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甜春:中国集成电路需要路径创新

2024-06-23 10:11:03 来源: 互联网
2024年6月22日,由芯谋研究主办的第三届IC NANSHA大会在广州南沙隆重举行。
 
本届盛会以“新质生产力 南沙芯力量”为主题,来自半导体产业政产学研的300多位行业翘楚、专家学者和商业精英齐聚南沙,通过特邀报告、主题演讲、产业分论坛等多种形式,共享世界前沿信息,深入探讨发展趋势,积极支撑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发展战略。
 
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秘书长叶甜春也在会议上分享了他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建言。
 
叶甜春表示,现在,中央号召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拓展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市场,以抓住新的机遇。在叶甜春看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集成电路的支撑,因为这是现代信息社会最核心的基础技术,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要进入新的阶段,要实现自立自强,就要打造我们自己的新质生产力。
 
回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从六七十年代的我国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从零开始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到八九十年代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再到2000年以后,我国重新开始布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尤其是在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以后,我们重新建立起了整个国家集成电路的产业体系,并在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和零部件等领域形成了我们的基本实力。中国半导体产业也在这个时期进入了快车道。
 
后来,地缘政治等各种问题的出现,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目光投向了如何补短板和解决卡脖子,进而实现自主可控和自立自强。据叶甜春所说,历经过去几年的攻坚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稳住了脚跟,也有了信心。但无可否认的是,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加大,问题更多。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进入新的阶段、新的时期,实现自立自强,并最终走出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叶甜春强调。如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自己的新质生产力。“从发展的路径来看,我们要摆脱当年全球化体系下的路径依赖,通过路径创新开辟自己的发展空间。”叶甜春解析说。
 
具体而言,那就要求我们要抛弃掉老的路径,开辟新赛道,有新的路径创新。“例如在传统的成熟制程赛道,我们就要从中低端走向高端,根据应用需求做出创新的高端产品,夯实产业实力,提高竞争力。”叶甜春举例说。
 
在先进制程方面,叶甜春认为,我们除了继续在现有的晶体硅、FinFET路径往下走以外,还要基于FD-SOI和平面制程再往下走,把这条特色小路开辟成发展的主赛道之一。尤其是三维异质异构,更是我们必须大力投入的创新路径。
 
最后,产品架构和设计上的创新,将是创新的永恒主题。
 
“路径创新,开辟新赛道,绝不只是一个技术创新的问题。还要涉及产业模式的创新,打造整个产业集群及生态。当然,产业政策的跟紧也很重要。从我们国家来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要有这样的一种远见以及长远的战略布局,适时布局下去,把大中小企业都要培养起来,这样一个全套的组合拳就能做起来。”叶甜春总结说。
 
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叶甜春也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lishou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