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供应链管理手段,让人叹为观止
来源:内容来自财讯 ,谢谢。
打进苹果供应链,宛如贴上获利认证,台湾就有41 家上市柜公司有这样的能耐;但苹果对供应链的汰换也相当现实,有人进、有人出,而且马上反映在营运数字上。
苹果2016 年财报的这些数字,不得不让人为苹果管理供应链的能力感到惊叹。这一年,苹果卖掉了价值1,913 亿美元(约新台币5.7 兆元)的iPhone、iPad 和iMac,占总营收84%。这一年,苹果帐上的库存,只有2.17 亿美元,几乎等于所有产品全部卖光,苹果的获利完全不受库存跌价影响。
根据外电报导,过去几年,苹果唯一一家直营工厂在爱尔兰,原本员工只有80 人,负责生产iMac。而根据苹果公开的供应商资料,2016 年,苹果是靠分布在全世界188 家供应商,创造出占营收97% 的关键商品。
说实话,把产品外包给别人制造,靠掌握市场和技术获利,一点也不稀奇,但苹果却创造出一套新的方法,不只让外包厂商的产能、人力为自己所用,甚至连对方的技术、研发能力,都能吸进苹果供应链里,现在,苹果要拉高获利,更需要这套高明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苹果的库存为什么这么低?
低库存的本领!
这些成本,让供应商吸收了
苹果执行长库克痛恨库存出了名,他曾说,「库存本身就彻底是一种罪恶」,他还认为,经营电子业就像卖鲜奶,一定是卖最新鲜的产品给客户,保留大量库存,不是无能,就是懒惰。
到鸿海位于郑州的工厂走一趟,你就会更了解库克的意思。鸿海在这里集合各种零组件,组装iPhone,其中部分零件,是由模组厂先下单付钱,向零组件厂商购买,这时候,这些零组件都还不是苹果的库存。
直到鸿海把iPhone 组装好之后,苹果在郑州付款,这批iPhone 才变成苹果的库存,这批iPhone 不是坐船花一个月时间慢慢漂到美国,而是由快递公司直接用专机运到美国肯塔基州的物流中心;从郑州工厂出货,到送达美国旧金山的苹果销售据点,只要72 小时。
拿苹果的主要代工厂鸿海的财报和苹果比对,鸿海2015 年年报显示,鸿海营收达4.48 兆元,但同期库存约为4,200 亿元,比例约为10:1。苹果另一家代工厂广达,2016 年做了9,700 亿元的生意,但库存也达到426 亿元,比同期帐上现金还多。
从供应商的月营收变化,也能看出苹果供应链的动态。再以鸿海为例,苹果iPhone 6 大卖,那一年,苹果9 月开卖手机,鸿海同年的月营收是从8 月开始上升,在iPhone 开卖后,鸿海月营收每月增加,同年11 月,鸿海一个月就做了5,100 亿元的生意!
但零组件厂略有不同,以玉晶光为例,玉晶光2014 年月营收从6 月开始起涨,比鸿海早了2 个月,到10 月达到高峰。那一年,台湾出口也受到苹果供应链影响,12 个月当中,有8 个月进出口贸易额较前一年成长。
给你甜头的背后!
预付款项藏玄机,稳拿到技术授权
苹果如何控制供应链上的厂商?大立光告玉晶光的诉讼案,给了外界了解苹果供应链的机会。
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资料,大立光告玉晶光,其实矛头指向苹果,大立光在诉状中认为,苹果引诱玉晶光侵害大立光的专利权。
2010 年,玉晶光和苹果签下最重要的供应契约(MDSA,Master Development and Supply Agreement),这份文件大有学问,因为文件中载明玉晶光至少要准备多少镜头卖给苹果,还有玉晶光卖出镜头的价格上限。
玉晶光的员工会和苹果总部采购部门负责人马修(Matthew Leopold)讨论要如何生产这批镜头,也讨论这批镜头的定价原则,但玉晶光和苹果讨论完之后,是用这套原则,找苹果供应链里的镜头模组供应商决定要采购多少镜头,每颗又卖多少钱。换句话说,在法律上,真正付钱买镜头,决定采购数量的是苹果供应链里的模组供应商和组装厂。法律上,玉晶光几乎没有直接卖产品给苹果,因为这道法律防火墙,大立光的诉讼最终无法对苹果和玉晶光要求赔偿。
美国媒体曾分析,2013 年时,苹果和一家生产蓝宝石玻璃的极特先进(GT Advance)签下的供应合约发现,一开始,苹果看似大方地预付5.7 亿美元的货款给极特,但苹果在供应契约里,设下4 个关键性的条件:第一、只规定极特公司最少和最多要供应多少蓝宝石玻璃给苹果,却没承诺苹果要买多少产品;第二、苹果可要求极特加速偿还苹果的预付款;第三、极特公司的部分设备会成为这笔预付款的担保品。
宸鸿吃足苹果闷亏
拱手将技术给对手,最终七成订单消失
最后一项最关键,文件中规定,当极特签下契约时,就等于同意将部分关键技术授权给苹果。
换句话说,这家尝试新技术的小公司如果成功,苹果会得到一家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如果失败,苹果也会得到技术和设备。
苹果的强项之一,就是让供应链的厂商;为苹果提供最有价值的新技术。宸鸿的故事就是好例子。
宸鸿原本是专注做收银机用触控萤幕大厂,因为苹果,宸鸿开始把电容式触控技术用在手机上,当时触控面板还是电阻式面板的天下。第一代iPhone 推出时,宸鸿曾短暂成为iPhone 的独家供应商。但很快在苹果要求下,为了避免单一供应商的风险,宸鸿把制程移转给胜华,等于把技术交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由于苹果是宸鸿最主要的客户,宸鸿只能选择配合。
但2012 年,苹果转向内嵌式触控面板技术,宸鸿七成订单因此消失;2015 年,宸鸿更创下每股亏57 元的新纪录。胜华科技2012 年营收还有千亿元,2015 年却宣布下市重整。
苹果2017 年公布的供应链名单中,共有193 家供应商,和2011 年的名单相比,有58 家从榜上消失,等于每3 家就有一家不见。
今年的榜单可以看出,苹果要如何替供应链上紧发条。例如,今年的供应名单中,增加了康达智与大立光竞争;在散热领域,增加了双鸿和建准;在PCB(印刷电路板)领域增加了健鼎。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279期内容,欢迎关注。
R
eading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直接阅读)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更多内容
回复 A股 ,看《A股知名芯片公司盘点,你更看好哪家?》
回复 CPU ,看《CPU制造全过程,一堆沙子的艺术之旅》
回复 挣钱 ,看《最会挣苹果钱的中国半导体公司》
回复 IGBT ,看《中国IGBT真的逆袭了吗?》
回复 禁运 ,看《对中国禁运的那些先进设备和技术》
回复 打破垄断 ,看《中国半导体在三个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 》
回复 产业链 ,看《半导体产业链最全梳理,建议收藏》
回复 泪流满面 ,看《二十个让IC工程师泪流满面的瞬间》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征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包括翻译、整理),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签约成为专栏专家更有千元稿费!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 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