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正在走出生态困局?

2021-06-22 21:25:35 来源: 互联网
2021年6月22日,RISC-V 2021中国峰会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本届峰会旨在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提供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全面推动RISC-V在中国及全球的发展、推广RISC-V产业领域创新技术产品,以及推动RISC-V的科研及教学,助力产业人才的培养。
 
活动期间,芯原股份策划并主持了“RISC-V产业及生态发展”的圆桌论坛。芯原股份创始人戴伟民,红帽高级软件工程师傅炜、开源芯片基地CEO郭晶、芯来科技执行总裁彭建英和复旦微电子集团总工程师沈磊,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为领先的芯片设计服务和半导体IP供应商,芯原在RISC-V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2018年9月,受上海市经信委推荐,芯原作为首任理事长单位,与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协作,联合数十家国内RISC-V领域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成立了中国RISC-V产业联盟(CRVIC)。联盟迄今已发展130家会员,对于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国产芯片的进步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戴伟民表示,随着本土CPU产业对自主、可控、繁荣和创新的期望,以及物联网时代对定制化、低功耗、低成本、灵活性的行业需求,RISC-V逐渐成为了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
 
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目标是成为指令集架构领域的Linux,与ARM分庭抗礼。当前芯片自主创新研发是大势所趋,RISC-V开源架构已得到行业的积极实践与探索,正在成为全球芯片创新的大趋势,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布局。
 
英特尔并购SiFive的动机是什么?
 
近日,英特尔拟20亿美元收购SiFive的消息成为行业讨论的热点。由于SiFive在RISC-V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同时是RISC-V基金会的高级会员单位,拥有较高的地位,因此,此笔收购案格外引业界关注。
 
 
大家对于SiFive应该并不陌生,SiFive成立于2015年,基于RISC-V架构提供芯片IP,IP产品组合涵盖从高性能多核异构应用处理器到面积优化的低功耗嵌入式微控制器。实际上对SiFive感兴趣的不仅仅只有Intel,目前,SiFive正在考虑要接受这些潜在买主的出价,或是继续保持独立,寻求进一步的投资。
 
那么,英特尔想要并购SiFive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并购成功对英特尔的发展方向有哪些影响?
 
复旦微电子集团总工程师沈磊表示,英特尔正是看到了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在自身CPU业务加持基础上,寻求向下延伸,形成完整的“云侧管边端”的AIoT生态圈,发挥更大的生态价值。当今时代,技术和产业边界正在逐渐融合,在融合与合作中进一步做大做强。
 
芯来科技执行总裁彭建英认为,任何一家商业公司的收购都是在从自身战略和发展方面在考虑,英特尔此次收购也是希望从战略和业务上带来突破,从不同侧面向下走,云边端三领域融合,保持好的市场占有率。对于新的应用市场和技术,英特尔不一定全部都要用X86,倘若对SiFive收购成功,英特尔将开展新的方向,新的战略领域,对自身反而没有包袱。
 
不难理解,RISC-V在现在和未来十年对于处理器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特尔希望捷足先登提前布局的发展战略。收购SiFive可能对英特尔来说是强化与Arm竞争地位的举措,RISC-V的发展壮大不仅对Arm是一种竞争,若收购成功,也不排除英特尔希望借此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与英伟达、AMD相抗衡的意图。
 
英伟达如果成功并购ARM,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有哪些影响?
 
另一边,2020年9月,英伟达计划400亿美元收购ARM的消息也早已吊足了大家胃口,业界众说纷纭。戴博士就此向嘉宾抛出问题——英伟达如果成功并购ARM,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有哪些影响?
 
 
沈磊表示,除了性能外,Arm的成功奠基于其中立性。如果ARM被收购,ARM中立地位将受到质疑。进而将帮助新的中性指令集的发展,RSIC-V作为中立的一份子,将有望成为新的替代,对RSIC-V带来促进作用。
 
彭建英指出,“公司收购背后是其自身的战略意义,从产品角度和技术上做更深入的创新与合作。在当前RISC-V市场占有率较低的情况下,失去ARM之后,RISC-V能否成为主流,替代ARM,仍是一个未知数。但英伟达并购ARM,对RISC-V和行业厂商的发展是利好的时间窗口。”
 
的确,RISC-V的出现是实现自主可控的历史新机遇,其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尤其契合了当前AIoT时代应用定义芯片的趋势。自从英伟达与Arm宣布合并后,市场上对RISC-V的兴趣以及其机会随之升高,但原因不只如此。美国对中国的种种限制,也是让RISC-V进一步推进在中国市场发展,获得许多新创公司青睐的一大原因。
 
有AI芯片业内人士向笔者表示,目前,大多数公司一直在考虑将转向开放性ISA纳入公司策略的一部分,各家公司都在认真将转向开放性ISA视为策略性要务,有越来越多寻求不同业务模式的设计者转向RISC-V。
 
从Semico Research给出的数据也能佐证行业动态趋势:预计2025年采用RISC-V架构的芯片将实现624亿颗的出货量。从2019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46.2%。
 
基于RISC-V的CPU,该和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实现共赢?
 
戴伟民从操作系统角度切入进行提问:“X86和Windows,ARM和安卓互相成就。基于RISC-V的CPU该和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实现共赢?”
 
 
傅炜认为:“RISC-V作为开源架构,不会局限于某一个操作系统,各操作系统在不同领域都有各自擅长的表现,因此,需要根据应用场景和产品来选取操作系统。RISC-V如果仅限于某个操作系统,将会丢失开源定位和优势。”
 
郭晶表示,基于RISC-V天然的架构优势,对于芯片定制的门槛较低,各个系统都有机会,但是也存在挑战——面对不同分支的操作系统,定制门槛变低,指令集会变得越来越碎,碎片化成为RISC-V生态中面对的现实困难。
 
因此,需要继续把开源生态的碎片化问题承担起来,集合生态链公司面对共同的问题,尽快在RSIC-V碎片化生态建立起协同开发的机制。
 
责任编辑:sophie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