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设计而设计科技界:消费者”坑惨”苹果三星
大约十五年前,我们见证了一款伟大消费电子产品的诞生,它在形式与功能,外观设计与实用性上取得了完美的平衡,这款产品就是初代iPod。
这款小巧的音乐播放器不但能存储1000首歌,在音质、续航和文件传输速度上当时都能傲视群雄。同时,其外观设计和产品易用性都给人以惊艳的感觉。初代iPod几乎改掉了当时市场上所有MP3产品存在的缺陷,它也是苹果重回正轨的神作。
你看起来美极了
初代iPod并非苹果唯一一款集完美设计与实用功能为一体的产品,2005年的iMac也在保持曼妙身材的同时树立了桌面PC的行业标杆。同样能称得上“美极了”的产品还包括当年从信封里取出的MacBook Air和惠普的超薄笔记本Spectre,它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妥协,但这些妥协却造就了一个没有短板的木桶产品。
不过,最近这类能在形式与功能间取得平衡的产品却越来越少了,厂商开始更加看重外观设计,其代价就是牺牲产品的功能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这家在设计上相当偏执的厂商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但这一“病症”并不仅限于苹果,整个行业都正在受其荼毒。
只有一个接口?开玩笑吧?
说到这里,许多人会想到今年被苹果砍掉的3.5毫米耳机接口和MacBook Pro接口的全面升级。不过,真正开了这个先河的其实是去年的12英寸MacBook。这款起价9888元(比去年起价还涨了600元)的超便携电脑在设计和重量上确实无人能及,但其整个机身却只有一个USB-C接口。对于这一槽点,苹果给出的解释是机身太轻薄,没地方放别的接口了。
不过,这就让购买的用户凭空生出不少烦恼,它们想给手机充电时就必须用一个巨大的转接器,而这时电脑就无法充电了。此外,12英寸MacBook为了保持身材用了低端的英特尔Core M处理器。由于功耗较小,散热风扇被苹果取消,传统电脑上的噪音彻底消失了,但这份清静换来的却是运行速度上的巨大劣势,多开几个网页就会卡住的事情时常发生。
与其相比,作为轻薄笔记本始祖的MacBook Air就在拥有轻薄身材的同时保留了功能性,它不但拥有多个USB接口,还配备了方便的SD卡槽。同时,该机处理器也是正常水平。除了没有视网膜屏幕,MacBook Air几乎是一台完美的产品。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但12英寸MacBook的设计师明显就是冲着单接口、无风扇等设计要求去做的,至于功能是否会受影响,好像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难道追求轻薄外形真的就不能兼顾功能性吗?谁说的!看看我刚提到的惠普Spectre你就明白了,它比12英寸MacBook更轻薄,但人家照样配备了多个实用的接口,处理器性能也没有遭到阉割。
受荼毒的不只是苹果
支持触控的Windows 8出现后,Windows PC也开始跑偏了,为了实现二合一的产品特性,多家厂商推出了怪异至极的设计,翻转、可拆卸、旋转等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解决方案不但增加了笔记本的重量,那些可以拆卸的产品还大多数头重脚轻,很难放在膝盖上顺畅使用。
即使到了Windows 10时代,依然有许多厂家守着这种过时的思想不放,但事实上,大多数笔记本用户很少用到所谓的平板模式。
为了设计而牺牲一切的最典型例子就是三星Note7,虽然三星并未公布引起爆炸起火的具体原因,但通过现有资料,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普遍认为是趋近于极限的外观设计害了这款绝美的机器。
此外,这一坏风气也传到了电视界,各家电视厂商都把面板做得像纸一样薄,但它们却忽略了用户最需要的画质。最重要的是,这些电视普遍有个硬伤,那就是它们的用户界面实在是太简陋了,用起来简直急死人。
最新的设计盖过实用性的例子是谷歌的智能家居产品Google Home,与亚马逊Echo相比,它确实辨识性高一些,但在麦克风和扬声器方面,其造型设计就成了功能提升的绊脚石。
总结
在科技产品普遍功能较弱的时代,一个成功的外形设计确实能让产品鹤立鸡群,不过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好设计易求,好功能却成了稀罕事,大家都在为了设计而设计,但殊不知这是在与用户作对,尤其是厂商在功能性上采取不管不问态度时。
当然,消费者也应该反思,我们购物时是不是太看中颜值了?厂商这样的策略是不是都是被外貌协会逼出来的呢?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