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华科技推出国内首款TMCU,抢夺车规MCU差异化市场新高地

2024-06-05 14:58:01 来源: 李晨光
近几年来,汽车产业“新四化”变革趋势加速,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的焦点已是业内共识。

在这个进程中,MCU作为汽车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关键芯片,应用领域也越来越丰富,正迎来量价齐升的快速发展期。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全球车规级MCU市场规模预计达86.46亿美元,同比增长4.34%,随着未来新能源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车规级MCU有望成为MCU市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可见,在行业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车规级MCU成为了行业竞争的新焦点。

国产车规MCU厂商,迎来新机遇


然而纵观行业格局,全球汽车MCU市场长期被海外龙头企业垄断。尽管中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在车规级 MCU领域长期以来仍严重依赖进口。

据 IC Insights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车规级MCU自给率不足5%。

而在需求侧,中国汽车市场约占全球份额的30%,对车规级MCU的需求量正呈快速增长趋势。Omdia数据显示,国内车规级MCU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25.9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6.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8.92%,大幅高于5.8%的全球MCU行业整体增速。

再加上近年来在行业经历缺芯、贸易摩擦频繁等背景下,国内汽车主机厂及Tier1厂商逐渐意识到芯片自主、安全、可控的重要性,下游企业逐步加大了对国内厂商MCU的采购,尝试构建更合理的汽车芯片供应链体系,为国内车规级MCU厂商带来全新的客户导入和市场拓展机遇。

在此契机下,国内MCU企业快速成长,技术实力不断取得突破。其中,以曦华科技为代表的本土芯片厂商,正在抓住这一时代机遇。

曦华科技认为,国产车规级MCU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缺货阶段,这是国产车规级MCU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第二阶段是车企重新调整供应商名单,希望单一供应商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料号;第三阶段是当前的资本市场遇冷,整车厂需要国产MCU厂商能够证明自己长久供货的能力。

基于上述行业背景和发展现状,曦华科技凭借已经取得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成绩,积极投身车规MCU市场,聚焦差异化优势布局,围绕“MCU+”战略打造车规级MCU产品,从特色应用场景上为客户带来降本增效的体验。

曦华科技:聚焦“MCU+”创新战略


众所周知,MCU是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电子各个系统当中,基本都需要采用MCU作为运作控制的核心,负责各种信息的运算处理,用于汽车的动力总成、辅助驾驶、网络互联、底盘安全、信息娱乐以及车身电子等方向。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气化水平提升,单车搭载MCU的数量也在快速上涨。目前,单车MCU芯片用量需求可达几十至数百颗。

在市场需求和行业潜力的吸引下,曦华科技结合团队能力及经验加速汽车业务布局,并在几年时间内完成三个系列20款芯片开发,不仅参与国标制定,也是最早一批列入国产汽车芯片推荐清单的车芯企业之一。

2022年,曦华科技正式量产了首款自研车规级MCU——蓝鲸CVM014x系列,并通过了ISO26262 ASIL-B产品认证,并且支持信息安全加密;在2023年Q1季度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 M0+内核的车规级MCU新品CVM011x系列。曦华科技公司全系产品均通过AEC-Q100车规可靠性测试标准,并内嵌信息安全模块及加密引擎。

从行业反馈来看,想要成功打造车规级MCU,对于企业的人才储备、研发沉淀、资金实力和合作伙伴等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曦华科技消费+汽车逻辑,得益于其内部的“飞轮战略”。曦华科技对此提道,共性的IP先用在消费电子设备上,然后在扩展到汽车以及广泛存在的物联网设备上。

对MCU行业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通用MCU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后入局者想要实现追赶,创新往往会带来一条正面赛道无法短时间突破时捷径。但创新可以是在产品上,也可以围绕市场方向进行创新。

当前,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衍生出MCU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此,曦华科技聚焦“MCU+”的概念,基于通用MCU内核和性能,然后集成收发器接口、LDO、AFE等模块和电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可以理解为,“MCU+”是避开传统通用MCU的兼容产品开发思路,转而从具体的垂直市场需求精准切入,通过产品差异化创造竞争优势和不可复制性。

据介绍,曦华科技的“MCU+”产品升级方式就是针对特定的场景,在MCU内部集成相应的资源,比如触控、车灯、电机、无线充电等特定应用。

“与国际巨头相比,曦华科技在基础能力方面和国际大厂没有明显差距,后者的优势在于规模和纵向整合”,同时,曦华科技强调道,包括曦华科技在内的国产MCU厂商,与整车厂、Tier 1之间的沟通是非常直接和快速的,因此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帮助我们在产品定义和产品规划方面做创新、高效的决定,我们的反应比国际大厂要快得多。

推出国内首款车规级TMCU


在与半导体行业观察沟通期间,曦华科技以《触控感知未来:车载触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题,分享了国内首发的车规级电容触控型CVM012x系列32位MCU,并命名其为“TMCU”(Touch MCU),并正在申请TMCU商标,属于“MCU+”战略下的代表产品。作为国产首颗可以实现HoD应用的真车规级单芯片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继承了已经批量量产的曦华CVM01平台,集成了ARM Cortex-M0+内核、大容量的Flash存储器、SRAM存储器和丰富的外设资源。

车规级电容触控型MCU CVM012x系列产品系统框图

同时,CVM012x系列车规MCU集成了高性能电容检测IP,采用曦华独创的专利电容检测技术,具备极高的电容检测精度,自互一体电容检测技术,最高支持4nF负载电容、30ch自容通道以及15 x 15ch互容通道,支持Active Shielding技术以更好的支持触摸防水性能。

此外,CVM012x系列支持多封装和多Flash配置,具有丰富的产品矩阵以满足客户的产品实际需求。产品满足可靠性AEC-Q100 Grade 2,可支持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标准的车规应用。

当前座舱域控制器、中控娱乐、方向盘HoD、尾门脚踢感应器等交互方式中的触控按键、手势识别呈现出生物识别的智能化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据了解,CVM012x系列车规级电容触控型MCU提供LQFP48和QFN32两种封装,共8余款型号产品可供选择,旨在满足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多种应用需求。

结语


新一轮智能汽车的竞争热潮已经掀开,展望2024年,电动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决定比赛的胜负手。

而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无论是汽车行业的演进速度,还是厂商和消费者对新技术的适应速度和接受意愿,在全球各大市场中都是独一无二。尤其是随着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加入“战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加速从电动化驶向智能化的新高地。

在此趋势下,车规级MCU需求量高速增长,国产芯片厂商发展即将步入“深水区”。

过去一年,曦华科技深受资本市场关注,年内完成两轮融资,获得了有利的资本支持;市场增长及认可方面,公司全年累计出货量突破4000万颗,蓝鲸车规级MCU产品相继荣获一系列车规芯片奖项;技术创新及发展方面累计布局专利300+,生态建设方面也进一步拓展并深化了多家OEM车厂商战略合作。

展望未来,曦华科技也将持续强化在汽车芯片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加速多款车规级新产品的研发及迭代量产,和上下游产业链一起共同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曦华科技面向汽车市场的MCU+产品布局也将迎来一个更为广阔的发挥舞台。
责任编辑:sophie

相关文章

半导体行业观察
摩尔芯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