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国浩博士:喆塔科技如何在半导体CIM领域破局立新

2024-06-14 14:18:34 来源: 互联网
深耕半导体的先行者
 
在半导体行业的广阔天地里,数字化转型正悄然掀起一场静默却深刻的变革,它不仅重新绘制着产业的风景线,也悄然推动着技术与应用的界限不断向前拓展。喆塔科技,作为众多探索者之一,在国产半导体CIM(计算机集成制造)领域默默耕耘,以其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逐步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喆塔科技执行副总裁王国浩博士,一位在半导体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实践者与观察者。王国浩博士不仅在多年的求学经历中积累了扎实的理工科与管理科学知识,更在职业生涯中见证了半导体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的专业之旅始于扎实的材料科学教育,并在微电子工程领域深化,最终通过管理科学的博士研究,这些经历让他拥有将专业技术知识与高效管理策略融合的独特视角。今天他将以一个行业参与者的姿态,与我们分享他在半导体数字化进程中的观察、喆塔科技在这一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对于国产CIM未来发展的审慎思考与期望。
 
能否请您向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并分享一下您在半导体领域的丰富工作经验和职业历程?
 
王国浩博士: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概述我的背景和在半导体领域的经历。我是喆塔科技的执行副总裁王国浩,一位在半导体行业内不断探索与成长的从业者。
 
职业生涯早期,台积电工程师角色为我提供了在半导体制造业核心学习的宝贵机会,让我能够在实践的最前线积累经验,顶级代工厂的经历也塑造了我的职业素养和底层思考逻辑。随后在PDF Solutions多年的工作中,我不仅在提升芯片产品良率、数据分析上积累了丰富行业经验,还学会了在全球化团队中的领导与合作,这些经历深化了我对半导体产业全貌的理解。
 
在您的职业旅程中,是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深层的动机驱使您选择加入喆塔,尤其是在半导体这一充满挑战和创新的领域?
 
王国浩博士:选择加入喆塔的决定,基于多维度的深刻考量与满腔热忱,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趋势的积极展望:首要的是,我深感国产半导体CIM领域正处在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之中。随着自主可控需求的增强和科技创新的推进,我坚信该赛道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是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升级的关键一环。
 
2.技术与产品的认可:喆塔的技术实力与产品布局给了我强烈的信心。公司的产品矩阵不仅全面覆盖半导体制造的关键环节,而且在核心技术产品上展现出了突出的市场竞争力。这些创新成果不仅解决了行业内的诸多痛点,更预示着对未来的前瞻性布局,激发了我对技术革新潜力的期待。
 
3.团队的凝聚力与专业性:与喆塔董事长赵总的长期交往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作为领导者的远见和魅力,同时也被喆塔团队的稳定性与专业度所打动。公司不仅维持了一个稳定的核心团队,还不断吸引着行业精英的加入,形成了一个技术人才济济的环境。这样的团队配置,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和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加入喆塔,是我基于行业洞察、技术信仰和团队信任的综合考量,我期待在这里与团队共同书写半导体行业新的篇章。
 
在您看来,目前半导体行业面临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呈现出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关键性的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应对?
 
王国浩博士:在我看来,半导体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展现出了一些鲜明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小觑的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与应对。
 
当前国内企业在CIM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爬坡阶段,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依然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这一现状背后的核心症结,在于我国半导体企业在CIM技术上的经验积累相对有限,尤其是在产品迭代方面的实践机会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速度稍显滞后。
 
更为具体地说,国内CIM解决方案的实施与应用大多集中于8英寸及以下的生产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在高端制造,尤其是12英寸晶圆厂的数字化建设中的参与度较低,尤其是在与国际领先的Foundry厂商的合作与案例积累上显得尤为稀缺。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待填补的空白,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随着国内技术实力的增强,优秀的国产厂商有望在未来成为国内12英寸头部Foundry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我也在此呼吁行业内外共同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把握住产业升级的契机,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实现更加稳健和高质量的发展。
 
您能否向我们透露一些关于喆塔科技在数字化产品和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规划?
 
王国浩博士:在数字化转型的洪流中,我作为喆塔科技的一员,亲眼见证了我们引以为豪的一站式CIM2.0平台的崛起。我们利用20+年的行业深耕和技术积累,成功将行业Know-how与ABC(AI、Bigdata、Cloud)技术深度融合,孕育出以数据驱动的一站式CIM2.0解决方案,包括ZetaCube数字化智能分析系列和ZetaDMO数字化智造运营系列两大产品线。这一系列创新不仅依托于喆塔科技自有的弹性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实现了统一部署与管控,还通过ZetaCloud工业数据云平台,为客户构建起一个高效、安全的数据中枢。这能为行业客户实现从数据收集、分析到决策支持的全链条覆盖。
 
当下,国产工业软件正迎来“黄金十年”,这意味着国产工业软件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喆塔坚持数据驱动的方法论,构筑了一套全方位、深层次的“1+3+N”智能生态系统。其中"1"指一站式CIM2.0平台,融合AI算法与大数据,依托云计算实现工厂智能化。"3"代表拳头产品:YMS提升晶圆良率,DMS保障设备效率,FDC预防生产故障。"N"代表N个行业应用,覆盖半导体至新能源等高端制造行业,提供定制化数字转型方案,引领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喆塔科技的每一步都踏在了半导体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从ZetaCube的智能分析到ZetaDMO的智造运营,我们的一站式CIM2.0,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自我超越,还在市场拓展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我们的产品迭代从未停歇,AI inside的FDC、DMS、YMS、RTD、QMS等模块的推出,这不仅丰富了数据中台和人工智能平台的内容,还嵌入了泛半导体行业的深度模型。通过AI预测维护、数字孪生技术以及PB级数据处理能力,将智能制造的智能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市场方面,我们的成绩同样亮眼。我们不仅巩固了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还成功跨界新能源领域,与光伏、锂电等新能源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这标志着我们的解决方案正在走向更广泛的市场与国际化舞台。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和强大的执行力。
 
面向未来,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喆塔的技术蓝图清晰,竞争策略明确。我们将继续秉持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价值观,采取存量+增量的双轮驱动策略,实现全栈式CIM覆盖。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树立全球制造业卓越新标准,建立完全自主、自我优化的工厂的领航者。
 
作为一名在半导体行业拥有近二十年经验的资深专家,您对未来半导体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对半导体CIM哪些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王国浩博士:在半导体行业这片创新与挑战并存的沃土上,当我们探讨未来半导体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时,我个人认为从整个芯片行业来看,下面几大趋势正塑造着芯片行业领域的全新面貌:
 
芯片技术持续进步:在AI、物联网、5G等技术浪潮的驱使下,芯片技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革新,追求极致性能、低能耗与高集成度。这不仅鞭策基础材料科学和先进设计方法的进步,也催生了异构集成、先进封装等前沿科技,重新定义芯片的潜力与形态。
 
智能制造的智慧跃升:智能化与自动化正深刻变革生产方式,通过智能工厂和机器学习优化的生产线,行业向效能最大化、成本最优化迈进。特别是,融合AI/ML的国产CIM软件,正为半导体制造业安装效率加速器,同时为解决良率与可靠性问题提供智能解码,开启质量控制的新境界。
 
设计与制造的深度融合:随着纳米级制造工艺的日益精进,芯片设计与实际制造之间的界限愈显模糊。精准的数据运用成为打通两者的桥梁,确保设计意图与制造成果的完美对接,推动半导体产品的高质量产出。
 
而对于半导体CIM领域的未来图景,我则认为行业未来将聚焦于:
 
数据金矿的挖掘:数据越来越成为半导体行业的核心资产,传统CIM解决的是如何更高效连接和整合数据,下一步要思考如何用好数据,把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
 
产品技术为王: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坚持产品和技术为王的半导体CIM公司将有机会引领过国产数字化趋势。
 
生态共创的力量:当前国内外大环境背景下,国内CIM企业需携手建立协同生态,跳出低效竞争,共筑行业高标准。
 
走向全球舞台:半导体是个全球化的行业,国产CIM企业需具备全球化视野,既要在本土市场稳固根基,也要勇敢迈向国际,展示中国创新力量。
 
总的来说,国产半导体CIM的未来是关于如何聪明地运用数据、团结合作构建强大生态、坚持技术产品创新,并且勇敢地走向世界的过程。这是一条通向智慧化、协同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梦想织就未来,半导体之旅未完待续
 
在王国浩博士的远见卓识与喆塔科技的创新实践中,我们不仅窥见了半导体行业的现在,更触摸到了那片即将被智慧与创新照亮的未来。他对国产半导体CIM的期许和对行业发展的热切期待,呼吁所有参与者以开放姿态拥抱变化,共谋发展。喆塔科技每一步探索都朝着打造新质生产力前行,不仅绘制出国产CIM的壮丽蓝图,更将在全球半导体地图上留下了中国“智”造的鲜明坐标。
 
此次专访,我们看到了王国浩博士对半导体行业的深刻洞察和喆塔科技在半导体CIM行业的雄心壮志。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喆塔科技持续以创新为驱动,技术为支撑,引领国产CIM向更广阔的海域航行,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破浪前进。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