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向,华为接收最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一读,如您觉得不合适,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自此,由部属高校开始,中国高校陆续发布本校就业质量报告,对就业数据进行公布和分析,并对学校教学和管理进行诊断和反馈。
最近,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发布了《2016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代表,清北两校对学生的就业引导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哪里、做什么,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顶尖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果,亦是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响应和体现。
本期,一读EDU基于两校就业报告的内容,整合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看看,清华北大的学子们,毕业后都去哪儿了。
说明:本文中清华北大的数据均不包括港澳台和留学生。北大数据只包括校本部学生。
整体情况
毕业生人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清北两校的毕业生规模。清华2016届的毕业生共7184人,本研比例0.8:1,男女比例1.9:1。北大同届毕业生为7590人,本研比例0.55:1,男女比例1.15:1。可以看出,清北两校毕业生整体规模十分接近,但内部结构略有差别,北大的本科生占比较低、女生占比较高。
就业率
毕业生去向主要有两类:升学、就业。其中,“升学”指在国内或国(境)外继续深造,“就业”包括与用人单位签约和灵活就业。升学与就业的学生数量占全体毕业生的比例,即为高校本年度的就业率。
清华2016年整体就业率为98.5%,本、硕、博就业率分别为97.5%、99.4%、99.0%。北大同年整体就业率为98.3%,本、硕、博该比例分别为97.4%、98.8%、98.9%。可以说两校整体毕业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另外,虽然只有微小的差别,也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就业率整体高于本科生。
而截止数据统计时间(2016年10月31日)未落实以上两类去向的学生,则属于“未就业”的范围,例如短期内无就业意向而选择待业的学生等。
就业结构
两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结构上非常相似。80%本科生选择继续升学深造,而90%的硕士生和70%的博士生选择就业。需要说明的是,对博士生而言,毕业后的“升学”主要指在国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仅有少数博士生会在毕业后继续攻读学位。从严格意义上说,博士后并不属于接受教育的“升学”,而是科研工作的一种。因此,若将博士后纳入“就业”范围,博士生中“就业”人群的比例会更高。
升学篇
国内外升学
在选择“升学”毕业生中,清华北大均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继续在国内深造,其比例分别约为61%和56%。
两校出国(境)升学深造的毕业生首选目标国家均为美国,接近出国(境)深造总人数的70%(清华67.4%,北大65.9%),其次是英国(清华7.6%,北大9.4%)、中国香港(清华5.8%,北大4.6%)、德国(清华4.0%、北大3.5%)和日本(清华3.8%,北大2.9%)。此外还有毕业生选择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瑞士、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作为留学深造的目的地。由此可见,美国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沿重镇,仍对中国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海外高校
那么,赴海外深造的清北学子都选择了哪些学校呢?
上图展示了清华北大毕业生留学人数最多的前5所海外院校。不仅前5所均为美国高校,而且两校留学人数最多的学校都是哥伦比亚大学。特别是北大,去哥大深造的毕业生人数达到第二名MIT的2.6倍之多。
根据《泰晤士报》2016~2017年度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清北两校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分别有62%和54%的学生在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就读,这也是两校非常看重的毕业数据。
有趣的是,两校本、硕、博三类学生在排名前50高校就读的比例均有不同。赴前50高校就读比例最多的是本科生(清华70.6%,北大60.5%),而硕士生和博士生进入世界前50高校的比例仅在30%~40%左右。这一方面显示了两校本科生在留学申请上的强大竞争力,同时也说明研究生阶段的留学申请目的地更为多元。
就业篇
求职历程
首先我们来看看清北两校学生的求职行为数据。
数据显示,清华2016届毕业生平均投递简历26份、获得10次面试、拿到3.3个录用通知。清华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女生获得面试的机会显著高于男生,但获得录用通知的数量显著少于男生;研究生获得的面试机会和录用通知数量均显著高于本科生。
北大就业报告显示,北大毕业从准备求职到最终落实工作,投递36份简历、获得12个面试机会、收到录用通知3.8个,毕业生求职平均用时4.84个月、平均花费为2756元。
签约单位类型
在就业单位类型上,两校毕业生选择最多的均是国有企业(约占就业人数的35%),其次是民营企业(约占就业人数20%)。
同时,就业单位类型也存在学历层次上的差异。
在签约就业的清华本科生中,人数最多的前3类单位是民营企业(39.8%)、国有企业(39.0%)和外资企业(8.9%);硕士生对应的3类单位是国有企业(41.2%)、民营企业(26.2%)和党政机关(11.7%);博士生选择最多的3类单位则是高等院校(24.2%)、科研单位(22.8%)和国有企业(22.1%)。
而北大毕业生中,本科生签约最多的3类单位是民营企业(23.5%)、国有企业(22.4%)和高等教育单位(18.0%);硕士生对应的3类单位是国有企业(40.8%)、民营企业(19.1%)、党政机关(17.1%);博士生对应的3类单位是高等教育单位(37.9%)、科研设计单位(14.8%)和国有企业(11.9%)。
由此可以看出,国企和民企对两校本科生具有同样强大的就业吸引力;硕士生的选择则主要集中在国企,其次是民企和党政机关;博士生则更符合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签约高校、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
签约单位行业
按行业来看,两校学生签约就业的企业均主要集中在5大行业: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两校毕业生签约最多的行业均为金融业。
签约人数最多的单位
在具体单位上,两校学生签约最多的单位均是华为,这充分体现了华为的企业实力和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在民企中,毕业生签约较多的还有网易、广州博冠(隶属网易)、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国企中,清华毕业生签约的企业充分体现了清华作为“红色工程师摇篮”的人才培养特色。需要说明的是,该数据中不包括清华的定向委培学生。而北大毕业生的选择更集中在金融业和通讯信息业。
签约单位地点
在就业地点上,此前国内许多重点高校的毕业生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清华北大来说,毕业生的留京比例更为突出。近几年,随着其他区域、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学校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选择到北上广之外的地点就业,“京外就业率”也成为清北就业引导中看重的数据指标。
本地图仅作为显示数据统计用,未包含台湾、藏南和南海诸岛地区
一读EDU根据两校数据制作了就业地图。数据显示,2016年,约60%的清华毕业生选择京外就业,毕业生到东、中、西部就业的比例分别为87.1%、5.2%和7.7%。
本地图仅作为显示数据统计用,未包含台湾、藏南和南海诸岛地区
北大有接近54%的毕业生选择京外就业,签约比例最高的区域依次是华东、华北、西南、中南、西北和东北。
不过,就业区域仍然存在院校和学历层次上的差异。数据显示,在清华本科生中,签约广东单位的人数比例最高;北大本科生中则有40%的学生仍然选择在京就业。而对硕士和博士生而言,北京仍是最主要的选择,其次为广东和上海。
自主创业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两校的毕业生的创业情况。
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清华北大均十分看重并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2016届毕业生中,清华共有71人直接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这些毕业生主要来自经管学院(18人)、美术学院(17人)和新闻学院(6人),学生创业领域集中在互联网、新媒体和文化创意等领域。同届毕业生中,北大有45人选择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0.6%。其中理工科毕业生19人、人文社科毕业生26人,创业领域主要为信息通信行业、教育类企业和文化传媒类企业。
本期对两校2016年学生就业情况的介绍就此告一段落。您对两校就业质量报告中体现的数据有何看法?关于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就业引导,您还有哪些希望了解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
R
earding
推荐阅读(点击文章标题,直接阅读)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
- 半导体行业观察
- 摩尔芯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文章 本日 七天 本月
- 1 东方晶源YieldBook 3.0 “BUFF叠满” DMS+YMS+MMS三大系统赋能集成电路良率管理
- 2 德州仪器 (TI) 推出新一代支持边缘 AI 的雷达传感器和汽车音频处理器,帮助汽车制造商重新定义和改进车内的驾乘体验
- 3 摩尔斯微电子推出MM8108:全球体积最小、速度最快、功耗最低、传输距离最远的Wi-Fi芯片
- 4 收藏,半导体一些术语的中英文对照