积电都采用了大量美国技术(半导体设备、材料、EDA/IP) ,美国对华为的第二轮实体清单限制直接针对Fab代工, 此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缺少芯片成品,到缺少芯片代工。 在海外Fab厂不能为华为海思提供晶圆代工后,国产晶圆厂成为替代必选方案,中芯国际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国产fabless巨头的通力配合下,已经在2020年量产了14nmFinFET工艺,并向N+1节点过渡,这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历史性突破,成为全球第三家FinFET fab成员,代表了工艺调校方面的阶段性突破,也 为国产成熟工艺fab厂提供了经验

第三个阶段:晶圆厂带动上游设备和材料。

在FinFET工艺陆续突破之际,2020年末美国新一轮实体清单直接指向了fab中芯国际,因为半导体设备是晶圆厂的底盘,而美系设备商大约占据了一条fab产线的50%份额(PVD、刻蚀机、CVD、Imp、Clean、Furnace),AMAT、LAM、KLAC都是全球垄断级别的设备巨头,在先进节点工艺上依旧无可替代。但是在成熟工艺节点,国产和日本设备可以实现相当程度的替代, 当下摆在中国半导体工业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少工艺,而是缺少半导体设备和材料 。由于欧洲ASML的DUV光刻机(.13um -7nm)一直无阻碍供应中国,所以未来中国半导体工业的核心矛盾就是从根技术(半导体设备、材料)上补短板,实现真正的供应链安全。

在国产替代+周期复苏的双重驱动下,看好设备、制造、材料等三大国产半导体公司集群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基于此,未来中国半导体将走向成熟工艺、走向双循环、走向根技术

1 由单纯追求先进工艺 -> 回归成熟工艺 (“新55nm”远大于“旧7nm”

2 由外循环 -> 内外 双循环 (去A化,而不是国产化)

3 补短板由干技术 -> 根技术(设计、制造其实不是根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809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芯片公司新难题,40万年薪招不到应届生?

晶圆代工市场即将迎来历史性时刻

外媒眼中的中国半导体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识别二维码 ,回复下方关键词,阅读更多

晶圆|集成电路|设备 |汽车芯片|存储|台积电|AI|封装

回复 投稿 ,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 ,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